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HEL 6.3 详细安装教程
以前刚接触linux时,什么都不懂,为了学习,在电脑上安装双系统(原系统为Win7),吃过不少苦头,在网上搜教程,很多都是语焉不详,导致安装过程中战战兢兢。最近朋友面试运维,面试官有考他对linux安装的熟悉程度。有鉴于此,特在Vmware上安装RHEL 6.3,并对每一步进行详细说明,希望大家通过这个教程知道linux安装的所以然!
1.安装引导界面
Install or upgrade an existing system:安装一个新系统或升级系统(默认选项),
Install system with basic video driver:使用最基本的显卡驱动来安装操作系统,分辨率会较低(在Vmware上选择此项安装,在后续安装过程中会看不到next)
Rescue installed system:救援模式。一般无法正常进入系统的,可在救援模式上进行诊断恢复。
Boot from local drive:硬盘启动。读取硬盘的MBR进行相应系统的引导,相当于不进行后续的安装过程,直接进入原系统。
Memory test:内存检测。
2.检查光盘介质
检查安装光盘的完整性,需要检测的按OK,不需要的可Skip掉,在这里我们选择Skip。
3.系统安装开始界面
点next
4.选择安装过程中的语言
即安装过程中所使用的语言,不熟悉英语的朋友在这里可以选择“中文(简体)”,个人建议选择English。要想成为一名出色的技术人员,好的英语功底必不可好。
5.选择合适的键盘布局
因为大部分键盘都是美式键盘,在这里我们选择U.S.English
6.选择安装过程中涉及的存储设备
Basic Storage Devices:基本存储设备。现在一般的笔记本,台式机都是SATA硬盘,属于基本存储设备。
Specialized Storage Devices:特定存储设备。在这里指FCoE、iSCSI、zFCP等设备。
在这里我们选择Basic Storage Devices。
7.初始化硬盘
因安装程序无法检测到该设备上的分区或文件系统,询问是否格式化。因该盘是全新的虚拟硬盘,上面没有任何数据,我们选择“Yes,discard any data”。真机安装系统时没有这一项。
8.设置主机名
主机名默认即可,Configure Network可在启动安装后再设置,直接点Next。
9.选择时区
中国是在东八区,在这里我们选择Asia/Shanghai.
10.设置root密码
root密码至少为6位。倘若提示密码太简单,直接选择Use Anyway即可
11.选择分区方案
Use All Space:删除该设备上所有分区,包括其它系统的分区,类似于全部格式化。==>>如果是在一块全新的硬盘上安装Linux系统,可选择这一项。
Replace Existing Linux System(s):只删除先前linux系统的分区,不包括其它系统的分区。==>>如果先前是双系统(Windows+Linux),需要重新装Linux系统,可选择这一项,类似于覆盖。
Shrink Current System:压缩已经存在的分区,释放部分空间。==>>在硬盘空余空间不足的情况下,可选择这一项。
Use Free Space:保留当前数据和分区,在空余空间上安装系统。==>>如果是要装Windows+Linux双系统,在Windows系统存在的情况下,需要安装Linux,可选择这一项。
Create Custom Layout:自定义分区情况。==>>如果对于Linux分区比较熟悉,且需要DIY分区,建议选择这一项。
注意:前面四种是默认安装,今天在Vmware上实验了一下,默认安装会将系统分为四个区:Boot分区、LVM分区、根分区和swap分区。如果需要安装双系统(第一个系统为Windows),且对分区不是很熟,可选择第四项Use Free Space默认安装。
为了让大家更好的理解分区的原理,在这里我们选择最后一项自定义安装。
12.手动分区
点击Create-->>选项中包括Create Partition、Create Software RAID、Create LVM,在这里我们暂时不涉及到RAID和LVM,直接选择Standard Partition-->>Create。
在这里稍微讨论一下分区策略。
1> Linux系统一般需要三个分区:Boot分区、根分区、swap分区。其中,必不可少的是根分区,boot分区和swap分区可有可无。考虑到内存可能不足,一般保留swap分区。
2> 分区表只有64bytes,最多只能分成四个分区,其中扩展分区最多只能有一个。所以推荐的分区方法是P+P+P+E,这样系统没有用完的空间可在系统安装完成后根据需要自行分配。如果分区方式是P+P+P+P,那系统多余的空间将无法利用。
3> boot分区一般分配200M,swap分区一般是内存的1.5~2倍。
在这里,我们采用的分区方法是P+P+P+E,具体见下图:
点击Next
13.格式化警告&&是否将更改写入磁盘
点击Format-->>点击Write changes to disk
14.安装boot loader
Install boot loader on /dev/sda:将boot引导安装到磁盘/dev/sda前512bytes.
Boot loader operating system list:boot引导的系统名单。如果是双系统,在这里还会有Window的列表。Default即指定默认的启动系统。
注意:当初我安装双系统时,Windows下有5个盘:C、D、E、F、G,我是直接把笔记本D盘的空间释放出来,大概100G。这样,在手动分区时,sda1,sda4,sda5,sda6、sda7存在。由于Oracle对RHEL系统版本有要求,重装过多次系统。出现以下情况:
1> 因为已经有1个主分区sda1和一个扩展分区sda4存在(注意:sda5,sda6,sda7是sda4这个扩展分区的衍生分区),因此在此只能新建两个主分区,sda2和sda3.第一次我分别将两个分区建为boot分区和根分区,这样在安装boot loader这一步时显示: Install boot loader on /dev/sda,可以直接安装到硬盘MBR上。
2> 第二次将sda2和sda3分别建为根分区和swap分区,结果在安装boot loader这一步时显示:Install boot loader on /dev/sda2,即使点开Change device,也没有/dev/sda这一项,这意味着boot loader 不能安装在MBR上,这就意味着按照默认的MBR,linux将无法引导。最后,还是在Rescue Installed System,即救援模式下,将grub文件安装到/dev/sda下:grub-install /dev/sda;
15.选择需要安装的服务类型
Basic Server:基本服务器
Database Server:数据库服务器
Web Server:网页服务器
Identity Management Server:身份管理服务器
Virtualization Host:虚拟主机
Desktop:桌面工作环境
Software Development Workstation:软件管理工作站
Minimal:最精简的默认安装
一般情况下,我们需要桌面工作环境和中文支持,在这里,我们需要自定义安装包,选择Customize now。
16.选择安装包
建议:Desktops里面的包全选,Languages选择Chinese Support。
17.开始安装
18.安装完毕
Reboot重启。
19.开机启动后,会进入Welcome界面,接下来需要确认版权信息,建立软件更新,创建普通用户,配置系统时间,kdump,直接依次点Forward,直到Finish结束。
PS:花了差不多两个晚上才将这个安装教程搞定,才发现,写博客,尤其是这种“有图有真相”的技术博客,原来是种劳力活!做技术,伤不起啊!但真心希望这个教程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菩萨重因,众生重果!希望不忘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