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德拉效应
公众在参与此类事件的讨论时,也不妨更审慎一点,多从原典寻找证据,避免出现“曼德拉效应”。
究竟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还是“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不少网友坚信他们从小学的是“斯人”,但媒体从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编辑部获悉,该出版社从1961年收录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课文以来,历套教材文章一直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从未有过“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不过“斯”和“是”两个字,都表示“这”的意思。
人教社1961年版初中语文教科书。图片来源/网络
真相水落石出了,那为什么众多网友还言之凿凿地认定他们学的是“斯人”,乃至认为“记忆被更改了”?为什么群体记忆会出现这样的偏差?
很大原因可能在于,在日常生活中,孟子的这句话被引用的频率并不低,但很多引用者用的都是“斯人”。笔者也依稀记得,小学时最初接触孟子,课外读物用的是“斯人”。而大多数人接触孟子,很多也未必只来源于语文教材,而是其他书籍或影视剧。此外,“斯人”指代“这个人”的用法也比较常见,如《岳阳楼记》中的“微斯人,吾谁与归”。于是,在接触的固有印象和记忆的便捷性上,很多人就在潜移默化中把“斯人”当成了“经典”。
心理学上有一种“曼德拉效应”,用来描述人们的记忆与实际的记录不一致的现象。从传播角度看,个体的错误在传播中互相影响,最终便集合成了大众的谬误。此外,还有社会文化的影响。比如此前《爱我中华》的歌词“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但很多人却认为是“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再如《三国演义》中杨修的原话“食之无肉,弃之有味”,但很多人却记为“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可见,类似规模性的群体记忆偏差的例子并不少见。
而“天将降大任于是人”的争议屡上热搜,甚至让一些原本认为“是人”的用户也倾向于“斯人”,这也是新媒体时代放大了这种“曼德拉效应”。如果秉持某种记忆的人数足够多,也会造成一种集体上的相互影响和从众效应。
不可否认,社会文化、文艺作品对群体记忆造成的影响是巨大的。“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作为一种励志名言,时常出现于演讲、书籍和影视剧中,但这些场合使用的是“斯人”还是“是人”,在表意相同的前提下,公众的印象就很可能出现某种“错乱”。另一个鲜活的例子,是《神雕侠侣》中的“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这句话几乎人人皆知,但实际原句出自元好问的《摸鱼儿·雁丘词》,原词为“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并没有“人”字,但可能很多人并不知道这原词。
这也提醒我们,在公共传播和大众文艺作品中,应尽量使用贴合原句、尊重原文的版本。否则,很可能导致以讹传讹,造成群体记忆偏差。公众在参与此类事件的讨论时,也不妨更审慎一点,多从原典寻找证据,避免出现“曼德拉效应”。
红星新闻特约评论员 郁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