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pack-loader是怎样炼成的
目录
- 啰嗦两句
- [loader 是干什么的](#loader 是干什么的)
- [loader 的工具箱 --context](#loader 的工具箱 --context)
- [loader 实战](#loader 实战)
啰嗦两句
学习这件事从学习动机上来看,可以分成两种情况:主动学习和被动学习。主动学习就是,某天你浏览网页的时候,看到一个酷到没朋友的效果,赶紧打开开发者工具,看看用了什么 css 属性,用了什么库或者框架实现的,这是主动学习。
还有一种是被动学习。就拿我来说,之前用 mpvue 写小程序的时候,页面的 json 配置都是写在 main.js 里面的,loader 会从 main.js 解析出对应的代码块,然后为我生成对应的配置文件。但是前两天,当我又初始化一个新项目的时候(使用的是 mpvue-loader1.1.4),这个好用的特性居然消失了,我需要在目录下自己手动建一个 json 文件写页面配置。
人有这么一种本性,从不好的体验切换到好的体验很快,但是再切回去就很难受😢。所以,这回只有硬着头皮写个 webpack loader 来回归原来的体验了。实现的功能很简单,就是重新实现 mpvue 原有的功能,从 js 文件中解析出配置项的内容,并生成一个json文件到对应的文件夹中。
loader 是干什么的
无图言卵,先上个图:

把 webpack 想像成一个工厂,loader 就是一个个身怀绝技的流水线工人,有的会处理 svg,有的会压缩 css 或者图片,有的会处理 less,有的会将 es6 转换为 es5。他们在 webpack 的调度下 (确切的说是 loader-runer),井井有条的完成自己工作后,把自己处理的结果交给下一个工人,直到最后由 webpack 将他们的劳动成果生成 dist 目录下的文件。
所以一个 loader 用一个函数来表示,应该是这样的:
module.exports = function(content, map, meta) {
return content;
};
上面我们就定义了一个什么都不干还拿工资的 loader,它就是拿到内容后原样交给下一个 loader 同学。但是,它现在其实还只是一个函数 -- 因为它还没有混入 webpack loader 内部啊,现在我们帮他打入 webpack 的 loader 内部:
// webpack.config.js
...
module: {
rules: [
{
test: /\.js$/,
include: [resolve('src'), resolve('test')],
use: [
{
loader: path.resolve('path/to/my-loader.js'), // 本 loader😊
options: {a: 1}
},
... 其他 loader
]
}
]
}
作为一个什么都不做的 loader,它在 rules 下面使用 /\.js$/
这个正则表达式,告 (hu) 诉 (you) webpack 它可以处理 js 文件, 还通过 includes 字段,说明了它的业务范围只负责 src 和 test 目录下的 js 文件。
现在回到上面的图,大部分 loader 还是实实在在办事的。有的可以处理文本文件,如 css 预处理,进去的是 less 语法的文件,出来的是 css 语法的文件;有的可以处理二进制文件,比如将较小的图片变成 base64 字符串。还有的 loader 买一送二,比如 mpvue-loader, 输入的是 vue 文件,但是会输出 wxss,wxml,js 三个文件。但是,这些工作仅靠 loader 自己是办不到的,它需要和 webpack 沟通。也就是说,干活是需要工具的,这个工具就是 loader 的上下文 (context)。
loader 的工具箱 --context
根据 官方文档 的解释,loader context 表示在 loader 内使用 this 可以访问的一些方法或属性。还是在上面的那个啥都不干 loader 上说明:
const path = require('path')
module.exports = function(content){
console.log('resource', this.resource) // 文件路径带 query
console.log('query', this.query)// 对应配置中的 options {a: 1}
console.log('resourcePath', this.resourcePath)// 文件路径
this.emitFile('main.json', JSON.stringify({hello: 'world'}))// dist目录下生成一个 json 文件
this.emitWarning('这个 loader 啥都不干')// 会触发一个警告⚠️
// this.emitError('这个 loader 啥都不干')// 会导致本次编译过程失败
return content
}
正如上面的例子那样,有了上下文提供的工具包,loader 就可以干更多的事情而不只是对 content 进行处理,比如:
- 通过 this.emitError 向 webpack 抛出一个错误,中断本次编译
- 通过 this.emitFile 生成一个新的文件,emitFile接受的第一个参数是相对于dist目录的文件路径
- 通过 this.resource 获得资源路径
loader 实战
把这些了解清楚之后,我们就可以实现之前想要的功能了:从所有文件名为 main.js 的文件中提取 export default 的内容,并在同级目录下生成一个 json 文件,如下所示:
// 生成前 src 目录
page
|-main.js
// 生成后 dist 目录
page
|-main.js
|-main.json
全部代码如下,解释见注释:
module.exports = function(source){
if(/main\.js$/.test(this.resource)){// 只处理 main.js 文件
let jsonPath = this.resource.replace(/.+src\//, '') +'on'// 生成 json 文件相对于 dist 目录的路径
let re = /export\s+?default\s*(\{[\s\S]+\})/m; // 解析出文件中的 export default 代码块
if (re.test(source)) {
let config = eval('a=' + re.exec(source)[1]); // 将配置转成对象
console.log(config)
this.emitFile(jsonPath, JSON.stringify(config)); // 写到文件中
}
}
return source;
}
这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了,今天参加了同学的婚礼,见了几个老同学,包括还在船厂🚢 打拼的同学。吃饭的时候聊着大家的现状,真的很开心,没有想象中的局促和无话可说。转眼毕业都三年了,时间过的真 tm 快。(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