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笔记分享
通过最近对《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书籍的学习,理解,讨论,再总结。
个人觉得收获很大,总结出课程大纲并夹带者一些理解以读书笔记的形式分享给大家。
有理解不到位的地方,请各位读者海涵。
最后感谢苏杰老师的知识分享,使得每个读者心中有一颗产品意识的种子,在未来的某一天悄然发芽。
0.0
01. -1到3岁的PM
为什么做PM
什么是PM
-
什么是产品?
-
产品就是用来解决某个问题(公司、用户)的东西
-
有形
-
无形
-
-
-
为什么有PM?
-
原来按职能划分的组织结构无法适应,出现了产品管理的矩阵型组织。
-
PD在商业和技术之间,起到了平滑过渡的作用,有了我们,让业务人员冷静下来,技术人员兴奋起来,整个团队更加和谐。
-
-
资源受限
-
信息不足
-
时间不足
-
人员不足
-
资金不足
-
怎么入行
-
- 真的想、热爱做产品
- PM对产品感兴趣时,习惯于绕过表象,从背后看问题的本质,思考如何设计产品更好平衡用户目标和商业目标。
-
- 技术可以速成,商业感觉需要较长时间磨炼。
02. 需求
从用户中来到用户中去
-
需求分析过程
-
确定需求的基本属性
-
需求种类
-
分类
-
新增功能
-
功能改进
-
体验提升
-
Bug修复
-
内部需求
-
-
层次
-
基础
-
拓展
-
增值
-
-
-
需求分析的商业价值
-
重要性
-
紧急度
-
持续时间
-
-
性价比
-
绝对不能因为某个需求的实现难度很小就马上去做,也不能因为另一个需求的实现难度大就不做。
-
性价比 = 商业价值 / 实现难度(简化成开发量)
-
-
商业需求文档
-
BRD,business requirement document
-
项目背景
-
我们在哪里
-
为什么做这个项目
-
解决什么问题
-
-
商业价值
-
我们去哪里?
-
商业目标
-
-
功能需求描述
-
我们怎么去?
-
描述打好包的需求
-
技巧:故意加入让老板砍的需求
-
-
资源评估
-
分险和对策
-
-
少做就是多做
-
情愿把一半的功能做到尽可能完美,也不要把全部功能都做成半吊子。
-
做得少不如做的巧,"四两拨千斤"
-
尽可能地多放弃
- 在收集阶段广泛收集,才可能完整看到实物的全貌,有大局观,在放弃的时候,才知道孰轻孰重,也更能下得了手。
-
-
-
常见的需求采集方法
-
- 定性地说:用户访谈
-
"说"和"做"不一致
- 尽量在用户可以和产品发生交互的场合进行
-
样本少,以偏概全
-
用户过于强势
-
PM过于强势
-
- 定量地说:调查问卷
-
样本偏差,即样本与想了解的目标用户群体出现偏差
-
样本偏少
-
问卷内容的细节问题
-
- 定性地做:可用性测试
- 用实际用户使用产品发现界面设计的可用性问题
-
- 定量地做:数据分析
-
过于学术,沉迷于"科学研究"
-
虽然数据不会骗人,但我们无意或有意误读数据
-
平时没有注意数据分析的需求
听用户的但不要照着做
-
需求分析
-
- 用户需求/分
- 用户自以为的需求,并且经常表达为用户的解决方案
-
- 需求分析/总
-
从用户提出的需求出发,找到用户内心真正的渴望,再转换为产品需求的过程
-
提炼用户需求,透过现象看本质
-
- 产品需求/分
-
经过PM的分析,找到的真正需求,并且表达为产品的解决方案
-
从本质再出发,分解产品的需求
-
-
满足需求的三种方式
-
方式
-
- 改变现状
-
- 降低理想
- 人们更在意的是相对而不是绝对
-
- 转移需求
-
-
电梯例子
-
高境界:创造需求
-
03. 项目流程
产品到项目
-
做产品 vs. 做项目
-
生命周期:产品的生命周期更长
-
目标
- 做产品会有更多的探索,根据内外部信息的变化,不断修正自己的判断,给出适宜的创新。
做项目开始就有明确的目标,更注重计划和控制。
- 做产品会有更多的探索,根据内外部信息的变化,不断修正自己的判断,给出适宜的创新。
-
产出物:产品是批量生产或提供给大量用户的,比较通用;项目只进行一次,是定制的,个性化的。
-
-
产品经理 vs. 项目经理
-
Project Manager
-
靠想
-
指明方向,做正确的事
-
内部驱动
-
判断力
-
创造力
-
-
-
Product Manager
-
靠做
-
沿着方向努力前进,正确地做事情
-
外部驱动
-
执行力
-
控制力
-
-
-
一个事物必然有它的两面性
-
Kick Off
-
比赛开球的意思,项目里指项目的启动大会
-
KO 会议
-
项目背景
-
我们在哪?
做项目之前的"悲惨境地",明确我们为什么做这个项目,让听众为终极目标下决心 -
说过去
-
-
项目意义,目的与目标
-
我们去哪?
做完项目后的美好背景
解决什么问题就算成功了
让听众"面带桃花" -
说未来
-
-
需求、功能点介绍
- 我们怎么去?
具体有什么方法 从过去到现在
- 我们怎么去?
-
-
做项目的本质
- 在保证品质的前提下,在时间要求、人财物花费、项目范围三点上做平衡。
需求
项目流程
项目管理
-
计划与控制,就是项目管理
-
关键问题
-
文档管理
- 文档只是更好做事的手段、却被有人当成了目的。
-
流程管理
-
长视者把目的当手段、短时者把手段当目的。
-
目的是把项目、产品做好。
-
流程:将先辈的个人优秀经验变成显性知识表达出来,将流程形式固话、传承。为了因个人的原因,减少影响。
-
事物都有两面性:
流程帮助了产品,但对个人成长也许不利,比如只能接触到产品工作的某一个层面,缺乏对大局的了解和把握,成为一颗"螺丝钉"。
-
-
敏捷方法
-
有计划,更要"拥抱变化"
-
迭代周期内尽量不加任务
-
集中工作,小步快跑
-
持续细化需求,强调测试
-
不断发布、尽早交互
-
-
项目生存
-
做项目通常在保证品质的前提下,在时间要求T,人物财花费R、项目范围Q三点上做平衡。
-
T是给死的
-
Q是可变的
-
R是丰富的
- 尽量向老板要资源
-
例子
- 早一步是先驱,再早一步是先烈
项目一生
-
项目管理
-
文档管理
-
流程管理
-
敏捷方法
-
-
需求筛选
-
立项
-
团队组建
-
计划确定
-
Kick Off
-
-
需求
-
PRD制作
-
PRD评审
-
UC
-
UC制作
-
UC评审
-
-
Demo
-
Demo制作
-
Demo评审
-
-
-
开发
-
设计
-
设计评审
-
编码
-
单元测试
-
-
测试
-
TC编写
-
TC评审
-
冒烟测试
-
功能评审
-
测试
-
-
发布
-
发布评审
-
预发布
-
发布
-
线上验证
-
-
用户
-
项目总结
04. 产品/团队
产品
-
时间
-
产品的生命周期
-
不同时期的产品中使用用户的特点
-
创新者
- 新鲜感强、消费能力强、但忠诚度不高
-
早期跟随者
- 观念比较新,需求目的性很强,与创新者不同,不是未来尝试新技术而使用产品,而是为了解决某一需求使用。
-
早期主流用户
-
晚期主流用户
-
落伍者
-
-
-
-
空间
-
商业
- 在公司里主要由市场,销售,服务等部门考虑
-
产品
-
技术
- 主要是开发、测试、运维等部门考虑
-
-
产品设计的五次层次
-
战略层
- 明确商业目标和用户需求、找到两者的平衡点
-
范围层
- 明确做多少,明确产品范围
-
结构层
- 考虑产品的各个部分互相是什么关系?
-
框架层
-
界面设计
-
导航设计
-
-
表现层
-
视觉设计
-
内容优化
-
-
团队
游走于商业与技术之间
- PM去做工程师显得外向,做销售显得内向。
工程师把PM当做业务人员,市场销售当PM当做技术人员。
商业团队、冲锋陷阵
-
我是理工科出身、之前会觉得商业团队做的事情与技术团队比起来,会比较虚,最近才渐渐体会到,我们觉得某样东西虚只是因为对他们不熟悉。
-
好的产品需要市场化
-
例子:包子
-
需求维度
-
吃包子干什么
- 填饱肚子-->保健、美容、礼品
-
-
目标维度
- 目标人群?中国-->外国
-
地点和情境维度
-
什么时候吃
- 夜宵包子,可以睡得香
-
创造情境吃包子
-
抢包子游戏
-
吃包子的传统故事
-
-
-
体验维度
- 包子和文化结合
-
有形的产品或服务
-
替换
- 包子馅是水果
-
组合
- 加一跟吸管吸
-
夸张
- 大包子
旺仔小包子
- 大包子
-
-
品牌特征
- 西式包子
-
使用或购买方式
- 提前预定
-
技术团队
-
工程师分类
-
技术痴迷者
-
常见于工作新人,醉心于技术,是碰到技术难题的攻坚主力,但优点同时是弱点,追求的是解决难题的快感,对项目在商业上成功与否并不关心。
-
有极少数热衷于技术的人,缺乏必要的责任心和使命感,钻研新技术是为了更好地跳槽,把项目的成败放到次要位置。
-
-
实用主义者
- 把技术当做工具的工程师,典型特点是KPI导向,公司要求、考核什么,就做好什么。尽量少做事,做简单的事。
能在一团乱麻中找到最简单稳妥的解决方案,清楚自己需要什么?公司需要什么?,有一定商业感觉。
- 把技术当做工具的工程师,典型特点是KPI导向,公司要求、考核什么,就做好什么。尽量少做事,做简单的事。
-
-
如何和工程师合作
-
流程
-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
需求的本质就是"总在变"
-
-
沟通
-
PM和客户、老板、开发、运营、测试、客户等同事
-
沟通中尽量避免情绪化,人性的弱点决定了在争论中,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得到认同,这样容易导致思路的变形,不再考虑产品怎么做更好,而是想如何说服对方。
会把人的反感转移到对人的观点反对上,很可怕。
-
-
容易被遗忘的"老板"
-
最好的资源
-
利用老板促使自己不断成长
-
学会给老板开条件、要资源
-
-
菜鸟成长
-
让老板做问答题
-
做选择题
-
做判断题
-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你本身的是成长的,因为你要给出你出示选择的理由,背景,这些都是提前调研好才给老板看的。
-
道的东西,千万别理解从术
如何用户开心
-
大中之小不如小中之大
- 高级的小玩意
-
有用的不如无用的
- 最好的礼物应该吃不掉,用不掉,比较有纪念意义的
-
需要的不能想要的
- 人们想买的却舍不得买的东西送礼物或当做奖励
-
有选择不如无选择
-
反例
- 奖励团队"海南游"或每个人"现金2k"
-
如果接受礼物的人有选择,就会有放弃另外一种选择的感觉,患得患失反而不开心
-
-
小奖不如没奖
- 做事的人衡量投入产出的物质性价比,所以给小奖反而不如不给奖。
惩罚也是,受到小的惩罚反而让人感觉心安理得,还不如没有惩罚。当然这是从被惩罚者的心理受害程度来看的,从整个团队来看,还需要再斟酌。
- 做事的人衡量投入产出的物质性价比,所以给小奖反而不如不给奖。
-
晚说不如早说
- 奖励
-
一次送不如两次送
-
好消息分两次说
-
坏消息一起说
-
大好消息和小坏消息一起说
-
大坏消息和小好消息分开说
-
-
公开不如不公开
- 工资体系
-
核心
- 奖励和礼物的目的并不是真正给用户/对方最大的效用,而是让对方开心,并且感激和记住你。
05. 灵魂
产品的灵魂
-
PD的三个境界
-
产品帮助我们
-
产品与我们相互帮助
-
我们帮助产品
-
以价值观为根基
-
使命
-
愿景
可行性分析
-
决定做不做
-
三步走
-
我们在哪儿
-
整个市场如何—市场扫描
-
PEST分析
-
政治法律环境
-
经济人口环境
-
技术环境
-
社会文化环境
-
-
-
竞争对手如何—竞品分析
-
方法
-
上网搜索
-
看竞品的网站
-
试用产品
-
-
行业分析报告
-
-
小的成功靠朋友、大的成功靠对手
-
-
自己情况如何—自我分析
-
SWOT分析
-
优势Strength
-
劣势Weakness
-
机会Opportunity
-
威胁Threats
-
-
-
-
我们去哪儿
-
步骤
-
细分市场是什么?
-
目标用户是谁?
-
解决他们问题?
-
满足他们什么需求?
-
产品定位
-
-
宏观上的用户需求
-
-
我们怎么去
-
典型问题
-
用什么产品满足需求?
-
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
-
-
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
-
博客写作计划
-
我觉得一篇文章写出来就发布、难免会存在一些问题、所以我愿意把ta"酿"几个周,有点想软件的测试阶段。
-
大事清楚、小事糊涂
-
-
会议技巧
-
明确目的
- 开会和做产品一样、不要试图在一个会议中解决许多问题。
-
把握"大会决定小事、小会决定大事"
- 这里的大小,指的是参会人数。
-
一个简单实用的民主集中原则
- 所有人提供意见,少数人讨论、一个人拍板
-
战略会议
- 俗话说"高层定向、中层分解、基层定向"
-
KPI
-
关键业绩指标
-
远视者把目的当手段、近视者把手段当目的
06. CP的自我修养
爱生活,才会爱产品
-
让我们充满动力
-
一个人只有拥有了积极乐观的态度、内心才有爱,才会积极发现生活的美,才会有好奇心和创造力,才会研究生活的产品。
-
餐馆的菜单
-
商业目标
- 餐厅市场定位如何?
-
用户目标
-
餐厅地点在哪
-
主打哪些用户
-
价位如何
-
-
比如
-
针对人群分类
-
情侣
-
朋友
-
家庭
-
-
针对特定时间
-
每年特定时间,6月毕业季,我们毕业了菜单
-
公司的庆功宴
-
老朋友归来的接风宴
-
-
-
-
有理想,就不会变成咸鱼
-
让我们目标明确
- 写、坚持写
有了工作实战的体会和心得,我才有东西可写,写出来,和大家讨论,我才能提高,以便更好地工作。
- 写、坚持写
会思考,活动老学到老
-
让我们方法得当
-
学校里没教的东西
-
- 教知识不教思维
-
我们只知道"怎么做",能很好地执行、完成任务
但不会去想"应该做什么"、"为什么要做?" -
作为PM,在工作上常见任务是通过结构化的思维发现问题所在,一开始连做什么都不知道,更加不知道用什么方法和工具了。
-
- 教解题不教选题
- 工作上做的事情是,追求性价比,而不是完美
-
- 教努力不教取巧
-
- 教受教不教施教
-
教是学的好办法
-
自己会做一件事与能教会别人做这件事还是有很大的差距的。
-
-
只有方法、没有答案
-
最优的项目流程是什么样的?
-
弄清楚公司的价值观、使命、远景
-
基于此,定出战略规划
- 需要打什么市场、什么用户、从而做什么产品
-
考虑做这样的产品需要做什么事情
-
那些人具备做这些事情的技能
-
决定组建什么团队
-
-
确定什么样子的流程
-
-
-
更多的项目情况是
-
问别人、大概只能方法论得到一些建议,但不要奢望一个外人给出的解决方案靠谱。
-
心态上,工作上确实碰到问题了,希望能迅速解决,但在这点我比较悲观,没有速成,只有慢慢熬。
-
-
能沟通、在什么山头唱什么歌
-
让我们团队前进
-
沟通不是为了说服,而是为了更好地认识世界。
-
职场中的群体沟通
-
破冰
-
我们的目的是尽快找到对方兴趣的、熟悉的、擅长的、自己也懂一点的话题。
-
-
产品经理主义
-
PM是一类人、而不是一个固定的头衔。任何人、只要能够发现问题并描述清楚,转换为一个需求,进而转化为一个任务,争取到支持,发动起一批人,将这个任务完成,并持续不断以主人翁的心态去维护,跟踪这个产物,这个人PM。
-
PM的思维具有很强的批判性和怀疑性,比如接到一任务,不会考虑怎么做,而是首先弄清楚,为什么要做?能不能不做?为什么要我做?为什么现在就要去做?当然这些问题我们心理问问自己就好了,实在没想通的,问的时候委婉一些。
-
解决问题的通用思路
-
大前提
-
为了什么做事情?
- 战略
-
-
做事的前
-
做什么事,解决什么人的什么问题
-
从用户需求转换而来的产品需求
-
目标人群
-
用户需求
-
-
-
中
-
何时做、何人做
-
项目和团队
- 计划、控制与执行
-
-
-
后
- 效果如何
-
-
例子
-
计划旅行
-
旅行目的
-
需求刺激
-
放松心情
-
-
衣食住行
-
衣
-
春夏秋冬
-
多少套
-
-
食
-
自备哪些
-
有何特产
-
-
住
-
酒店
-
农家
-
帐篷
-
-
行
-
做汽车
-
火车
-
飞机
-
-
玩
-
景点
-
攻略
-
-
-
计划
-
人员
-
什么人
-
几个人
-
-
时间
-
什么时间
-
持续几天
-
-
资金排序
-
-
-
开网店要做哪些事情
-
调研:选商品、定价格
-
进货:找货源、谈价格
-
开店:选平台,建网店
-
包装:编辑商品页面
-
推广:给网店找流量
-
销售:在线接待访客
-
发货:成交后找快递
-
售后
-
-
举办婚礼
-
-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
第一、发现自己只是做了P的一部分工作。菜鸟的美好梦想是将来能全部胜任,在路上,用这句话来调侃与自嘲,当然还有鼓励。
-
第二、做产品是一个不断学习、不断成长的过程,可以从中学到很多东西,一辈子受益,解决一生中碰到的各种问题。
-
第三、我想改变世界,但觉得一个人的能力有限,希望有更多人一起去努力,用好的产品解决问题是一种改变世界的方法。
-
07.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一个人真正成熟的标志之一、就是心中可以容纳互相矛盾的观点而无碍行事。
产品经理的核心技能
-
沟通能力
-
口头沟通能力
-
和不同个性的人沟通
-
大部分工程师的性格偏内向
-
大部分销售和市场人员偏外向
-
-
采用不同的"语言"和不同工作岗位的人沟通
- 如果要进行高效沟通,很重要的一点是说沟通对象熟悉的和易于理解的"语言"。
-
-
文字沟通能力
-
-
无授权领导能力
-
在无授权的情况下,领导团队
- 综合运用影响力,协商,人际关系及其他类似技能。
-
-
学习能力
- IT行业是个快速变化的产业,不变的也许只有变化。一个优秀的PM必须快速学习。
-
商业敏感度
- 清楚如何发现市场机会,了解竞争差异化的重要性,并能提出制胜的产品战略,定价,推广策略,合作计划和盈亏分析等。
-
热爱产品
-
优秀的PM,需要对产品有发自内心的热爱。
-
孜孜不倦尝试各种新产品,有时间就去网上看各类新产品的网站。
-
醉心于创造优秀的产品,无论是全新的产品还是改进既有产品。
-
-
-
注意细节,追求完美
-
日常产品管理能力
-
撰写市场需求文档和产品需求文档
-
进行竞争情况分析
-
规划产品路线图
-
制作产品演示PPT
-
设计用户界面
-
分析产品数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