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将windows下的vim配置文件_vimrc拷贝到mac下,重命令为.vimrc,本指望实现共用配置文件。但在启动vim时却报了Not an editor command: ^M的错误。Mac OS的本质是unix,而*nix的文件换行符为\n,但windows却非要把\r\n作为换行符,所以,vim在解析从windows拷贝到mac的的vimrc时,因为遇到无法解析的\r,所以报错。这个简单,用vim的神替换功能处理一下就好::%s/^M//gcg选项表示全局替换,c选项表示每次替换都需要确认。但要注意:这里的^M是特殊字符,并不是使用^和M两个字符输入的,而是通过两个组合键C-V C-M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2-03-03 18:50 ini_always 阅读(15254) 评论(0) 推荐(1) 编辑
摘要: 页面中有如下标签:<input type="file" id="upload"/>此标签本用于文件上传,现在有需要将其值重置为空。于是想当然地写出如下代码:$('#upload').val('');但经测试,该处理方法对IE无效,因为IE不允许javascript改变type为file的input的值,又是让人蛋疼的IE。。。在浏览器兼容性方面本人是白痴一个,遂放狗一搜,有解决方案如下:if(ie) { // 此处判断是否是IE $('#upload').replaceWith($('#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2-02-29 21:11 ini_always 阅读(10630) 评论(0) 推荐(0) 编辑
摘要: 先来说说变量延迟扩展吧。当然,放狗一搜,就能看到满天飞的关于变量延迟扩展的文章,所以,我这里就简单介绍一下。先来看一段批处理:set str=testif %str%==test ( set str=another test echo %str%)上面的代码段极其简单,给str赋值,判断其值是否为test,如果是,重新赋值为another test,再显示str的值。作为正常人的思维,这里显示的肯定是another test了,但其实不是,其显示的仍然是test,这是为什么?因为:windows在解释执行此代码段时,在遇到if语句后的括号后,只把它当一条语句处理而不是两条语句,所以...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2-02-16 22:25 ini_always 阅读(18822) 评论(18) 推荐(12) 编辑
摘要: 一次插入多行是SQL Server 2008的新功能。在插入的语句中添加逗号分隔即可:INSERT INTO person (id, name, age)VALUES (1, 'Kelvin', 22), (2, 'ini_always', 23);在数据比较多时,执行批量插入能提升性能。但是在SQL Server 2008之前的版本中并不提供此功能。但如果批量插入的数据来自其它表甚至其它数据源,上述方法就不行了,这时就要用INSERT INTO ... SELECT语句,示例如下:/* 定义一个常量并赋值为7 */DECLARE @profileID intS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2-02-07 21:14 ini_always 阅读(7079) 评论(0) 推荐(0) 编辑
摘要: Firefox的searchbar默认内置了Google,Bing,Ask,eBay等搜索引擎,但其实除了Google外,别的都不怎么常用。我常用的一个搜索引擎是百Google度,它能同时显示Google和百度的搜索结果。但是,firefox自然没有内置这样一款搜索引擎,而且firefox也没有提供添加搜索引擎的便利方法,于是,得自己动手了。(在做这项工作的时候,我是在Ubuntu 11.10的环境下,firefox也是最新的9.0,所以下文以此为准,当然Windows环境下应该大同小异。)firefox装在目录/etc/lib下,到该目录执行ls,找到目录firefox-addons,于是一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2-01-15 23:20 ini_always 阅读(7718) 评论(2) 推荐(2) 编辑
摘要: Ubuntu 11.10出来有一段时间了,趁着今天重装windows的空,也想升级Ubuntu到11.10。和往常一样,用UltraISO将Ubuntu 11.10的ISO镜像刻进USB,但电脑从USB启动后,一直处于光标狂闪的状态,于是无奈,又进到windows里面Google了一番,有文如下: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108c750100vjm5.html。于是,照着原文做,打开已经用UltraISO刻好的USB镜像,用文本编辑工具打开syslinux目录下的syslinux.cfg文件,内容如下:# D-I config version 2.0in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2-01-07 21:08 ini_always 阅读(1349) 评论(0) 推荐(0) 编辑
摘要: 不知不觉间,上班已经半年了,记得高中写作文的时候很喜欢用一个词:“时光飞逝”,可是一直到了现在,我才真正体会到了什么叫时光飞逝,这半年的时间,似乎在眨眼间,就过去了。回顾这上班的半年,因为Team在开发新版本,所以一直有事做,我也很喜欢这样忙碌的感觉。但说实话,虽然是很忙,但是却感觉没学到什么东西。或者是我太过浮躁,才上班半年,业务逻辑理解好了就不错,技术什么的,慢慢积累就好了,这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学完的。环顾四周,同事们都走得差不多了,有的同事干脆这两天请假就没来,所以办公室很静,也只有这时候,喧嚣散尽,才知道,自己是多么孤独。2011年,自己完成了从学生到上班族的转变,很多方面,和在学校时相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1-12-31 19:29 ini_always 阅读(163) 评论(0) 推荐(0) 编辑
摘要: 此篇接上篇,继续讨论如何用VIM来设置UTF-8编码的BOM标记。1.去掉BOM标记::set nobomb2.加上BOM标记::set bomb3.查询当前UTF-8编码的文件是否有BOM标记::set bomb?4.更高级一点的::%!xxd "以16进制模式打开文件:%!xxd -r "将以16进制格式打开的文件返回文本模式编辑所以,先用第一个命令将文件以16进制打开,删除文件开头的EF BB BF,然后再用第二个命令返回文本模式。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1-12-24 19:47 ini_always 阅读(11171) 评论(0) 推荐(1) 编辑
摘要: 前两天同事编写的SQL Server数据库脚本文件交给我运行时,出现了syntax error的错误,但将文件内容拷贝到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里面运行时却一切正常。。。真是很诡异,经检查许久,才发现原来是UTF-8编码的BOM(Byte Order Mark)问题。以下摘自wikipedia:The byte order mark (BOM) is a Unicode character used to signal the endianness (byte order) of a text file or stream. Its code point is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1-12-24 19:13 ini_always 阅读(9630) 评论(0) 推荐(2) 编辑
摘要: 在使用for in循环遍历javascript数组时,和期待的特性不太一样。看一段代码:var arr = [1, 3, 5, 7, 9];for(var e in arr) { alert(e);};本以为会出现1、3、5、7、9的对话框,没想到出现的是0,1,2,3,4。结论:for...in循环遍历javascrip数组和普通for循环遍历一样,得到的是数组元素下标,而不是数组元素。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1-12-24 16:38 ini_always 阅读(584) 评论(0) 推荐(0)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