图解:理解样式表的逻辑

样式表可以是外部的、内联的或嵌入的; 链接外部样式文件一般是:
<link rel="stylesheet" type="text/css" href="xxx.css" media="all">

这要写在 Head 标签内, 其内容不区分大小写, 其中的双引号也可以是单引号、也可省略; 逐个解释一下:

link: 是 HTML 的常用标签, 它的作用可不仅仅是链接外部样式, 譬如指定地址栏的图标:
<link rel="shortcut icon" type="image/ico" href="my.ico">

rel="stylesheet": (rel 是 relation 的缩写)说明 Link 的文件用于样式表, 所以样式表的后缀未必一定要是 css.

type="text/css": 说明 Link 的文件是文本格式; 现在应该都是文本格式, 说不定以后会有二进制的.

href="xxx.css": 的路径可以是绝对的、相对的、远程的、本地的.

media="all": media 的取值多了(all、aural、braille、embossed、handheld、print、projection、screen、tty、tv), 但现在得到广泛支持也就是: all、screen(用于屏幕呈现)、print(用于打印).
如果给 media 指定多个值可用逗号隔开, 如: media = "print, screen".
它的默认值应该是 all(没经资料核对), 所以可以省略.

它最简单的写法可以是: <link rel=stylesheet href=xxx.css> 不能再省了!

也有给它扩展的, 譬如:
<link rel="stylesheet" id="css1" title="FirstCSS" type="text/css" href="xxx.css" media="all">

在 js 脚本中, 可以通过下面方式读出这些值(假如这是第一个 Link 标签):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link").item(0).rel;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link").item(0).id;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link").item(0).title;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link").item(0).href;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link").item(0).media;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link").length; // Link 标签总数.

曾见到有些实现动态切换样式的脚本就是利用了其 title 属性.

如果 Link 了多个外部样式表, 会优先使用哪个呢?
答案简单, 不同的样式: 设定都起作用、相同的样式: 后者覆盖前者; 后面的 @import 和其中的元素也是如此.

内联样式也要写在 Head 标签内, 书写格式:
<style type="text/css"> ... </style>; 常被写做: <style> ... </style> 在内联样式内可用 @import 引入外部文件, 如:
<style>
@import url(xxx.css);
@import url(xxx.css) screen, print; /* 也可同时指定用途 */
/* 本页的其他样式 */
</style>

因为 @import 来的比较晚(老浏览器不支持)、也不容易被 js 控制, 所以不如 Link 普及.
不过设定页内样式用内联样式很方便了.



嵌入样式, 如: <div style="font: bold; color: #f00;"> ... </div>
这种用法很普及, 指定个性化的元素也方便, 只是让本来非常宏观的 CSS 小气了一点.

设定的样式用于哪个标签? 哪些标签? 基本分为:
标签选择、ID选择、类选择、包含选择、通配选择、伪类选择(本来还有更多, 现在没有得到普遍支持, 学也无用).

标签选择:
span {color: red;} 会作用于所有 span 标签;
span, div {color: red;} 会作用于所有 span 和 div 标签;

ID选择:
#ID1 {color: red;} 会作用于所有 id=ID1 的标签;
#ID1, #ID2 {color: red;} 会作用于所有 id=ID1 和 id=ID2 标签;

类选择:
.c1 {color: red;} 会作用于所有 class=c1 的标签;
.c1, .c2 {color: red;} 会作于到所有 class=c1 和 class=c2 标签;

值得一提的是: 一个标签也可以同时指定多个类(空格隔开), 如:


包含选择:
div span {color: red;} 会作用于所有父元素是 div 的 span 标签;
div p a {color: red;} 会作用于所有 div 中的 p 中的所有链接;

把上面混一下:
span, div p #ID1 {color: red;} 会作用于 div 下的 p 下的 id=ID1 的标签、和所有的 span 标签.
div.c1 {color: red} 会作用与 div 下 class=c1 的标签; 若多个空格: div .c1 {color: red} 会更好理解.

通配选择:
如: *{background: #ddd; color: #f00;} 它作用与所有元素.
这比 html {background: #ddd; color: #f00;} 厉害, 下面是对比图:



继续研究通配符:
如果把 .c1 写做 *.c1; 或者把 #ID1 写做 *#ID1 应该不难理解(它们没有区别);

但 div{...} 和 div*{...} 就有区别了! div* 是指 div 下的元素, 不包含直属内容. 看图:



同样 body * a {...} 不会作用到 body 下的直属链接:


伪类选择, 如:
a:visited {...} (已访问的链接);
div:first-letter {...} (div 中的第一个字).
之所以叫 "伪类", 是因为它们是不确定的.

还有一个优先级的问题, 前面稍有提到.
定义位置的优先顺序是(由高到低): 嵌入 - 内联 - 外部;
选择方式的优先顺序是(由高到低): ID选择 - 类选择 - 标签选择;
如果定义不重复就都有效、重复定义的后者会覆盖前者.

如果前面定义的样式, 不想被后面覆盖怎么办? 使用 !important (它具有最高优先级). 如:


总结:
基本顺了一遍样式表, 寒假也算没有虚度;
因为不常用它, 感觉还是接触了不少新东西;
博客园上朋友好像大都是搞网络编程的, 对 css 应该没得说; 斗胆把它发在首页上, 以期待得到指正和补充.

相关链接:
图解 CSS (1): 先做一个样式表测试工具

图解 CSS (2): border - 边框

图解 CSS (3): padding(内边距)、margin(外边距)

图解 CSS (4): background - 背景

图解 CSS (5): font - 字体

图解 CSS (6): text - 文本格式

图解 CSS (7): 大小、定位、剪切、滚动条

图解 CSS (8): 浮动、显示、隐藏

图解 CSS (9): 列表

图解 CSS (10): 链接、继承、放缩、鼠标指针、其他(待补充...)

图解 CSS (11): 理解样式表的逻辑

 

原文:http://www.cnblogs.com/del/archive/2009/02/01/1382141.html

posted @ 2009-05-09 08:59  行进中开火  阅读(316)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