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P总结报告

回顾1:

1)回想一下你曾经对计算机专业的畅想,当初你是如何做出选择计算机专业的决定的?经过一个学期,你的看法改变了么,为什么?

 

答:当初是因为计算机专业的广阔前景,而且在东南沿海工作机会多一些,再加上从小对计算机相关有浓厚的兴趣,高中时还参加过相关比赛。经过一个学期,我的看法并没有改变。计算机专业的就业形式在经历过了一段时间的趋于平静后,最近又重回喧嚣,而且社会对计算机学科与其他学科的交叉人才需求很大。将自己的学科与其他学科交叉,这也是我努力的方向。

 

你认为过去接触到的课程是否符合你对计算机专业的期待,为什么?经过一个学期,你的看法改变了么,为什么?

 

答:符合我对计算机专业的期待。之前我对这门课的期待还蛮高的,因为久仰杨老师大名,觉得这一定是一门实践与理论相紧密结合的课程。经过了一个学期,我在软件工程课上课下都学到了很多知识,提高了我的编程能力和建模能力,这真的是一门超值的课程,如果有机会我一定会强烈推荐给我的学弟学妹们。

 

你觉得计算机是你喜欢的领域吗,它是你擅长的领域吗?经过一个学期,你的看法改变了么,为什么?

 

答:计算机一直是我最喜欢的领域,作为我的本专业和将来的饭碗,它是也将一直是我最擅长的领域。经过一学期软件工程课的锻炼,我更加坚定了我的想法,以后也不会改变,我会沿着计算机专业的方向一直发展下去。

 

2)考取研究生,对照前人们走过的路和描述未来发展,现在的你自我感觉你已经具备的专业知识、技能、能力有哪些?离成为一个合格的计算机学生,在专业知识、技能、能力上还差距哪些?经过一个学期,你的看法改变了么,为什么?

 

答:大学四年里我一直在学习竞赛算法,对于数据结构算法等知识掌握还算可以,对编译器的使用比如vs,dev,codeblocks,eclipse比较熟悉,但并没有接触到太多工程上的东西,也不清楚如何开发一个产品的过程。知识终究要投入实践的,否则就都只是纸上谈兵。经过一学期的学习之后,我已经迈进了软件开发的大门里,认识到了软件开发流程,对软件先进行需求分析,设计软件的功能和实现的算法和方法、软件的总体结构设计和模块设计、编码和调试、程序联调和测试以及编写、提交程序等一系列操作以满足客户的需求并且解决客户的问题。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看个人”,如果只是懂编码的话,是做不出优秀的软件的,模块设计、需求分析等等都对应着一大块的知识,联系到面向对象的思想等等,所以我要做的修行还有很多,需要我慢慢钻研。

 

3)每天都是一个人生选择的十字路口,学术研究、工程项目、社会实践 (?) ,不同的选择有不同的努力方向。对照以上你阅读的前人们的经历,你的选择是什么?经过一个学期,你的看法改变了么,为什么?

 

答:对照了前人的经历,我觉得兴趣是人最好的老师,我想我的兴趣还是在算法上面,可能会将更多的时间投入到对经典算法的研究和改进里。但是我不会重蹈覆辙,想本科一样失去对知识的实践,我要更加均衡地学习计算机的知识,做一个全面的计算机从业者和研究者。经过一学期的学习,我的看法没有改变,我将要把我在软件工程课上学到的思维方式用到科研上边,用实践巩固理论,帮我在科研上做出更多的成绩。

 

在这种选择下,你认为你相比其他同学来说有何优势,有何劣势?经过一个学期,你的看法改变了么,为什么?

 

答:在这种选择下,我觉得我可以比其他同学拓展更多的知识面,而且能将工程的知识运用到科研之中,或许会比其他人有更多的新发现和新思路。经过一个学期之后,我的看法没有改变。因为软件工程的实践使我受益良多,我看不到有什么劣势,反而对我帮助十分大。

 

针对你的选择,你给自己的本学期的规划是什么?经过一个学期,你的看法改变了么,为什么?

 

答:学期开始之前,我觉得要在本学期我首先要认真听软件工程以及相关课程。争取在完成学业时将自己的研究成果,与软件工程的思想结合起来,开发出受人认可的优秀的软件产品。这学期即将结束,我的看法没有改变,在每一次完成的软件工程作业中,我都得到了很大的进步,极大地提高了我的编码能力。

 

4)你对这门课的期待是什么?

你打算平均每周拿出多少个小时用在这门课上?经过一个学期,你的看法改变了么,为什么?

实测结果,每周平均用在本课程上多少小时?

 

答:学期开始之时,我希望能每周花10个小时来学习软件工程这门课。

实测结果为每周约11.85小时。

 

回顾2:

5个问题

作业要求 [https://edu.cnblogs.com/campus/nenu/SWE2017FALL/homework/876] 中提到:

通读《构建之法》,发布随笔1篇,要求列出5个问题,可以是读后不理解的,或者读后反对的。要求有观点、有证据或分析。字数不是直接的考核标准,但是要求长到能把观点表述清楚。

请回顾这5个问题,自己回答一下。当初的困惑是否还在,你现在如何认为,是更深的困惑么?

 

1.在5.3.6节中,有关于渐进交付的流程,产品团队得到用户的反馈太晚了,会造成很多的时间成本的浪费,用户不但不满意不领情,而且还需要修改很多地方甚至重新架构。而苹果团队从创意到研发直到产品公布于世,也没有向大众征询太多意见,是一种mbp产品,而我们大多数团队只能按照mvp的思路,那如何能做到既能充分吸收客户意见,又在发布之际收到广大客户的一致好评满足所有人的需求,如何在二者之间进行平衡和取舍?

 

答:苹果团队的创意和产品功能都有连续性,而我们是要做一个真正的新产品,所以一定要先充分吸收客户的意见,毕竟苹果公司的市场份额和调查手段不是我们小团队能比得上的。所以在考虑大量盈利      之前,先做到规避风险,至少不亏本。

 

2.在8.5节中提到了功能的定位和优先级,可以将功能分为杀手功能和外围功能,又可以将需求分成必要需求和辅助需求,如果我的软件的杀手功能就是需求里的辅助需求,即为书中介绍的坐标系的第四象限,我觉得是不是可以也应该做,不采用维持的方法,需求可以引导可以创造,但是功能也就是自己软件的亮点开发出来就是固定了无法改变。

 

答:我们在本学期开发贪吃蛇的时候遇到了这样的问题,我们的做法是将我们的辅助功能进行转化,根据客户的需要变成了我们真正的主打功能,于是我们探路者团队版的贪吃蛇的卖点就在它还可以背单词。

 

3.在12.3节中提到了界面的评价标准,尽快提供可感触的反馈,比如我们在触摸屏移动设备上输入,屏幕上会显示输入的内容,输入设备也许会提供输入反馈告诉我们刚刚已经成功进行了输入,比如通过振动来进行反馈,我觉得用户也可以自行设置是否需要反馈,比如用户觉得不停震动会费电,这个和第三条用户有控制权有交叉。

 

答:我们探路者团队的贪吃蛇提供了对齐网格的功能,这也是一种对用户的反馈,使用户更清晰地看到哪里是食物哪里会撞墙,而且也可以取消掉,是否有网格对齐由用户自行决定,这也是我们用户反映给我们的体验较好的优点之一。

 

4.在15.3节发布之后——事后诸葛亮会议,软件开发周期结束了,我了解到项目回顾的重要性,要多问为什么,层层推进,总结经验和教训,这也是当前很多团队不注意和轻视的环节,因为在软件开发的过程中,理想情况下职责划分应该是清晰的,但是本次开发过程中也许有一些任务由不是该职责所在的人来完成。划分职责不是互相推诿,清晰的划分可以提高工作效率,我在书中的这一部分获益匪浅。

 

答:在本次开发过程中,我们贯彻这一原则,始终明确职责划分,并让擅长的人做擅长的事情,使得我们的开发效率极大提高。

 

5.在16.1节介绍it创新的迷思,书中提到彼得德鲁克说到的话,大致意思是突然想到的大创新通常会很快失败,所以我们应该脚踏实地,好高骛远的创新只是空想,对于需求的把握和技术的简单革新是我们目前需要做的,但是又不要害怕创新,创新也都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之上,更要敢想,找到创新的可实施计划,然后just do it。

 

答:这次开发过程中,我们创造性的将背单词与贪吃蛇游戏结合到了一起,有许多游戏规则需要我们重新制定,还要保持可玩性。也有过怀疑和犹豫,也想过自己到底能不能做出来,但随着兄弟姐妹们的互相鼓励,相互扶持,我们最终走过来了。

 

请根据本学期的学习、收获、困惑,再提出5个问题,可以是读后不理解的,或者读后反对的。有求有观点、有证据或分析。体验一下,这5个问题,是不是更有深度了 。

 

答:1.什么是用户体验?替用户想到所有的事情是否真的就是用户体验好呢?

2.在《构建之法》13.5.1节中,提到了微软的excel的bug没有改正因为需要大量的成本代价。在我们的软件开发过程中,是否也可以理所应当留有一些无法改正的bug?

3.在《构建之法》16.3节中,提到了创新的招数,如果在软件开发过程中开发出了并不很受欢迎的产品,我们该如何判断这是需求过于激进还是保守?

4.完成工作有很多种度量方式,那如何有效地进行绩效管理?

5.团队内该如何进行劣币驱逐良币的局面扭转呢?特别是当领导者失势的情况下。

 

回忆整个学期,你有什么话想对后来的学弟学妹们说。如果重新来过一次,你打算做哪些(技术上,而不是态度上的)改变--基于希望得到什么样的更好结果,你才希望这样改变的;更重要的是,你根据什么估计这些改变会有预期的结果。

 

答:杨老师的软件工程课是一次身心的全面锻炼,我想对学弟学妹们说,无需做好多少心理准备,更不要被突然袭来的高强度作业吓怕,就去体会就好,人都是可以逼一下的,自己真的都不知道自己到底有多少潜能。我曾经为了一个主函数传参的小问题搞了很久,甚至将电话打到我的本科启蒙老师,最终弄懂的那一刻我如释重负,这是我觉得最宝贵的经历。如果重新来过一次,我也会这样度过,不会有什么改变,就去尽情享受那些惊慌无措的瞬间、成功时的如释重负、团队内的激烈讨论和离别时的依依不舍。我在此中体会到了人生的滋味。

 

终于我们即将不再是师生。当你结束本课程,你和我就站在同样的位置上,我将不再基于学校授权和知识、经验 (年龄?)上的优势而对你的自由有任何干扰。除发布及成绩以外,我最后一次行使教师特权: 请问你有什么要对教师 (我)说的,建议、抱怨、希望……多谢。

 

答:尽管杨老师尽力回避自己的观点,避免将自己的三观带入课堂,但是我还是能在杨老师的课堂行为处事方式中发现一丝痕迹。通过这些痕迹,原来不觉得,后来发现自己真的为杨老师的魅力所折服。我会谨遵老师教诲,不光是学习中,还有生活上,做一个工作严谨,生活随和的人。

 

 

1.代码总量,平均每周代码量。

答:代码总量2251行,平均每周187行。

2.博客字数总量,平均每周字数。

答:博客字数总量为23574字,平均每周1964.5字。

3.根据PSP,平均每周在本课程中所用时间(是的,请再回答一次)多少小时。

答:平均每周11.85小时。

4.进度条总结: 遍历每周知识点,以周为单位做如下表格。

答:

 

posted @ 2017-12-07 14:47  米赫  阅读(178)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