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QS源码分析
学习地址: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Hy4y1B78T?p=7
可重入锁(又名为递归锁)
是指在同一个线程在外层方法获取锁的时候,再进入该线程的内层方法会自动获取锁(前提,锁对象得是同一个对象),不会因为之前已经获取过还没释放而阻塞。
Java中ReentrantLock和synchronized都是可重入锁,可重入锁的一个优点是可一定程度避免死锁。
可:可以。
重:再次。
入:进入
进入同步域(即同步代码块/方法或显式锁锁定的代码)
锁:同步锁
一个线程中的多个流程可以获取同一把锁,持有这把同步锁可以再次进入。
自己可以获取自己的内部锁
可重入锁种类
隐式锁(即synchronized关键字使用的锁)默认是可重入锁
// * 在一个synchronized修饰的方法或代码块的内部
// * 调用本类的其他synchronized修饰的方法或代码块时,是永远可以得到锁的
同步块
public class ReEnterLockDemo {
static Object objectLockA = new Object();
public static void m1() {
new Thread(() -> {
synchronized (objectLockA) {
System.out.println(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 + "\t" + "------外层调用");
synchronized (objectLockA) {
System.out.println(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 + "\t" + "------中层调用");
synchronized (objectLockA) {
System.out.println(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 + "\t" + "------内层调用");
}
}
}
}, "t1").star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m1();
}
}
同步方法
public class ReEnterLockDemo2 {
public synchronized void m1() {
System.out.println("=====外层");
m2();
}
public synchronized void m2() {
System.out.println("=====中层");
m3();
}
public synchronized void m3() {
System.out.println("=====内层");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new ReEnterLockDemo().m1();
}
}
每个锁对象拥有一个锁计数器和一个指向持有该锁的线程的指针。
当执行monitorenter时,如果目标锁对象的计数器为零,那么说明它没有被其他线程所持有,Java虚拟机会将该锁对象的持有线程设置为当前线程,并且将其计数器加1。
在目标锁对象的计数器不为零的情况下,如果锁对象的持有线程是当前线程,那么Java虚拟机可以将其计数器加1,否则需要等待,直至持有线程释放该锁。
当执行monitorexit时,Java虚拟机则需将锁对象的计数器减1。计数器为零代表锁已被释放。
显式锁(即Lock)也有ReentrantLock这样的可重入锁。
public class ReEnterLockDemo3 {
static Lock lock = new ReentrantLock();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new Thread(() -> {
lock.lock();
//lock.lock();
try {
System.out.println("=======外层");
lock.lock();
try {
System.out.println("=======内层");
} finally {
lock.unlock();
}
} finally {
//实现加锁次数和释放次数不一样
//由于加锁次数和释放次数不一样,第二个线程始终无法获取到锁,导致一直在等待。
lock.unlock();
//lock.unlock(); //正在情况,加锁几次就要解锁几次
}
}, "t1").start();
new Thread(() -> {
lock.lock();
try {
System.out.println("b thread----外层调用lock");
} catch (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finally {
lock.unlock();
}
}, "b").start();
}
}
线程等待唤醒机制
方式1: notify()&&wait()
使用Object中的wait()方法让线程等待, 使用Object中的notify()方法唤醒线程
/**
* 要求: t1线程等待3秒钟,3秒钟后t2线程唤醒t1线程继续工作
* 以下异常情况:
* 2 wait方法和notify方法,两个都去掉同步代码块后看运行效果
* 2.1 异常惰况
* Exception in thread "t1" java.Lang.ILlegalLNonitorStateException at java.lang.Object.wait(Native Method)
* Exception in thread "t2" java.lang.ILlegalWonitorStateException at java.lang.Object.notify(Native Method)
* <p>
* 2.2 结论
* Object类中的wait、notify、notifyALlL用于线程等待和唤醒的方法,都必须在synchronized内部执行(必须用到关键字synchronized)
* <p>
* 3 将notify放在wait方法前先执行,t1先notify 了,3秒钟后t2线程再执行wait方法
* 3.1程序一直无法结柬
* 3.2结论
* 先wait后notify、notifyall方法,等待中的线程才会被唤醒,否则无法唤醒
*/
public class LockSupportDemo {
static Object objectLock = new Object();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new Thread(() -> {
/*try {
TimeUnit.SECONDS.sleep(3);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synchronized (objectLock) {
System.out.println(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 + "\t" + "------come in");
try {
objectLock.wait();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System.out.println(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 + "\t" + "------被唤醒");
}
}, "A").start();
try {
TimeUnit.SECONDS.sleep(3);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new Thread(() -> {
synchronized (objectLock) {
objectLock.notify();
System.out.println(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 + "\t" + "------通知");
}
}, "B").start();
}
}
wait方法和notify方法,两个都去掉同步代码块
Exception in thread "A" Exception in thread "B" java.lang.IllegalMonitorStateException
将notify放在wait方法前面
程序无法执行,无法唤醒
小结:
wait和notify方法必须要在同步块或者方法里面且成对出现使用
先wait后notify才OK
方式2: signal()&&await()
使用JUC包中Condition的await()方法让线程等待,使用signal()方法唤醒线程
public class LockSupportDemo2 {
static Lock lock = new ReentrantLock();
static Condition condition = lock.newCondition();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new Thread(() -> {
/*try {
TimeUnit.SECONDS.sleep(3);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lock.lock();
try {
System.out.println(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 + "\t" + "------come in");
try {
condition.await();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System.out.println(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 + "\t" + "------被唤醒");
} finally {
lock.unlock();
}
}, "A").start();
try {
TimeUnit.SECONDS.sleep(3);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new Thread(() -> {
lock.lock();
try {
condition.signal();
System.out.println(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 + "\t" + "------通知");
} finally {
lock.unlock();
}
}, "B").start();
}
}
去掉lock.lock()和lock.unlock()
Exception in thread "A" java.lang.IllegalMonitorStateException
Exception in thread "B" java.lang.IllegalMonitorStateException
将signal放在await前
程序无法执行,无法唤醒
小结:
signal和await方法必须要在Lock锁块中
先signal后await才OK
传统的synchronized和Lock实现等待唤醒通知的约束
- 线程先要获得并持有锁,必须在锁块(synchronized或lock)中
- 必须要先等待后唤醒,线程才能够被唤醒
方式3: LockSupport
LockSupport类可以阻塞当前线程以及唤醒指定被阻塞的线程
LockSupport是用来创建锁和其他同步类的基本线程阻塞原语。
LockSupport中的park()和unpark()的作用分别是阻塞线程和解除阻塞线程
LockSupport类使用了一种名为Permit(许可)的概念来做到阻塞和唤醒线程的功能,每个线程都有一个许可(permit),permit只有两个值1和零,默认是零。
可以把许可看成是一种(0,1)信号量(Semaphore),但与Semaphore不同的是,许可的累加上限是1。
主要方法
阻塞park()/park(Object blocker)
阻塞当前线程/阻塞传入的具体线程
permit默认是0,所以一开始调用park()方法,当前线程就会阻塞,直到别的线程将当前线程的permit设置为1时,park方法会被唤醒,然后会将permit再次设置为0并返回。
唤醒unpark(Thread thread)
唤醒处于阻断状态的指定线程
调用unpark(thread)方法后,就会将thread线程的许可permit设置成1(注意多次调用unpark方法,不会累加,permit值还是1)会自动唤醒thread线程,即之前阻塞中的LockSupport.park()方法会立即返回。
/**
* LockSupport:俗称 锁中断
* 以前的两种方式:
* 1.以前的等待唤醒通知机制必须synchronized里面有一个wait和notify
* 2.lock里面有await和signal
* 这上面这两个都必须要持有锁才能干,
* LockSupport它的解决的痛点
* 1.LockSupport不用持有锁块,不用加锁,程序性能好,
* 2.先后顺序,不容易导致卡死
*/
public class LockSupportDemo3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Thread t1 = new Thread(() -> {
/*try {
TimeUnit.SECONDS.sleep(3);
} catch (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System.out.println(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 + "\t" + "------come in");
System.out.println(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 + "\t" + "------come in" + System.currentTimeMillis());
LockSupport.park();//阻塞当前线程
// LockSupport.park();//阻塞当前线程
System.out.println(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 + "\t" + "------被唤醒");
System.out.println(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 + "\t" + "------被唤醒" + System.currentTimeMillis());
}, "t1");
t1.start();
try {
TimeUnit.SECONDS.sleep(3);
} catch (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Thread t2 = new Thread(() -> {
LockSupport.unpark(t1);
// LockSupport.unpark(t1);
System.out.println(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 + "\t" + "------通知");
}, "t2");
t2.start();
}
}
不需要锁块
先执行unpark()再park()
没有卡死
sleep方法3秒后醒来,执行park()无效,没有阻塞:先执行unpark(t1)导致上面的park()方法形同虚设无效,时间一致
小结
LockSupport是用来创建锁和其他同步类的基本线程阻塞原语
LockSupport是一个线程阻塞工具类,所有的方法都是静态方法,可以让线程在任意位置阻塞,阻塞之后也有对应的唤醒方法。归根结底,LockSupport调用的Unsafe中的native代码。
LockSupport提供park()和unpark()方法实现阻塞线程和解除线程阻塞的过程
LockSupport和每个使用它的线程都有一个许可(permit)关联。permit相当于1,0的开关,默认是0,调用一次unpark就加1变成1,调用一次park会消费permit,也就是将1变成0,同时park立即返回。
如再次调用park会变成阻塞(因为permit为零了会阻塞在这里,一直到permit变为1),这时调用unpark会把permit置为1。
每个线程都有一个相关的permit, permit最多只有一个,重复调用unpark也不会积累凭证。
形象的理解
线程阻塞需要消耗凭证(permit),这个凭证最多只有1个。
当调用park方法时
如果有凭证,则会直接消耗掉这个凭证然后正常退出;
如果无凭证,就必须阻塞等待凭证可用;
而unpark则相反,它会增加一个凭证,但凭证最多只能有1个,累加无效。
面试题
为什么可以先唤醒线程后阻塞线程?因为unpark获得了一个凭证,之后再调用park方法,就可以名正言顺的凭证消费,故不会阻塞。
为什么唤醒两次后阻塞两次,但最终结果还会阻塞线程?
因为凭证的数量最多为1,连续调用两次unpark和调用一次unpark效果一样,只会增加一个凭证;
而调用两次park却需要消费两个凭证,证不够,不能放行。
AQS
AbstractQueuedSynchronizer抽象的队列同步器
前置知识
公平锁和非公平锁
可重入锁
LockSupport
自旋锁
数据结构之链表
设计模式之模板设计模式
是用来构建锁或者其它同步器组件的重量级基础框架及整个JUC体系的基石, 通过内置的FIFO队列来完成资源获取线程的排队工作,并通过一个int类变量,表示持有锁的状态。
AQS是JUC内容中最重要的基石
ReentrantLock
CountDownLatch
ReentrantReadWriteLock
Semaphore
进一步理解锁和同步器的关系
锁,面向锁的使用者
定义了程序员和锁交互的使用层API,隐藏了实现细节,你调用即可。
同步器,面向锁的实现者
比如Java并发大神Douglee,提出统一规 范并简化了锁的实现,屏蔽了同步状态管理、阻塞线程排队和通知、唤醒机制等。
有阻塞就需要排队,实现排队必然需要有某种形式的队列来进行管理
抢到资源的线程直接使用办理业务,抢占不到资源的线程的必然涉及一种排队等候机制,抢占资源失败的线程继续去等待(类似银行业务办理窗口都满了,暂时没有受理窗口的顾客只能去候客区排队等候),但等候线程仍然保留获取锁的可能且获取锁流程仍在继续(候客区的顾客也在等着叫号,轮到了再去受理窗口办理业务)。
既然说到了排队等候机制,那么就一定会有某种队列形成,这样的队列是什么数据结构呢?
如果共享资源被占用,就需要一定的阻塞等待唤醒机制来保证锁分配。这个机制主要用的是CLH队列的变体实现的,将暂时获取不到锁的线程加入到队列中,这个队列就是AQS的抽象表现。它将请求共享资源的线程封装成队列的结点(Node) ,通过CAS、自旋以及LockSuport.park()的方式,维护state变量的状态,使并发达到同步的效果。
AQS使用一个volatile的int类型的成员变量来表示同步状态,通过内置的 FIFO队列来完成资源获取的排队工作将每条要去抢占资源的线程封装成 一个Node节点来实现锁的分配,通过CAS完成对State值的修改。
AQS内部体系架构
AQS自身
AQS的int变量
AQS的同步状态State成员变量
类比:银行办理业务的受理窗口状态
零就是没人,自由状态可以办理
大于等于1,有人占用窗口,等着去
AQS的CLH队列
CLH队列(三个大牛的名字组成),为一个双向队列
类比:银行侯客区的等待顾客
小总结
有阻塞就需要排队,实现排队必然需要队列
state变量+CLH双端Node队列
内部类Node
Node类在AQS类内部)
Node的int变量
Node的等待状态waitState成员变量
等候区其它顾客(其它线程)的等待状态,队列中每个排队的个体就是一个Node.
Node对象
属性说明
AQS同步队列的基本结构
是用LockSupport.pork()来进行排队的
源码解读AQS
从ReentrantLock开始解读AQS
Lock接口的实现类,基本都是通过【聚合】了一个【队列同步器】的子类完成线程访问控制的。
通过ReentrantLock的源码来讲解公平锁和非公平锁
可以明显看出公平锁与非公平锁的lock()方法唯一的区别就在于公平锁在获取同步状态时多了一个限制条件:hasQueuedPredecessors()
hasQueuedPredecessors是公平锁加锁时判断等待队列中是否存在有效节点的方法
对比公平锁和非公平锁的tryAcqure()方法的实现代码, 其实差别就在于非公平锁获取锁时比公平锁中少了一个判断!hasQueuedPredecessors()
hasQueuedPredecessors()
中判断了是否需要排队,导致公平锁和非公平锁的差异如下:
公平锁:公平锁讲究先来先到,线程在获取锁时,如果这个锁的等待队列中已经有线程在等待,那么当前线程就会进入等待队列中;
非公平锁:不管是否有等待队列,如果可以获取锁,则立刻占有锁对象。也就是说队列的第一个排队线程在unpark(), 之后还是需要竞争锁(存在线程竞争的情况下)
非公平锁,方法lock()
public class AQSDemo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ReentrantLock lock = new ReentrantLock();
//带入一个银行办理业务的案例来模拟我们的AQS如何进行线程的管理和通知唤醒机制
//3个线程模拟3个来银行网点,受理窗口办理业务的顾客
//A顾客就是第一个顾客,此时受理窗口没有任何人,A可以直接去办理
new Thread(() -> {
lock.lock();
try {
System.out.println("-----A thread come in");
try {
TimeUnit.MINUTES.sleep(20);
} catch (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 finally {
lock.unlock();
}
}, "A").start();
//第二个顾客,第二个线程---》由于受理业务的窗口只有一个(只能一个线程持有锁),此时B只能等待,
//进入候客区
new Thread(() -> {
lock.lock();
try {
System.out.println("-----B thread come in");
} finally {
lock.unlock();
}
}, "B").start();
//第三个顾客,第三个线程---》由于受理业务的窗口只有一个(只能一个线程持有锁),此时C只能等待,
//进入候客区
new Thread(() -> {
lock.lock();
try {
System.out.println("-----C thread come in");
} finally {
lock.unlock();
}
}, "C").start();
}
}
初始状态
lock()
第一个线程通过compareAndSetState判断
并设置A当前线程
线程B进入acquire(1)
acquire()3个方法
tryAcquire()
典型的模板模式
currnet
为线程B
c
当前状态标志位
currnet
和c
c==0
刚好此时线程A执行完成,线程B抢占成功若当前线程 == 正在执行的线程
nextc + 1 ==》 可重入锁
由于线程A的存在,返回false
则tryAcquire(arg)
的值为false
addWaiter()
static final Node EXCLUSIVE = null;
进入enq(node);
第一次循环
new Node() 添加到 头节点的位置
双向链表中,第一个节点为虚节点(也叫哨兵节点),其实并不存储任何信息,只是占位。 真正的第一个有数据的节点,是从第二个节点开始的。
第二次循环
将B添加到哨兵节点后面
线程C进入
acquireQueued(addWaiter(Node.EXCLUSIVE), arg)
第一次 p
哨兵节点
tryAcquire(arg)
再抢抢
如果前驱节点的waitstatus是SIGNAL状态(-1),即shouldParkAfterFailedAcquire方法会返回true 程序会继续向下执行parkAndCheckInterrupt方法,用于将当前线程挂起
第二次
parkAndCheckInterrupt()
B 节点被阻塞,正在排队等待中
C 节点同理
非公平锁,方法unlock()
模板模式
A 执行完成 B 被释放
LockSupport.unpark(s.thread);
B 被唤醒
总结
我相信你应该看过源码了,那么AQS里面有个变量叫State,它的值有几种?
3个状态:没占用是0,占用了是1,大于1是可重入锁
如果AB两个线程进来了以后,请问这个总共有多少个Node节点?
答案是3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