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需求很特别,好像事情都特别赶人都特别忙似的,都寥寥数语就以为他的需求已经说清楚而且你也肯定明白了,到底能不能实现,实现后能不能可操作可执行,都是匆匆一个见面一个电话几句MSN几句MAIL然后就等着软件开发出来用.


我见到许多国内项目经理调研没个方法,东一榔头西一棒槌,需求调研像是开座谈会,一屋子人,有干系的人都请来开会有最终操作用户,有部门管理者,有大老板,有二老板,有计算机室,好几个部门每个人站的角度,层次都不同,关注的问题重点也不同,眼光长远也不同,有人悲观有人乐观,有人不懂装懂,有人不懂瞎嚷嚷,有的部门影响力大气粗的不行,有的部门比较势力小唯唯诺诺,有的部门不愿意多干就推来推去反正不是他部门的事情,到底是哪个部门的事情需要大领导来定,但可惜大领导没来,有的部门怕自己那点内部发小财被破坏了就故意找各种各样的困难还说的头头是道,于是一帮人叽叽喳喳,没个结论有时候开会开多了,实在说不过去了,必须要有一个结论,于是每个人的意见都上了需求本,回来一整理,没法弄 .


上面这二段是摘自《走出软件作坊》,看完了我也深有体会,就像是描绘身边发生的事。


大家都感觉需求很简单,简短描述就能把情况介绍清楚,对方也肯定明白。我觉得表面上这是缺乏管理需求的方法,深层次上是漠视规范化的管理,人们习惯把管理思想当成是经验的积累,而很少去总结提炼,进行专业的分析和调整。作事情凭口传心授,和自己领悟的经验方法还有一些补救手段,而没有形成很明确的规范的全面的管理思想,也更难在这个管理思路下进行信息化的软件开发,也很难准确调研出明确可操作的流程。


我国人作事往往非常灵活,习惯快速圆滑变通的解决问题,但是对团队协作来说,要讲究原则,讲究规范,一个人的灵活变通往往给团队中其他协作同事带来麻烦,反而造成团队成员之间产生通信开销,降低整体的效率。死板的规定,更容易造成高效率,像流水线这样的操作,体现了高效率和合适的专业流程。但是也无法适应复杂多变的工作流程,需要我们去平衡取一个折中。


开会问题,我觉得首先要控制一下开会的人员范围,开会之前最好是对与会个人的立场有所准备,讨论题目的范围也要确定,不要偏离范围、跑题,一定要有一个领导在,可以压场子,要拍板作决定。






posted on 2010-05-25 15:06  晚 星  阅读(190)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