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IT技术同学的未来职场选择
节后开工第一天,不聊技术了,聊聊“35岁危机”和IT互联网同学的职场选择话题。
这两年的就业环境很差,身边不少同学都遇到了所谓的“35岁失业”困境。降薪、裁员、正式工转外包、组织结构调整等各种问题,打开招聘网站合适的岗位寥寥无几,海投简历无人问津。偶尔有面试机会,一两轮后也没了下文,很搞人心态。
一个心态很好的朋友,节前也突然找我吐槽说公司要裁员了,一时不知道该怎么办。
从我的角度理解,当下正处在新一轮生产力革命的前夕,叠加经济和地缘政治等各种debuff,无论企业还是个人其实都挺迷茫的。
迷茫伴随着恐慌,预期变差,如此情境下自然会本能的求稳。找个稳定的工作,或者找个薪资降幅较小的岗位,人之常情。
十年前互联网开始突飞猛进时,学计算机专业从事互联网工作是人人羡慕。如今潮水退去大家又纷纷想要加入考公大潮,或者回老家二三线城市安稳生活。人啊,其实最擅长趋利避害。
回到正题,裁员失业如此被反复讨论,背后的原因是招聘市场发生了变化,主要体现在这几个方面:
1-市场能提供的岗位减少,特别是中高端岗位(企业预期变差,不再扩张甚至收缩,降本增效开源节流)。
2-市场供应的求职者增加,覆盖低中高各位群体(求职者变多,竞争的岗位变少,极大的加剧了面试通过的难度)。
3-企业对候选人的要求,变得更加务实(听话干活做明显产出)。
上述三点特征导致了这样的现象: 初中级岗位内卷更加剧烈,市场供应的高端岗位越发稀缺导致竞争更为激烈。再叠加各种现实因素的学历、履历、年纪等问题,大龄职场人士的就业确实更为艰难。
如何破题?或者说有哪些可选项?下面几个方向,供大家参考。
一、接受降薪,不要瞄着大厂,去中小型公司或者外包(先保住现金流和社保)。
二、发动人脉找关系,走内推,尽可能去企事业单位(相对没那么卷,稳定性稍微强点)。
三、追风口,车载智驾、AI大模型相关岗位都可以尝试,不要仅限于纯技术岗位(过渡期,波动大,未来的可能收益大)。
这里重点解释一下第三点:
移动互联网蓬勃发展了十来年,大家或多或少享受了一些红利,但一个行业总会遇到衰退期,去泡沫。在现在和未来,几乎没有一份工作可以做一辈子,稳定是一个稀缺的特质,在任何时代和行业都适用。
当移动互联网浪潮的第一曲线走到末尾,要想未来的职场有更大的可能性收益,势必要冒一定风险,向第二曲线迁移。
以人工智能相关赛道来说,不要抱着技术的惯性不放,更不要想着一次性转行成功,从互联网技术人员变为人工智能专家。 先进入这个赛道,边学习边观察,才有可能抓住后面AI爆发阶段的机会。
当下依然处在AI大模型的探索期,人工智能驱动产业革命进而掀起新一波财富浪潮的时代远未到来,先进入者可能是先烈,也可能会拥有原始股。 但如果不尝试,最后只能被时代淘汰。
四、数字游民,泛自媒体及相关扩展领域(彻底告别技术,走向探索未来的人生)。
第四点需要很大的勇气,需要心态和想法做很大调整,勇敢者(铁头娃)的选择。
最后,补充一点个人的观察,当然并不一定正确。
未来三到五年,可能是出海工作的机会窗口,掌握一门外语很重要,软能力会成为更吃香的职场发展支撑因素。至于出海工作更具体的领域和场景尚在观察,后面有结论了再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