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ngBuffer&StringBuilder区别详解
序言
StringBuffer与StringBuilder是java.lang包下被大家熟知的两个类。其异同为:一、长度都是可扩充的;二、StringBuffer是线程安全的,StringBuilder是线程不安全的。那么他们的长度是如何实现动态扩充以及StringBuffer的线程安全是如何实现的呢?通过“深度”阅读它们的源代码,最终弄明白其中的缘由。
正文
首先上一张StringBuffer和StringBuilder类结构图:
抽象类AbstractStringBuilder(也是核心实现类)实现了Appendable和CharSequence两个接口;StringBuffer与StringBuilder统统继承自AbstractStringBuilder,并且实现了java.io.Serializable和CharSequence接口。
下面简单描述下这几个接口所起到的作用(引用自中文api)。
- Appendable :能够被添加 char 序列和值的对象。如果某个类的实例打算接收java.util.
- 的格式化输出,那么该类必须实现 Appendable 接口
- 。要添加的字符应该是有效的 Unicode 字符,正如
- 中描述的那样。注意,增补字符可能由多个 16 位char 值组成
- CharSequence:CharSequence 是 char 值的一个可读序列。此接口对许多不同种类的 char 序列提供统一的只读访问。char 值表示 Basic Multilingual Plane (BMP) 或代理项中的一个字符。有关详细信息,请参阅 Unicode 字符表示形式。此接口不修改 equals 和 hashCode 方法的常规协定。因此,通常未定义比较实现 CharSequence 的两个对象的结果。每个对象都可以通过一个不同的类实现,而且不能保证每个类能够测试其实例与其他类的实例的相等性。因此,使用任意 CharSequence 实例作为集合中的元素或映射中的键是不合适的。
- Serializable:类通过实现 java.io.Serializable 接口以启用其序列化功能。未实现此接口的类将无法使其任何状态序列化或反序列化。可序列化类的所有子类型本身都是可序列化的。序列化接口没有方法或字段,仅用于标识可序列化的语义。
- AbstractStringBuilde
- r这个抽象类提供了StringBuffer和StringBuilder绝大部分的实现。在AbstractStringBuilder的描述中说:如果去掉线程安全,那么StringBuffer和StringBuilder是完全一致的。从实现的角度来说,StringBuffer所有方法(构造方法除外,因为没有必要)签名中都使用synchronized限定,也就是所有的方法都是同步的。
eg.StringBuffer中replace()方法
1
2
3
4
|
public synchronized StringBuffer replace( int start, int end, String str) { super .replace(start, end, str); return this ; } |
StringBuilder中replace():
1
2
3
4
|
public StringBuilder replace( int start, int end, String str) { super .replace(start, end, str); return this ; } |
区别仅仅在方法签名上是否有synchronized。
另外需要稍稍注意的问题是:StringBuffer同步只同步目标,比如:sb.append("i am not synchronized"),sb是同步的,而其中的参数未必是同步的。
而它们两个可扩展长度则是通过ensureCapacity(int minimumCapacity)来验证当前长度是否小于参数minimumCapacity,如果成立则进行分配空间。分配新空间的步长为(当前长度+1)的两倍。
实现如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
public void ensureCapacity( int minimumCapacity) { if (minimumCapacity > value.length) { expandCapacity(minimumCapacity); } } void expandCapacity( int minimumCapacity) { int newCapacity = (value.length + 1 ) * 2 ; if (newCapacity < 0 ) { newCapacity = Integer.MAX_VALUE; } else if (minimumCapacity > newCapacity) { newCapacity = minimumCapacity; } value = Arrays.copyOf(value, newCapacity); } |
如果新的长度小于0(溢出了),则使用Integer的最大值作为长度。
另外,在阅读源码的过程中,发现两个有趣的问题,下面一一道来。
第一个,就是reverse的实现。其实我是第一次看StringBuilder和StringBuffer的源码,这里面的reverse的实现是我所知道的java中的最高效的实现,没有之一。
上源码,再做解释: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
public AbstractStringBuilder reverse() { boolean hasSurrogate = false ; int n = count - 1 ; for ( int j = (n- 1 ) >> 1 ; j >= 0 ; --j) { char temp = value[j]; char temp2 = value[n - j]; if (!hasSurrogate) { hasSurrogate = (temp >= Character.MIN_SURROGATE && temp <= Character.MAX_SURROGATE) || (temp2 >= Character.MIN_SURROGATE && temp2 <= Character.MAX_SURROGATE); } value[j] = temp2; value[n - j] = temp; } if (hasSurrogate) { // Reverse back all valid surrogate pairs for ( int i = 0 ; i < count - 1 ; i++) { char c2 = value[i]; if (Character.isLowSurrogate(c2)) { char c1 = value[i + 1 ]; if (Character.isHighSurrogate(c1)) { value[i++] = c1; value[i] = c2; } } } } return this ; } |
reverse分成两个部分:前面一个循环与后面的判断。
首先地一个循环很高效,循环次数为长度(count)的一半,而且使用>>位移运算,交换数组value[j]与value[n-j]的值。这里一是循环次数少,而是使用最高效的位移运算所以说这个reverse很高效。在反转过程中还完成了一件事:就是为hasSurrogate赋值。赋值的依据就是value[j]与value[n-j]两个字符时候有一个在\uD800和\uDFFF之间,如果有则赋值为true。
而hasSurrogate的值作为下面一个if分支的依据,如果为true,则从头到尾循环一遍。至于为何要判断hasSurrogate,以及下面一个循环的意义,其实到这里应该已经结束了,在我整理StringBuffer和StringBuilder结构图时发现(“刨祖坟”行家啊),发现它们两个又再次实现了CharSequence接口,为何说再次呢,因为AbstractStringBuilder已经实现了一次,不知何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