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摘]精进2:解锁万物的心智进化法
本文摘自《精进2:解锁万物的心智进化法》,作者 采铜
01 视角 掌握观察之道
真正的发现之旅,并不是找到新的风景,而是寻得新的眼睛。
观看寻常之物
一件事物的流行与否跟它是否值得研究并没有必然的关系。
事物往往因为流行而被高估,或者因为不流行而被低估。
人思维中普遍的从众性会牵引我们步入错误的预设,忽视有价值的信息。
一回熟,二回生
“观察”与简单的“看”不同的是,“观察”意味着切换不同的视角去看同一件东西。不同的视角能看到不同的信息,多元的视角就意味着多元的启发。多视角切换的能力是大多数人所缺乏的,甚至大家还没有培养起这样的意识。
熟悉不等于了解,熟悉只是一种模糊的主观感觉。若把熟悉等同于了解,我们便失去了真正了解一件东西的机会。
一件寻常事物被认定的功能只是很多可能功能之中的一个,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可能性有待我们去发现。给寻常事物找到新用处,就是创造的一种方式,而这种方式,人人都可以为之。所谓陌生化,就是看待世界的不同方法罢了。
四种观法,可“盘”万物
材质、造型、装饰、工艺
质单一的东西或许有明显的优点,但也势必有其缺陷,正如一枚硬币总有正反两面。由此可推知,若要构造一件平衡之物,最简单可行的方法,就是把两种以上具有互补性的异质元素组合在一起。
我们如果要理解一件事物到底是不是平衡的,我们首先要理解组成它的元素是什么,先分解开来去看,再从整体上去评估。
造型:用几何学的眼光打量世界
观察一个器物的造型,本质是以一种抽象的方式去观察。因为几何学本身就是一种关于形的抽象,自然世界中不存在严格标准意义上的几何体。
在欧几里得的几何学里,“点”是没有任何面积的,“线”是没有任何宽度的,“面”是没有任何厚度的。
用别致的几何造型获得重要的第一印象。
工艺:察微知著,方知别有洞天
“对每个复杂问题,都有一个简单的错误答案。”
给用户分类本身就涉及对用户的洞察。一个有近似行为特征的用户集合,是需要通过研究去发现的,而不可能简单地从性别、年龄这些维度去找,这些简单的维度划分带来的更可能是原有的“刻板印象”的强化,是把“一个简单的错误答案”一再地重复而已。
任何一个领域研究到比较深的程度以后,你会发现原本很多想当然的看法会被颠覆。那些表面看来天经地义的事情其实是错的。就像一件东西的制作工艺,其中很可能包含了绝大多数人想象不到的机巧和智慧,它们很可能就来自长期实践历程中涌现出来的若干次灵光一闪。如果你学会以这样一种视角去观察事物,那么你所能得到的,一定比别人要更多。
先是细致的观察,然后找到某一个关键性的线索,再反向推导出隐含的原理、结构和过程。
以完整眼光,致知阅世
发现始于观察。观察带来问题,问题又会引起我们的沉思。而观察是否有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是否能灵活变换我们的视角和焦点。
穿越概念的“丛林”
如果我们对一件事物的视角是固定唯一的,那么就相当于,我们只看到了它的一个面,在这种注视下,多面体坍缩成了一个平面。由此,我们从其中得到的信息是残缺的,观感是片面的,认知是有偏差的。只有善于从不同的视角去审视,灵活地调整我们的焦点,才可能完整地认识一个事物。
我们周遭的任意一件东西,都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只不过这些复杂性被我们有意无意忽略了。因为我们已经习惯了用“概念”去理解这个世界,而不是用自己的眼睛。
概念简化了信息,它帮我们把事物分门别类。见一物而知其类别,是一瞬间就能完成的事,不能称这个过程为观察。
“每次作一意求之”
每一次视角的选择都意味着挑选一部分信息,而忽略其他的信息。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达到“片面的深入”。因为认知心理学告诉我们,人在某一个瞬间能同时处理的信息数量是非常少的,也就是说,我们无法“并行”处理太多的东西,我们只能一个一个来。
一个高手的明显特征是观察和思考的有序性,而普通人则往往会一股脑儿地把不同的东西杂乱无章地搅和在一起。所以选择观察的视角就是选择一种信息过滤的方式。在当下的焦点之外,与焦点无关的信息就屏蔽掉好了。在没有无关信息干扰以后,你就可以专注地去观察、分析、整理焦点之上的信息。等这个步骤完成,当然你可以再作变换,另选一个焦点,重复上面的步骤。
苏东坡读书之法:
“少年为学者,每一书,皆作数过尽之。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之。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并取,但得其所欲求者尔。故愿学者每次作一意求之。如欲求古今兴亡治乱、圣贤作用,但作此意求之,勿生余念。又别作一次,求事迹如实,典章文物之类,亦如之。他皆仿此。”
简单说,就是一本好书一定要读好几遍(“作数过尽之”),每读一遍只盯着某一个方面的主题(“每次作一意求之”),与该主题无关的都不用管,屏蔽掉(“但作此意求之,勿生余念”)。比如他还谈到,如果是《汉书》这样的史书,每读一遍可以选取的焦点包括治道、人物、官制、兵法、财货,等等。如果读书都这样读,便可以达到“精窍”之功。
基本的方法就是,把一个并行、复合的过程,加以重构,变成一个串行、逐次的过程。
信息应多方合拢,人事须考虑周全
“读物”这件事也有其独特的价值,那就是它更加地接近思考和行动的终点。因为一个器物的功能是“用”,而书本的功能是“读”。也就是说,一个器物的构成要素,是为了“用”而组合到一起的,因而研究透了一个器物,从知识论的角度来看,也就意味着你知道了当什么样的知识组合在一起时,能实现某种特定的功用,也就是说,一件器物本身就提供了关于如何“学以致用”的一组答案。通过读物,我们就能知道知识是如何整合在一起的,以实现某个现实的目的。
刻板印象本质上就是拿一种固定的视角去看人,得到的结果当然是偏颇的。如果你看人的方式是偏颇的,那么就会带来沟通上的误会,甚至容易产生摩擦和矛盾。人与人之间的争端不就是误解造成的吗?如果你有意识地从不同的视角去看一个人,偏见和误解就会减少很多。
02 层次 潜入知识的深海
层次思维的关键,在于能不能从你熟悉的层次上跳脱出来,进入更小或者更大的层次。
商业世界中的隐藏知识
“尝”得到却看不到的知识
既然隐藏知识是隐藏的,所以我们不可能从任何公开的渠道获得,于是可以推论:
如果有知识能够从公开渠道获取,它就不具有“隐藏”的特征,它在商业竞争中的效用就可能减弱或者失去。
隐藏知识发端于实践
这一类知识的背后,也许是某一位大厨几十年经验的总结,也许是无数次烹调试验之后得到的最佳配比,甚至有可能来自具有悠远历史的“祖传秘方”
但就知识本身来说,专利中的知识并非隐藏知识。也正因为专利的公开性,有些公司为了最大可能地杜绝核心知识的泄露,干脆就不申请专利,完全地将其置于暗处。
两种知识,不宜厚此薄彼
简单来讲,书本上的理论知识需要学吗?当然需要。但是,理论知识对于能否做成一件事来说,只是必要非充分条件,还需其他知识的配合才行。
知识可以分成两类:一类叫“描述性(descriptive)”知识,还有一类叫“规定性(prescriptive)”知识。描述性的知识指的就是描述事物本来面目的知识,比如物理和化学知识描述了物质的内在属性,就属于这类知识。而规定性的知识指的是要实现某种规定或者标准所需要的知识,比如要想做出特别好吃的剁椒鱼头,应该有一些特别的技法或者用料上的讲究,这些就属于规定性知识。
把一件事情做好,需要描述性知识,也需要规定性知识。切记,只有描述性知识是不够的。
有一种观点认为,只要从理论性质的“第一性原理”出发,就能推导出现实世界种种可行的方法和路径,就像欧几里得从几条几何公理出发推导出了几何学的体系。因为现实世界是如此错综复杂,完全不同于抽象的数学,是不能仅靠演绎法得来的。现实世界更像一个大型的搭积木游戏,无数块积木一层层地堆垒,变成我们所见的一切。
这些文明中的模块,有些来自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经济学、心理学这样的理论知识,有些来自各个实践领域无数次的试错和经验总结,有些来自发明家和设计师的极富创意的巧思。换句话说,这些知识的模块中,有些是描述性知识的模块,有些是规定性知识的模块,有些是显性知识的模块,有些是隐藏知识的模块,只有兼收并蓄、配合使用,才能堪当大用。
打开洞察隐藏知识之眼
所以对于一个学习者来说,他一方面要尽力多学习可见的知识,另一方面也要多多探索不可见的知识。在任何一个领域或者知识体系之内,一定既包含了可见的知识,也包含了不可见的知识,你要学会如何在这个领域中发现,然后掌握这两类知识。
用层次思维理解系统
就其中某一个模块来说,又可以继续拆分下去,进入更底下的一层。也就是说,一个整体可以逐次切分成多个不同的层次,一层一层不断地细分,每一层都包含了若干个模块。布莱恩·阿瑟在《技术的本质》一书中认为,所有的技术基本上都有这样的特征。看清楚一个专门的领域所包含的各个层次,有助于我们厘清各种类型的知识。
容易被忽略的“中间层”知识
我们可以把一个技术领域当成一棵大榕树。榕树的树根是这个领域的底层知识,这些知识通常是理论性的;榕树的树干是领域中具有核心地位的知识,它们既以理论知识打底,又脱胎于现实需要;榕树的树冠非常巨大,这个树冠象征着领域中出现的形形色色的产出物,它们各有特色但是在本质上又具有相似性。
如果我们用层次的视角去看这棵树,那么也许,树根是一个层次,树干是一个层次,从树干分出来的粗壮树杈是一个层次,粗壮树杈分成的小树杈是一个层次,而繁茂的树叶则又是一个层次。
其中,居于中间区段的树干和树杈是我们最容易忽略的层次,我们要么就是只盯着最底层、最基本的理论,要么就是盯着各种表层的现象去做文章;要么飘得太高,要么沉得太低。而恰恰是中间层次连接了理论和现实,告诉了我们行动的方法,为解决问题提供了备选方案,是特别值得关注的。
在学习中有一个很重要的技巧是:发现系统中被忽略的中间层次,然后掌握它。
从熟悉的层次开始,向上向下延伸
“层次”是我们理解这个世界的一种很重要的视角。通常情况下,我们之所以意识不到隐藏知识的存在,恰恰是因为我们留意到的层次太少了。按照层次的不同,我们可以区分出系统(system)、子系统(subsystem)和超系统(super-system)。子系统是系统的一部分,而系统又是超系统的一部分。但是层次的高低是相对而言的,系统、子系统、超系统的界定也是相对而言的。
层次思维的关键,不在于界定不同层次的名称,而在于能不能从你熟悉的层次上跳脱出来,进入更小或者更大的层次。正如我在这本书里会反复强调的一点,人的思维是特别容易僵化的,因为人的本性都是在贪求心理或生理上的便利,一旦看待某件事的视角已经成形,那就没有动力去改变。正是思维的惰性造成了思维的僵化,无论是谁,在某些想法上,他都可能是顽固不化的。
当我们能敏锐地看到一件事物拥有不同的层次时,我们便为打破思维僵化开了一个好头。特别是对我们身边习以为常的事物,出于思维上的省力原则,我们总是会停在一个层次上去看,而不会到不同的层次上去看。
如果一个设备能参与到一个超系统中,发挥互相协作的功能,那么你购买它其实也购买了一部分超系统的价值。如果能从不同的层次去看一件东西,在不同的层次之间转换,那么我们所得到的信息更全面,我们的判断会更明智,隐藏知识也更可能被注意到。
高手的一个特征就是,他能比普通人看到更多的层次,并且在不同的层次之间穿梭。
读书需要“组合拳”
我们看一本书的时候,这本书就是我们要面对的一个系统。一本精心写就的书,呈现的应该是成体系的内容,体现在章节之间层层递进,主题和议题反复提及,案例和线索首尾呼应等等。
读书不是随便拿起一本书就读,而是要思考怎样搭建起一个合理的“阅读超系统”。
构建阅读超系统最自然也是最易操作的方法,是找同一个作者的多部作品甚至全部作品来读。读某位作者的某一本书所达到的深度是没有办法跟读同作者的所有书相比的。若只读一本书,我会感觉,书里面总有些东西我无法完全理解,这是因为单个的知识背后是一个体系,而作者在某部作品里表达的往往无法穷尽他所有的想法和知识,呈现出来的仅仅是他整个知识体系的冰山一角。
所以如果不了解整座冰山,只是在这一角上停留,哪怕读五遍十遍,都不一定能弄懂其中难懂的部分;反过来,如果你游历这座冰山的所有坡面,遍读作者的多数或者所有作品,就能像拼图一样,拼出这座冰山大致的轮廓。此时如果你再回过头来,去读原本读的这位作者的第一本书,可能就会发现当初在书里没有读懂的部分,已经迎刃而解。这就是围绕同一作者来阅读的好处。
高频模块往往在一个系统中处于中间层次,它们起着非常重要的“承上启下”的作用,一方面,它们串联起位于底层的基础元素;另一方面,它们自身作为有用的模块参与更复杂组合的构建。
那么假如,你要在有限的时间下掌握一个新的领域,想更有效率地使用时间,那么中间层次的高频模块便是需要你重点攻克的对象。
用知识的组合牵引对知识的学习
知识跟知识之间的联结才是有价值的,知识和现实之间的联结才是有价值的,知识和问题之间的联结才是有价值的。如果知识不能和别的东西发生“化学反应”,那么它唯一的功能就是拿来背诵、用来考试。还有一点特别重要,联结不等同于简单的叠加,而在于联结之后产生的某种“协同效应”,也即1+1>2的效果。
学会在系统中拣选模块
寻找某个领域中的高频模块,需要我们在领域中的不同层次间进行穿梭。穿梭的方式简单来说就是两种:一种是自下而上,另一种是自上而下。
自上而下就是从整体出发,从整个系统开始向下分解,分解成子系统,子系统再向下分,你便能把一些模块拆出来,其中经常出现的就是高频模块;自下而上的意思是从系统中最底层的基本元素出发,去思考这些元素可能有什么样的组合,可能形成什么样的模块。
自下而上的方式之所以难度高还有一个原因:创造出新联结往往是要基于实践的。没有大量的实践,没有大量的试错,是形不成高价值联结的。这些联结不可能由你天天待在房间里苦思冥想、闭门造车造出来。
作为一个值得追求的长远目标,应该尝试通过自下而上的方法去创造新的联结。但是在此之前,我们可以先观摩、学习,看看别人是怎么做的,因为可拆解、可学习的模块太多了,这是个巨大的资源宝库,就像棋手学棋要打谱,有上万个棋谱可研究。如果错过了这么庞大的学习资源,是不可能成为一流棋手的。
要用自上而下的方法,从整体去拆解出高频模块,应该怎么做?我觉得主要的步骤就两个:
让自己沉浸在大量的范例素材中;
通过跨层次的观察,在范例素材中寻找出重复的子结构。
实际上在任何一个领域,凡是能做到出类拔萃的大家,无不是看过了本领域大量的东西。这个量的积累是省不掉的。当阅历达到一定量级以后,有些人自然而然就摸索出了关键模块。当然这个过程不一定是有意为之的,也可能是一种直觉反应,或者潜意识层面的操作。
优化每一天的行动
要想彻底掌握一个系统,掌握系统中的基本元素,以及在整体层次上进行优化都是不可缺省的。只不过,高频模块可以是我们优先去把握住的一个抓手。你可以先试着抓住它,然后呢,再试着向不同的层次去扩展。向下扩展,你可以去优化各个底层要素;向上扩展,你可以优化整体效果,在组合方式上做出调整。
在系统中找到中间层次的高频模块是掌握一个领域的高效方法,如果把这个方法推而广之,对我们的生活能带来什么启发呢?我觉得最主要的启发是,我们可以革新自己日常行为中的高频模块。
高频模块不是大师的专利,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高频模块,比如你的口头禅就是你个人语言中的高频模块,你经常阅读的公众号就是你获得信息的高频模块,你每天花时间最多去做的事情就是你日常行为中的高频模块。那么你有没有想过,对自己的高频模块做一番审视,看看能否替换成更好更高级的模块呢?
就拿日常行为来说吧,你不妨给自己做一番统计,在你典型的一天中,会做哪些事情以及每件事情大致所花的时间。我们平时做的每一件事情都可以当作一个时间模块来看待,如果有些事情属于每天做甚至每天反复做,那就属于高频模块了。
03 组合 理解万物构造之法
硬件足够硬,软件足够多,这便是一个人才能的护城河。
探访“篾匠姑娘”
一个人要学习一项技能,首先要熟练掌握一些基本的动作,这些动作是他做出更复杂动作的基础,它们是掌握一项技能必须要夯实的基本功,这些基本功就像篾条一样,是构成篾具的基本元件。基本元件的质量,都会影响成品的品质。同理,基本功是不是扎实,也决定了掌握这项技能所能达到的最终水平。掌握任何一项技能的基本功也是非经日积月累的磨炼不可。
有了基本功以后,学习者需要完成更复杂的操作,需要学会把基本元件合理地组合起来,这其中就涉及很多方法、技巧和策略。
在篮球运动中,它们既包括娴熟地做出复杂动作,包括读懂场上局势并作出反应的能力,也包括知道如何与队友协同的战术体系,甚至还包括一种叫“篮球智商”的东西。它们都是篮球运动中的上层构造。
“软件”与“硬件”
这么看来,我们似乎可以把一个技能体系中的各个子技能归拢为两类:
一类像技能中的“硬件”,另一类像技能中的“软件”,简单说,就是“硬技能”和“软技能”。
1.“硬技能”:技能体系之中的“构成性”模块,属于体系中的基本组成要件,正如砖头之于房子;
2.“软技能”:技能体系之中的“组织性”模块,主要负责调用和组合,正如房屋设计之于房子。
使用“硬件”和“软件”这两个词是拿计算机作类比。一个计算机系统包括中央处理器、硬盘、内存等硬件,同时也包括操作系统这样的软件。而其实,这种“硬件+软件”的架构具有普适性,只要是“传递信息的系统”,架构都与之类似。
现实世界中的大多数系统是以模块组合的方式搭建起来的,技能体系也是这样。在一个技能领域中,无论是硬技能还是软技能,都可能是以模块的方式存在的。我们可以把同一个领域中跟硬技能相关的模块组成一个“硬件模块库”,跟软技能相关的模块组成一个“软件模块库”。
之所以要称为“库”,是因为现实世界本质上是非常多元的。仅有单个或几个模块的体系是非常少见的,多样化的体系才是主流。
建立模块化的工作系统
使用“模块库”的概念能让我们看清掌握一个技能体系所需要的“工程量”。特别是,如果你准备长期浸淫在一个领域,就需要做好建立庞大模块库的准备。因为在一个领域长期的工作,跟偶尔为之有着本质的不同。你需要在自己的模块库里存放的模块,可能不能只有几个、几十个,而是几百个、几千个。有了足够规模的模块库后,我们才能游刃有余,就像机器猫总是能从口袋中拿出正好有用的玩意儿一样。
于是我们可以设想这样一个公式:
模块化的工作系统={硬件模块库}×{软件模块库}
在你所从事的领域中,硬件模块库和软件模块库都是必不可少的,两者组合运用,就是你在这个领域中所建立的工作系统。它对于各种行业、各种职业的情况应该都是适用的。
纵然一个人掌握了一个领域中完整的硬件模块,他最多也只能以一种非常机械的方式来完成工作或者解决问题。他不知道如何灵活变通,如何应对变化的环境,更不会做出富有创造性的工作。这说明,要想更往上一步,就需要掌握更多的软件模块。
优化模块化系统的方法
对自己的软硬件模块有了基本的了解之后,接下来要思考的问题就是如何让自己的工作系统更加强大。基本的途径不外乎这两个:
1. 把硬件模块升级改造,以提升系统的整体品质;
2. 增加软件模块的种类,使系统更加灵活和多元。
哪怕升级一个硬件,也能显著提升整体的性能;反过来,如果硬件的性能总是提不上去,可能让整个系统都变得不可用。
硬件模块要升级,越硬越好。硬件模块品质过硬,便是一个产品的护城河。
软件模块要多元,越活越好 。
一般来讲,在一个领域中学习精进的过程,会走一条“从规范学习再自由创造”的道路。
一开始我们的学习方式都是循规蹈矩的,因为我们必须掌握基础模块,先把硬技能给掌握了,然后再学习软技能。软技能的模块,也是从传统的、主流的学起。但是随着学习的深入,水平到了一定高度以后,我们会发现软技能的模块种类还不够,太受限制了,所以要引入新的模块。新的软技能模块的引入,也意味着组合方式更加多样了,于是产出物也就变得更加多元和自由。
对于绝大多数学习者来说,“先规范学习再自由创造”是一条必由之路,两种方式构成了一个连续的时间轴。只有经过足够数量的规范学习,才可能一步步地迈向自由创造,而不可能大踏步地跨越过去。那么怎样在后期显得更加自由呢?那就是增加软技能的模块!
用模块化的方式解决问题
星巴克和抖音的模块思维
抖音视频=用户自拍原片×各种视觉“抖”效×各种背景“音”效
抖音提供了非常丰富的模块供用户选择,用户甚至还可以自创模块,其他人可以把你录的声音拿走,接上自己的画面。传统的视频应用并非模块化的系统,在内容创
生产,每个风格之下都由特定的模块组成,这些部件都放在中央仓库里。哪个地方选择了什么风格,那么就只要像点菜下单一样选出某一套模块运到店里即可,然后马上就可以进行快速组装。
当莱特·马西代表设计团队把方案呈现给一向苛刻挑剔的星巴克掌门人霍华德·舒尔茨时,舒尔茨当即拍板采纳了这个方案:“赶快去做!”他迫不及待地命令手下人去实施这个方案。果不其然,这个方案获得了非常大的成功。新建一家门店的工期从24周缩短到了8周,费用从35万美元缩减到29万美元。1995—2000年这五六年间,就为星巴克节省了1亿美元的装修成本(不过,我们现在看到的星巴克又更换了新的设计方案,不是莱特·马西的那个版本的方案了)。
抖音的火爆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它也是一个模块化的系统。“抖”可以理解为对人脸等部位的夸张变形,这些变形效果,抖音提供了几十种甚至更多,用户可以自由选择其模块;“音”则可以理解为背景声音,包括“洗脑”神曲、搞怪人声,用户也可以选择其模块。所以录制一段搞笑的抖音视频就是下面三种元素的组合:
抖音视频=用户自拍原片×各种视觉“抖”效×各种背景“音”效
抖音提供了非常丰富的模块供用户选择,用户甚至还可以自创模块,其他人可以把你录的声音拿走,接上自己的画面。传统的视频应用并非模块化的系统,在内容创造的丰富度和灵活度上,就根本无法跟抖音相抗衡。
模块让生活更广阔也更精细
如果我们从眼前的事物出发,去探测它背后的那个系统的话,我们有可能会发现:
我所见的任意一种现实,很可能只是无数可能性中的一个特例。
那样精进的高手,他们在自己擅长的领域里,能做到极致的精细度。在一个更细小的颗粒度上,他以模块化的方式去精进他的厨艺,这是非常令人惊叹的。
大胆地跨界使用模块
用模块化的方式做事情并不是高手的专利,好的方法具有普适性,是通用的,我们每个人都用得上。比如说,“怎样好好说话”就是困扰很多人的问题,如果我们用模块化的方式去梳理,这个问题就会变得容易得多。
人人都会说话,但是人人又都不会说话。只有我们用一种“模块化”的方式去思考说话这件事,才能系统性地提升自己说话的能力。其实也并不复杂,说话这件事就分为“说什么”和“怎么说”两部分,“说什么”是“说”的内容,“怎么说”是“说”的形式。内容和形式要相互匹配,但首先,我们需要分别考察,让它们都丰富起来。
“说什么”关乎的是你肚里有没有货,有没有真材实料,为了让自己有东西可说,你需要丰富自己的知识、见闻和思考,这些便组成了你说话的“硬件模块库”。
“怎么说”是你表达的形式,体现在你怎样组织你的材料,按照什么样的顺序输出,用什么语气、什么体态特征,以及是否采用可视化的方式,等等。这些组成了你说话的“软件模块库”。
当你用“硬件模块库”和“软件模块库”去想好好说话这件事时,便明白这其中没有捷径可走,没有那么轻便的方法可用。
简单来说,“硬件模块库”靠的是积累,需要你扎扎实实去做功课,观察、阅读、思考缺一不可;而“软件模块库”除了积累外还需要你主动去设计。
很多人知道“金字塔原理”,这是起源于麦肯锡咨询公司的一种高效沟通的方法,基本思想是,先说中心论点,结论先行,然后逐一陈述分论点,分论点之下又有细分,这样自顶向下地讲下去。
如果你想做一个好的表达者,你想做一个不论在一个人面前还是很多人面前都能挥洒自如的人,你就要有意识地搭建起自己有关表达的“硬件模块库”和“软件模块库”,然后根据当时具体情境的不同,挑选出合适的、相匹配的硬件和软件模块,用一种系统的方式,使自己成为一个高明的表达者。
04 限制 唤醒沉睡的创造力
一个受限制的东西,更加能告诉我们可以怎样去用它。
在限制中发现更多的可能性
一个处处受限、要啥没啥的地方,才是会发生无数故事的场景,故事在这个场景之中便会自然而然地流淌出来。 因为牌烂,所以能打得精彩
限制会让我们难受,但是恰恰是这种难受,会让我们思考,会让我们去想这个世界到底是什么样的,为什么会有这么多限制,这些限制的意义又在哪里。
由限制而引发的麻烦是不可避免的。一个人不论走到何处,都会遇到诸多限制。再放大了看,每一个人遇到的最大限制就是死亡。在海德格尔看来,正是因为死亡不可避免,生命的活力才能被激发,人的精神力量才能被最大程度地唤醒,人才会拼尽全力活出精彩而不凡的一生。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向死而生”便是限制和创造之间关系的最好证明吧。
这就是限制能带给我们的第一个好处:限制能激发新的可能性。
缩小选择范围,找到内在规则
限制的第二个好处是,它能缩小选择的范围。
把限制作为解决问题的线索
学会思考事物的限制,能发掘出有价值的信息。
在处理麻烦的事情时,可以试着问自己如下两个问题:
问题一:这件事物的限制有哪些?
问题二:这些限制的背后反映了哪些信息?
思考潜藏在限制背后的信息,这些信息也许就是应对问题的线索。这就是限制的第三大功能。
发明便利贴:“缺点”反成优点
掂量一个东西所具有的特点,从正面看能看出其功用,从反面看能看出其限制,这是一块硬币的两面。而要彻底弄懂一个东西,从正面出发可以,从反面出发也可以,殊途同归。
思考限制的深层“意义”
第一步:明确一件事物具有的各种限制;
第二步:理解这些限制的“意义”;
第三步:基于上述的理解,构想满足这些限制的方案。
把最能绊倒你的东西先解决掉
限制本身就是信息,同时也是线索。把限制当作线索来想,不仅能解决学术上的问题,也能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的麻烦。
理解限制,打破惯性
激发创造、缩小范围、提供线索,这是限制的三个功能。由此可见,学会跟限制相处,学会利用好限制,是一种难能可贵的智慧。理解了限制的作用和意义,能让我们对这个世界的看法更加清醒和完整,也会让我们在生活中更加从容。
三个观点:
1. “万能钥匙”是不存在的
2. 生活中的麻烦常常事出有因
3. 理解限制需要不断校准
或许你可以思考,当你抱怨自己环境的种种限制、境遇的种种坎坷时,是不是没有找对那个真正限制自己的东西。
更好地理解限制,理解它的作用和意义,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度过这一生。当然,当我们遇到具体的问题和麻烦,遇到一定要突破的限制时,还是需要想方设法找到解决问题的出路。对此一个最基本的思路是:如果现实的、客观的限制牢不可破,那么去打破思维的限制就是最可行的路
打破思想限制的方式:随机性与启发式
随机性:随便找出一个词,跟自己原来思考的主题组合在一起,然后看有没有新的灵感火花出现。
启发式:指的是一些思考问题的角度,它们是思维专家们从大量的经验和案例中总结出来的,已经被证明对开拓思路很有效。
创意专家奥斯本提出的“创意九法”,是九个具有启发性的创意提问,包括是否可以组合,是否可以挪用,是否可以重新排列,是否可以逆转,是否可以放大,是否可以缩小等等。
阿奇舒勒的遗产
不论是引入随机性还是引入启发式,都能让我们的想法更加新颖和多样,从而打破思维上的种种限制。解决一个现实中的麻烦或者问题,首先应该明确的是这个麻烦背后的核心矛盾是什么,这就是解决方案的起点,消除矛盾是解决问题的核心。
相互矛盾的两个限制A和B,若是去掉一个,矛盾当然也就消失了,但是代价也会很大。
◆ 问题与回答和解答
question往往是表述模糊的问题,它反映了尚未界定清晰的困惑,而一个困惑中的人所问的问题常常不等同于其背后那个真正的、连提问者都还没意识到的问题。
problem指的是可以明确界定下来的问题,因而是可以解答的。
在puzzle中问题是非常清晰的,是“定义良好”的问题。
05 进化 洞悉变与不变的法则
在未来社会,人的适应能力体现在他能否,用不断变换的新方式来做好一件事
并不新奇的“新物种”
进化的真义
那些新产生的发明与产品,大多数会因为无人问津而惨淡离场,销声匿迹,能被市场长期认可的只是极少一部分。市场最终会决定它的生死,这并非仅靠逻辑分析就能推导得出来。
文明的传承就像生物的遗传,总是会有新的遗传变异出现,但是这个变异是好是坏都有可能,只有通过环境的筛选才能确定。所以从很多角度来看,人类文明的演化和生物的演化之间具有很大的相似性。
任何文化产品诞生以后也存在一个是否“适应”的问题,也要经历“物竞天择”,适应环境的被留了下来,不适应环境的被淘汰。只不过这里的“环境”主要指的是社会环境,而不是自然环境。
创新适应市场的两个阻力
一、习惯阻力。人们如果愿意使用一个新型产品,那么原来的习惯显然会形成阻力。
二、 创新阻力。是对新产品感受到的风险。感受到的风险有可能是真实的风险,也可能是非真实的风险。面对一个全新的产品,我们很可能会先保持警惕,我们要确认这个产品是足够安全的才会愿意使用。
对于物种来说,决定其繁盛与否的是自然环境;而对于产品来说,选择它的是用户和消费者。
文明演进,知来藏往
文明的演进,并不是随机产生的。
人创造一种新技术,或者发明一种新东西,往往是为了解决现实中的某个麻烦,是在明确的目的之下,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人类智慧之伟大,无数的奇思妙想就体现在了这样的过程中。而遗传的变异是无目的的,是近乎随机发生的。所以两者相比的话,文明的发展效率更高,迭代更快,更有针对性。这是文明发展不同于生物演化的地方。
文化中的组合没有“生殖隔离”
文明演进和生物演化的第二个区别是,技术的演化不存在“生殖隔离”,而是可以远距离地“迁移”、大范围地“杂交”。思想跟思想之间可以交会,不同的语言之间可以相互影响,不同的知识领域可以相互启发,技术与技术可以相互组合,并没有什么天然的界限与隔阂。
文明的演进自有其方向
第三个区别是,生物的演化是没有方向的,而文明的演进有方向。生物的演化没有方向是因为基因的变异是随机的,生物只是在适应环境,求得生存和繁衍。但是人类的追求则要高很多,从人文的角度看,人类社会在曲折地追求着更广泛的自由、平等和公正;从科学的角度看,人类社会不断增长着技术能力,从而能够使用更多的能源和信息。
在各类产业模式中,能量、信息和时间三个要素存在着相互代偿的关系,比如农产品的生产是非常耗费时间的,但额外需要的能量和信息也很少;而化工产品的生产耗费时间不长,但是对能量的需求则比较高。
“施普伦三角”
进化给我们的启示
在真正地理解了生物演化和文明演进的特点之后,我们便可以好好思考自己,在这样一个大的背景之下,怎样的个人行动,不论是学习还是工作,是更合理的呢?我归纳了下面这几点:
1. 不必一味地追逐新事物;
进化论再加上理性的思考,是我们对付“新事物狂热症”的一针清醒剂。
2. 仅了解“底层原理”是不够的;
知道杠杆原理不等于就弄懂了自行车,前者是简明而深刻的抽象规律,后者是精巧而可见的具体设备,两者对学习者的认知挑战显然不能画上等号。因此,理论知识和实践智慧缺一不可。
3. 掌握再现真实世界的“语言”;
在几乎所有的领域,符号的发明和使用都大幅拓展了人思考的边界,提升了思考的效率,也让新的灵感成百上千倍地出现。
策略一:在资源投入相近的情况下,首选当前社会中更重要、更普适的语言。
策略二: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掌握两门以上的语言。
4. 力求信息传达精确精准;
现代社会是一个围绕“绩效”(performance)运转的社会。一个人是否能获得高绩效,在大部分情景下,取决于他是否能稳定地开展指定的活动,以及精确地实现目标。在现代社会,想法模糊、表达含混、行动凌乱便是低绩效的表现。而且精确性和创造性也并不矛盾。创造需要建立在对现实事物精确地描摹和表达的基础上,建立在精确地执行创造活动的基础上。
5. 寻找自己的“生态位”。
生态位的概念提示我们的是,只要能适应一种环境就可以了。没有必要面面俱到,也没有必要去迎合所有人,找到适合你自己的就可以。
但另一方面,它也提示我们换位思考的重要性。在商业世界里,你必须去满足特定的外部需求,要去思考别人需要什么,而不只是自己需要什么。自己满足自己,不是适应;能给别人带来价值,才是你的价值。
生物的演化远远慢于文化的演进,而文化的演进又远远慢于技术的进步。在现代社会,变化最快的东西就是技术。技术的更替会带来新兴的产业,甚至改变旧的经济结构。这些变化都会带来新的职业机会。在产业初期,高水平的人才一定是严重供不应求的,如果你的嗅觉比较敏锐,学习新事物的能力又比较强,就可能抓住这样的机会,在新的生态位中占山为王。
06 迁移 跃入求知的通途
在难以计数的发明和发现的故事里,你都会发现,“迁移”是创造中最核心的要素之一。
与原生场景脱钩,发现通用结构
迁移的基本过程用最简单的话来讲就是两步:
1. 在一件事物的内部发现某种可能具有普适性的要素或结构;
2. 将这种要素或结构与原背景“脱钩”,并尝试置于新的背景之中。
去看看各种有意思的发现和发明,你能看到其中的路径其实大同小异。
先迁后移,打破屏障
你要去想,有哪些元素是有普适性的。如果一个元素有普适性,它就可以“迁”出来。其实,人类的文明就是通过这样无数次“迁”的过程发展来的。
古代的绘画艺术、手工艺品、装饰物,乃至工程机械等,不论来自哪个文明,都离不开对大自然的临摹。迁移作为一种基本的学习方法,它的重要性从来没有降低过。
以“迁移”实现纵跨多领域的学习
从一个领域到另一个领域的迁移是完全可能发生的。这些可迁移的普适元素,可以说随处可见,关键就在于你是否有心,是否愿意多思考那么一点。
让从“知”到“行”变得可行
一类特殊的迁移,是从“知”到“行”的迁移。 “行”的本质是一连串可执行的操作,且这些操作不以掌握繁复的知识为前提。一般来说,一个复杂的操作任务总能分解为一连串简单动作的序列,如果一个人眼前有一本“动作序列说明书”,哪怕他并不具备相关的知识,他也能完成复杂操作。
设计一看就懂的行动序列
各种电器的说明书就是以最迅速的方式教人学会怎样“行”的典范。所以一个成熟的厂商,一定会精心设计好它的说明书。
好的说明书也是写作的范本。说明书把消费者默认为“傻瓜”,默认他们并不具有与该机器相关的专业知识,什么内部构造、机械原理等,一概是不了解的。在这个前提下,说明书要教会大家都能正确使用,就需要设计得特别简单清楚才行。
说明书无须讲道理也不必讲理论,既不灌鸡汤也不打鸡血,就是直接告诉你应该怎么做,而且保你一看就懂、一学就会,这样的效果是多少教材、课程都难以企及的。
“去专业化”:把理论引导至实践
当我们去设计或者编制一个可执行的操作时,要尽量避免专业化,尽量减少专业术语的使用(除非不使用某个专业术语会造成意义的含混或差错)。
当我们能把某一种理论知识“转译”成一套可执行的操作序列,那可能就意味着:
• 如果你是给自己用的,你能提升个人的工作效率和产出;
• 如果你雇佣一些人跟你一起使用这套流程,你可能就设计了一种服务;
• 如果你把这套流程固化在某一个工具里,那么你可能就创造了某种产品。
通过简单的设计,也能转换出一个可执行的操作序列,这个序列表示出一套可行的观察步骤:
步骤一:选择一个观察对象;
步骤二:列举出这个对象的可见元素;
步骤三:列举出这个对象的不可见元素;
步骤四:思考不可见元素是如何影响可见元素的,或者可见元素是如何展现不可见元素的,即两者的关系为何。
当你真的去试着做时,你会发现这种转换比想象中的要容易。按照这种思路去实践,“学以致用”就不是一个遥不可及的目标,而是近在眼前的大道。
当然通过头脑中的构想得出来的行动步骤,只是一种关于如何行动的假设,还必须经过实践的打磨,来反复修正和完善。如果实践中发现不好用,也许还得推翻重来。但是既然第一步已经迈出,那么后面的行动便是自然而然可以接续下去的。
知识迁移的目标是解答你的核心问题
如何确定迁移的目标航向?
明确自己的核心问题
一个有深度的问题能指引一个人进行长期的思考,串接起他所有的知识和经验,求解这个问题的过程就是非常好的学习过程。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需要涉猎不同学科、不同领域、不同渠道、不同媒介之上的知识,百无禁忌,来者不拒。需要尽自己所能,把接触到的所有这些东西通过适当地迁移,变成求解这个问题的知识模块,当这些模块达到一定规模,能聚拢起合力时,也许就能相对完整地解答这个问题了。
问题要从你的真切感触中去寻找
eg.如何把一件事做完美?
一个基本的启示是,一件事情能不能做好,跟你选择的素材是直接相关的。你需要挑选出足够好的素材,并且你要有能力判断出相似素材之间细微的差别。很多人对自己工作的理解是,每天或者每周都在重复做相似的事情,这种理解可能并不准确,因为有可能你做事的流程虽然类似(就像制作每一把吉他的工序是一样的),但你要处理的对象(或者说素材)是有差异的,而你只有敏锐地识别出这种差异,然后有针对性地调整你的应对方式,才可能把你的工作做到完美。
必须自己去求索答案,你需要这样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也是你自我反思的过程,更是一个把外部的知识与自己内在的精神世界主动联结起来的过程,这些过程是无法省略的。
07 循环 让才能盘旋而上
用“归一化”的方法把信息和知识聚拢,每一项都列出关键词,并且注明可以在哪里找到它。
循环的价值
“废物”不“废”
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循环都是普遍的底层运行模式。不胜枚举的循环模式虽然各自以复杂的面目出现,常常是大循环里套着很多个小循环,但如果用最简化的方式来看,循环最基本的单元不外乎就是这种A与B的模式,更复杂的循环都是在此之上的叠加和嵌套。
循环再设计:“精益”之道
堆放就是浪费,可取用的知识才有价值。我们需要用一种“归一化”的方法,把信息和知识聚拢在一处。你需要建立一个“总索引”,把你所涉猎的所有有价值的信息,包括读过的书,沉睡在各个网络平台收藏夹里的文章、音视频、心得笔记、一闪而过的灵感和创意,以及各种事件之后的反思等,都编入同一个索引中。每一项内容都要列出关键词,并且注明:可以在哪里找到它。
这个过程本身就是对大脑的梳理,你能去粗取精,学会分辨信息的价值高低。对那些并不那么重要的东西,扔掉即可,只留下你觉得有价值的东西。这个总索引的具体形式你可以自己选择,可以存放在一个纸质的笔记本里,也可以用Excel表格,或者笔记软件等工具,这取决于你的习惯。
用精巧的循环设计改造学习
组合异质元素,构造有效循环
大众通常理解的“设计”是偏狭义的概念,其实设计是人人可以为之的事,只要你愿意,你可以设计任何东西,不仅是实物,也可以是方法和流程。通常我们做事的方法是沿用前人的设计,
但这并不意味着一定要墨守成规,我们可以创造出新的方法来。生产的流程可以设计,别的流程也可以设计。
吸收与构造:通过范例自学的关键
学习的第一步是挑选最好的学习材料,一定要去找这个领域里的大师级人物,把他们的作品作为首选的学习材料。大师之作就是你学习和模仿的范例。
然后你要做两件事,一是“吸收”,二是“构造”。“吸收”意味着你要真正地理解范例,体会出它的妙处,如果能看到深层的结构或规律是最好不过的。“构造”意味着你要输出,在理解范例的基础上创造出仿作。仿作有了以后,你就可以把仿作和范例相对比,这种对比能让你很直观地看到自己和大师之间的差距。对比之后,你对范例的理解会变得更加全面和深刻,也就是说,你能更好地“吸收”了,相应地,你的“构造”能力也会增强。这就形成了一个正向的循环。
启功的交替练习法
“心理表征是一种与我们大脑正在思考的某个物体、某个观点、某些信息或者任何事物相对应的心理结构,可以是具体的,也可以是抽象的。”
刻意练习至少需要包含下面四个特征:
1. 具有明确的、具体的目标;
2. 专注,全身心的投入;
3. 能获得及时的反馈;
4. 努力突破练习者的舒适区,寻求有难度的挑战。
走稳能力的台阶,需循序渐进
基本功训练不可或缺
没有基本功的自由发挥是胡来捣蛋,是没有意义的。世界上没有一个天才能越过规范性学习的阶段,直接进入自由的高级阶段。当你的基本功打得足够扎实,当你已经从大师身上学到了足够多的东西以后,当然可以推陈出新,去发挥创造力。但是在此之前,你必须规规矩矩地学习,老老实实地去模仿,扎扎实实地去训练。
汪曾祺说,“一个作家形成自己的风格大体要经过三个阶段:一、摹仿;二、摆脱;三、自成一家。”
从限制到自由,从新手到专家
德雷福斯技能习得模型
1. 新手 —— 严格遵照既定的规则和计划,很少觉察情景因素,无法自行决定
2. 进阶新手 —— 按照不同情形下的导引行动少许考量情景因素,
不区别对待任务中不同特性和组成的重要性。
3. 胜任者 —— 能处理繁重的任务,采用行动时能部分兼顾长期目标
能有意识地指定细密的计划,在标准化和常规性的程序下工作
4. 精熟者 —— 能从全局的角度看待问题,而不是分离式的
能发现问题中最重要的部分,能觉察到常规模式之外的特殊变化
能根据情形的变化灵活使用指引来工作
5. 专家 —— 不再依赖规则,指引和准则工作,能直觉性地对情形进行深入理解
仅对新异的问题采取分析式手法,具备洞察"其他可能性"的视野
一个顶级高手不用再遵循什么固定的招式,而是自由、流畅、因时因地地发挥就可以了。李小龙对武术的理解就是如此:
“如果一个人心存偏见,或者执迷于某种固定的招式,他就不能充分完整地表达自己。实战的‘情形’是完整的,它包括那些在场和不在场的因素。它没有偏好的线条、角度,不存在边界,总是充满活力和生命力。”
“截拳道:1. 不应该受僵化的招式和技术所制约;2. 具备适应环境的精神;3. 涤除在我们身上积累的所有尘埃,揭示自然存在的现实或实在性,或者赤裸的真相,它等同于佛教里‘空’的概念。”
08 完美 精进者臻于至善
虽然这个世界是如此纷繁复杂,
但是仍旧有一些简洁而普适的规律,
是我们可以洞察和把握的。
稳定性:完美的基石
用系统思维理解稳定性
每一个可能影响稳定性的干扰因素都应该排除,变量要越少越好。
你必须掌握的“标准动作”是什么?
今天这个时代,我们太注重做一件事的结果,急于求成的心态就像被一块红布蒙住了双眼。如果我们的眼中只有要实现的目标,只有KPI(关键绩效指标),只有要达到的数字,那么我们无法真正思考一件事情内在的运行逻辑,会忘记做好一件事应该打下什么样的基础。如同射箭时,若只知道靶子是目标,环数是KPI,然后就拼了命去瞄准去射,而没想到要规范自己的姿势,结果如何呢?
所以如何把一件事情做好,最基本的要求是稳定性。想办法做到每一次出手都能拿到80分以上,而不是一会儿100分,一会儿30分。有了稳定性以后,再去追求更出色的发挥,才成为可能。
在这个世界上,最好的射手跟最好的作家一样,他们都非常稳定。十年如一日地,每天从相同的时间开始工作,非常专注地持续数个小时,毫不懈怠。
做自己严苛的观察者和批评家
写作就是非常艰难的,而写作者最好的武器就是修改。一遍遍地修改,删除废话,增加吸引人的素材,并且从第一句话开始就想法子把读者紧紧勾住。在这个过程中,最大的错误就是希望自己一开始就做得完美,初稿一定是糟糕的,但是在修改的过程中,如果你愿意严肃地甚至严苛地对待自己的作品的话,那一定能越改越好。
“天才与庸才的区别与其说在于天赋,不如说在于对自己的严厉无情,在于不满足渺小成就,在于永不减弱、不达完美境界绝不休止的工作意向。”
严格地审视自我是一种如此稀缺的能力,因为它跟人的天性是相违背的。我们没法责怪任何人,因为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用自己的“主观视角”来看待这个世界。我们的所见所闻,我们的世界观,都需要跟“我”的主观立场相调和。我们会有意无意地筛选对自己有利的信息,寻找能佐证自己观点和能力的证据,并且在犯错的时候,主动原谅自己。
审视自己的时候,需要避开主观视角,避开自我辩解的冲动,避开选择性地筛选证据,而是冷静、客观地去评判。
精细化改造:在更小的尺度下功夫
如何把一件事做完美?
简单来说,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的思考和交流都是比较粗略的,而一旦进入专业领域,就必须精细起来。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对精细的要求一定会越来越高。
走进微观尺度世界
整个世界可以用三种尺度去划分。第一种尺度是日常尺度,这个尺度大致可以界定为,在不借用工具的情况下,我们的肉眼所能看到的世界;第二种尺度,是超过我们肉眼所及的世界,浩渺的银河系乃至整个宇宙,这是天体的世界,需要通过望远镜以及其他设备来观测;第三种尺度是我们肉眼不可见的微小世界,是显微镜以及比显微镜更灵敏的设备才能观察得到的世界。
人类科学史总是会出现这样的状况,每一次当新的观测工具出现后,人们对微观世界的认识就加深了一步,原来的知识会大幅刷新,乃至世界观都会迎来革命。而在观察微观世界的能力不断提升的同时,人们基于已知的微观结构来改造世界的技术能力也在加强。当下占主导或者有前景的技术,大部分可归为远低于日常尺度的微观构造能力,比如芯片技术、纳米材料技术、基因技术等。在未来,我们还能预见这个世界真正的革命是在你看不见的地方发生的。
费力求索不为人知的层面
这或许就是现代社会的一个悖论,在消费端,商业世界在不断地争抢我们的注意力,越来越醒目、越来越大声;而在供给端,新事物的创造、设计和生产在向越来越精细、越来越不为人所知的层面挺进。
我们的头脑总是以一种尽量省力的方式运作,所见即所得,我们会自动处理容易接触到的信息。任何一件事只要钻进去,都会发现深不见底。粗糙的一层下去还有更细密的一层,其实每一层的答案都是对的,但是又不完全。你不能每一次思考都满足于最浅的那层答案。
更精确,更完美
排除数学、物理、化学这些很“硬”的学科不论,凡是跟人相关,跟生活、文化、商业相关的概念,都是不够精细的,甚至可以说,连语言都是不够精细的。
在大多数时候,一件事情没有做到完美,真的跟我们的处理方式不够精细有关。
设计你自己的心智进击术
1. 能关联到比较丰富的素材库,可以从中模仿和借鉴
2. 需要包括生成式的内容
3. 是循序渐进的
4. 善用对比、反馈和循环
<全书-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