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xCompute基础与MaxCompute_SQL优化
总论:
大数据计算服务 ( MaxCompute,原名 ODPS ) 是一种快速、完全托管的 TB/PB 级数据仓库解决方案 。MaxCompute 向用户提供了完善的数据导入方案以及多种经典的分布式计算模型,能够更快速的解决用户海量数据计算问题,有效降低企业成本,并保障数据安全 。同时,大数据开发套件和 MaxCompute关系紧密,大数据开发套件为 MaxCompute 提供了一站式的数据同步,任务开发,数据工作流开发,数据管理和数据运维等功能,您可以参见 大数据开发套件简介 来对其进行深入了解 。
MaxCompute 主要服务于批量结构化数据的存储和计算,可以提供海量数据仓库的解决方案以及针对大数据的分析建模服务 。随着社会数据收集手段的不断丰富及完善,越来越多的行业数据被积累下来 。数据规模已经增长到了传统软件行业无法承载的海量数据(百 GB、TB、乃至 PB)级别 。
在分析海量数据场景下,由于单台服务器的处理能力限制,数据分析者通常采用分布式计算模式 。但分布式的计算模型对数据分析人员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且不易维护 。使用分布式模型,数据分析人员不仅需要了解业务需求,同时还需要熟悉底层计算模型 。MaxCompute 的目的是为用户提供一种便捷的分析处理海量数据的手段 。用户可以不必关心分布式计算细节,从而达到分析大数据的目的 。
首先MaxCompute不同于普通的mysql,oracle这样的关系型数据库,它其实是一个综合性的数据服务平台,它并不能在毫秒级甚至秒级返回查询结果,一条odps命令的执行通常需要经过如下流程:
提交作业(简易流程):
- 提交一个SQL语句,发送 RESTful 请求给HTTP服务器
- HTTP 服务器做用户认证。认证通过后,请求就会以 Kuafu通信协议方式发送给 Worker。
- Worker判断该请求作业是否需要启动Fuxi Job。如果不需要,本地执行并返回结果。如果需要,则生成一个 instance, 发送给 Scheduler。
- Scheduler把instance信息注册到 OTS,将其状态置成 Running。Scheduler 把 instance 添加到 instance 队列。
- Worker把 Instance ID返回给客户端。
运行作业(简易流程):
- Scheduler会把instance拆成多个Task,并生成任务流DAG图。
- 把可运行的Task 放入到优先级队列TaskPool中。
- Scheduler 有一个后台线程定时对TaskPool 中的任务进行排序。Scheduler 有一个后台线程定时查询计算集群的资源状况。Executor在资源未满的情况下,轮询TaskPool,请求Task。Scheduler判断计算资源。若集群有资源,就将该Task发给Executor。
- Executor调用SQL Parse Planner,生成SQL Plan。Executor 将 SQL Plan 转换成计算层的 FuXi Job 描述文件。Executor 将该描述文件提交给计算层运行,并查询 Task 执行状态。Task 执行完成后,Executor更新 OTS 中的 Task信息,并汇报给Scheudler。
- Schduler 判断 instance 结束,更新 OTS 中 instance 信息,置为 Terminated。
查询状态:
客户端接收到返回的 Instance ID 后,可以通过 Instance ID 来查询作业状态:
- 客户端会发送另一个 REST 的请求,查询作业状态。
- HTTP 服务器根据配置信息做用户认证。用户认证通过后,把查询的请求发送给 Worker。
- Worker 根据 InstanceID 去 OTS 中查询该作业的执行状态。Worker 将查询到的执行状态返回给客户端。
其实MaxCompute是一个透明的数据服务平台,用户不需要了解分布式数据处理的细节,就可以在client上比较方便的处理PB级别的数据了。所以,在了解了以上内容之后,对于MaxCompute只能在分钟级别返回结果就有一个比较清楚的理解了。
ps:以上这些内容在大数据开发套件中都是透明的。
MaxCompute SQL基础:
MaxCompute SQL与普通关系型数据库的SQL大体类似,不同在于MaxCompute不支持如事务、主键约束、索引等,可以看成标准SQL的子集。
DDL:data define language
MaxCompute 操作以表为基础,ddl中涉及到对表的一系列操作,包括create,drop,alter
我们以大数据开发套件上的一张表为例:
CREATE TABLE IF NOT EXISTS xxxx
(
aa STRING COMMENT 'xxxx',
bb STRING COMMENT 'xxxx',
cc STRING COMMENT 'xxxx',
dd STRING COMMENT 'xxxx',
ee STRING COMMENT 'xxxx',
ff STRING COMMENT 'xxx',
gg BIGINT COMMENT 'xxx'
)
COMMENT 'xxxx'
PARTITIONED BY (dt STRING COMMENT '')
LIFECYCLE 10;
在工作流中我们希望任务能够顺利的执行,所以不管是DDL和DML中我们都尽量希望语句返回成功(if not exist,overwrite)
comment包括对应字段的注释和对应表的注释,这些都可以alter
与传统的SQL不同,MaxCompute面向全域数据,所以即使是用create xxxx select xxxx from xxx的方式也需要as加上列的名称。
分区字段注明,由于MaxCompute操作的数据量很大,通常来说分区字段需要特别关注
生命周期:非常方便的属性,便于用户释放存储空间,简化回收数据的流程,不需要传统的繁杂的空间维护。灵活运用LastDataModifiedTime与touch(修改为当前时间),关注分区表和非分区表的区别。
对于大表结构的复制,odps提供非常灵活的create like语句。
drop一张表,将会把表及表中的数据丢入回收站中,加上purge关键字,会被直接删除,不可恢复。
alter几乎可以对表的所有属性进行更改,包括列,注释,分区,分区属性,生命周期等等。
Archive可以用来减少大表空间占用,压缩空间。
DML:data manipulation language
常见的比如insert,select,join
insert overwrite|into table tablename
[partition (partcol1=val1, partcol2=val2 ...)]
select_statement
from from_statement;
静态分区,分区字段常量;动态分区,可以不指定值,适用select字句中的分区列值
multi-insert 单次读入,多次写入,减少数据读取。
select [all | distinct] select_expr, select_expr, ...
from table_reference
[where where_condition]
[group by col_list]
[order by order_condition]
[distribute by distribute_condition [sort by sort_condition] ]
[limit number]
与传统的SQL不同的是,distinct作用所有select字段
编译过程group > select > order/sort/distribute,理解了编译顺序也就理解了各个字句间别名的使用规范。
distribute by:对数据按照某几列的值做hash分片。
sort by:局部排序,语句前必须加distribute by。实际上sort by是对distribute by的结果进行局部排序。
从功能的理解可知:order by不和distribute by/sort by共用,同时group by也不和distribute by/sort by共用。
join和传统sql的表现较为一致,odps支持left outer join,right outer join,full outer join,inner join。
mapjoin hint:当大表和小表join的情况下利用mapjoin将用户指定的小表全部加载到内存中,从而加快join的执行速度,同时支持非等值连接,full join 不可用,连接的主表需为大表
内建函数:
主要包括数学与统计函数,字符串操作函数,时间函数,窗口函数,聚合函数,转置函数等
就不一一列举了,功能强大。
UDF:user defined function
包括udf,udtf,udaf
udf:用户自定义标量函数
udtf:用户自定义表值函数(返回多个字段)
udaf:用户自定义聚合函数
UDF:
package org.alidata.odps.udf.examples;
import com.aliyun.odps.udf.UDF;
public final class Lower extends UDF {
public String evaluate(String s) {
if (s == null) { return null; }
return s.toLowerCase();
}
}
继承UDF类,实现evaluate方法即可。evaluate方法可以有多个,满足多态特性。
UDAF:
继承com.aliyun.odps.udf.Aggregator,主要实现iterate,merge和terminate三个接口,UDAF的主要逻辑依赖于这三个接口的实现。此外,还需要用户实现自定义的Writable buffer,因为UDAF的主要逻辑是将数据进行分片后遍历,处理完之后进行merge。
UDTF:
继承com.aliyun.odps.udf.UDTF类,主要实现process和forward两个接口,SQL中每一条记录都会对应调用一次process,process的参数为UDTF的输入参数。输入参数以Object[]的形式传入,输出结果通过调用forward函数输出。
UDF统一添加方法:
add jar xxx
create function xxx as packagename.classname using 'jarname'
PL:存储过程
与传统sql类型,区别在于变量引用时前面加$
DECLARE
var_name var_type;
BEGIN
可执行语句
END;
其他命令:
explain,show instance,merge smallfile,添加/移除/显示统计信息(add/remove/show statistc 统计值或者符合某个表达式的值)
MaxCompute SQL优化与大数据开发套件:
选表原则:
- 选择满足需求的小表,比如汇总表。维表尽量选择全量表,事实表尽量选择增量表;
- 选择产出早的表;
- 选择可回滚的表,比如使用加购事件表代替加购全流程表;
- 依赖的N个上游表,尽量保证上游产出时间要均匀,如果有差异,考虑换依赖表;
小表原则:
- 行数小于100万的表认为是小表,这个时候使用mapjoin性能会提高很多;
- 读取数据的时候要加上分区等过滤条件,大表变小表。常用过滤条件字段,做成动态分区,方便下游过滤;
- 不得不读取N天大表的时候,使用unionall方式合并多天数据;
代码原则:
- Join关联要尽可能是主键关联。关联字段类型要一致;
- 多天汇总,先生成1天轻度汇总表,多天使用1天数据再汇总;
- multiinsert,实现一次读取多次写入;
- 使用系统UDF代替自己的写的UDF;
调度原则:
- 依赖max_pt的,要排除当天依赖;
- 上游是小时任务,使用max_pt要慎重;
- 执行超过1个小时任务要关注;
大数据开发套件提供了直观的数据操作入口,数据研发过程代码的编写,调试,优化,发布都可以在大数据开发套件中进行。
拿一个任务耗时过长作例子,看看在大数据开发套件上我们是怎么处理碰到的问题的。
一个task执行时间过长,除掉本身代码的性能问题,那么有两种比较大的可能:
一种是等待问题,一种是数据倾斜问题
等待问题可能是由于系统资源不足,系统繁忙,优先级不够,数据量太大,碰到了坏盘等原因导致的
我们可以通过调整优先级,重跑,过滤初始数据等方法来处理。
倾斜问题则一般是数据本身的问题,常见的数据倾斜是怎么造成的?
Shuffle的时候,将各个节点上相同的key拉取到某个节点的一个task进行处理,比如按照key进行聚合或join等操作,如果某个key对应的数据量特别大的话,就会发生数据倾斜现象。数据倾斜就成为了整个task运行时间的短板。
触发shuffle的常见算子:distinct、groupBy、join等。
要解决数据倾斜的问题,首先要定位数据倾斜发生在什么地方,首先是哪个stage,直接在D2 UI上看就可以,查看数据是否倾斜了
logview--odps task--detail--stage--longtail
根据stage日志,判断出数据倾斜发生在哪个算子上。
根据倾斜发生的阶段,我们又可以把它们分为map倾斜,reduce倾斜,join倾斜
通常来说,对于倾斜现象,我们首先查看导致数据倾斜的key的数据分布情况,接下来大概有几种处理方案:
1:过滤数据
过滤掉某些脏数据,比如说是否可以去掉null,去掉某些条件对应的值
2:加大并行度
给任务添加处理资源,加大instance的数量,暴力
3:对数据进行拆分,分而治之
如果大表join小表,我们可以用mapjoin,将小表cache进内存
二次分发,加上随机前缀(数据膨胀),拆分数据集为热点+非热点再进一步处理
大表join超大表,还可以考虑bloomfilter
4:组合使用
上述方法,组合使用
5:修改业务
实在没有进步空间,从业务上过滤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