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板元编程 Boost::MPL的排序实现
前言#
完成了前面三个模板元编程的排序以后,开始对Boost的MPL库感兴趣了,于是便使用MPL重新实现了一下那三个排序算法,选择排序、快速排序、堆排序。
时间上来说和之前差不多,堆排序花了我大部分的时间。最简单是应该就是选择排序了,只使用了一个类就实现了。
使用感悟#
Boost::MPL大大简化了元编程的难度,它实现了大部分的算法,特别是向量(vector)的操作,是模仿std::vector,也有对应的迭代类型。有两种控制结构,判断和循环,其中判断结构和之前的差不多。但是循环结构有很大的不同,其实现的是函数式编程里面常用的折叠(fold)。
函数的调用比较有规律,基本上都是多个输入对应一个输出。使用方法都是
typedef typename boost::mpl::func<argv1, argv2>::type output_type;
所有的结构都有::type
,如果是基本类型,则返回当前值,所以在使用分支结构时可以肆无忌惮的利用惰性加载功能。
【推荐】还在用 ECharts 开发大屏?试试这款永久免费的开源 BI 工具!
【推荐】国内首个AI IDE,深度理解中文开发场景,立即下载体验Trae
【推荐】编程新体验,更懂你的AI,立即体验豆包MarsCode编程助手
【推荐】轻量又高性能的 SSH 工具 IShell:AI 加持,快人一步
· 理解Rust引用及其生命周期标识(下)
· 从二进制到误差:逐行拆解C语言浮点运算中的4008175468544之谜
· .NET制作智能桌面机器人:结合BotSharp智能体框架开发语音交互
· 软件产品开发中常见的10个问题及处理方法
· .NET 原生驾驭 AI 新基建实战系列:向量数据库的应用与畅想
· 2025成都.NET开发者Connect圆满结束
· 后端思维之高并发处理方案
· 在 VS Code 中,一键安装 MCP Server!
· 千万级大表的优化技巧
· langchain0.3教程:从0到1打造一个智能聊天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