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制唐骏的成功--来自第一财经

“如果我可以成功,为什么你不可以?”12月13日,唐骏用激越的话语,揭开了“蓝狮子新读书运动”首站演讲的序幕。由《第一财经日报》读者俱乐部、《东方早报》与蓝狮子读书网共同发起的读书活动,也就此拉开序幕。

唐 骏眼中的成功,是“有追求、有理想,超越自我”。因为比5年前、10年前的自己更好,他认为自己是一位成功者,“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成功人士”。这也是缘 何他将自己的新书定名为《我的成功可以复制》。面对现场数百名专业听众,唐骏给出的通向成功的建议也很简单:勤奋+简单。

勤奋,是不变的职业态度,简单,则是唐骏始终强调的,这个社会的差异化竞争之道。

差异化竞争

上世纪90年代赴美后,唐骏办过几个公司。其中“好莱坞影业娱乐公司”因邀请国内知名艺人赴美演出遭遇纠纷,反而让唐骏在请律师的过程中瞅到机会,遂开设“美国第一移民律师事务所”。

“我抓住了律师行业的困惑。我们在美国最怕律师,他们是按小时收费的,办一个签证,真不知道要花多少钱。”唐骏计算机博士出身,在律师行业显然没有多少竞争力,但他还是从商业模式上挑战了律师行业的规则。“我的模式很简单,办签证律师费打包,比如学生签证转工作签证150美元,而且我的广告词是:不成功不收费。”

这便是唐骏所谓的差异化竞争,他从中获得了巨大成功。“洛杉矶280家办理签证业务的事务所,没过一个月,我的事务所遥遥领先。靠的就是竞争模式。所以很多中小企业,靠硬碰硬和别人竞争是没有机会的,只能靠所谓差异化竞争,别人不做的我们做。”

1994年唐骏跨入微软大门,也遭遇了相似的问题。公司里都是精英,“和他们竞争太失败了,我简直到了失落的地步”。他甚至怀疑,自己是否该去微软。但后来,唐骏找到了一套和别人竞争的方式,“思考别人不做的我如何去做?于是我提出了改变微软的WINDOWS唐氏模式。”

这 期间,唐骏给比尔·盖茨写过三封信。第一封,将微软现有的问题提出来;第二封,提出全新的开发模式唐氏模式;第三封,在技术上实现“唐氏模式”,使 WINDOWS系统的全球发布做到零时差。后来唐骏开发的模块成为WINDOWS标准模块,他也从一名普通工程师,变成了管理部门的经理。

“在竞争的环境中,你是否能找到这种差异?我说可以复制,是指无论其理念,或者方式,都可复制。”唐骏的言语间透出自信。

简单抗压法

唐 骏开玩笑说,加入微软后,看到所有人都敬畏比尔·盖茨,自己却觉得很无所谓,“记得去微软面试完后,我只有一个要求。我对面试官说让我见一下盖茨。他说, 这么多面试的人当中,你第一个提出这么可爱的问题。”面试官告诉他,来微软两年半,自己也仅仅见过一次盖茨,“看的还是背影”。

“盖茨每天生活在神化的世界里,每个人都对他毕恭毕敬。但我觉得没有什么,不就是盖茨嘛。”在日本,唐骏第一次见到盖茨,“我说:盖茨,你还记得吗?有人给你写过信。他说:就是你啊?我说:感动吗?他说:烦了,不过像你这样的人太少了。”第一次接触,两人便拉近了距离。

唐骏分析自己之所以能和盖茨坦然相见,是由于“放松”。微软多数员工希望在微软工作10年20年,甚至50年,“微软是他们人生职业的最后一站,所以他们怕盖茨。我不怕,我当时就想好只去微软两年。”唐骏说,这便是他的抗压法。

即便在盛大公司当总裁的时候,他也是安心放松度过的,因为最坏的打算不过是“不做盛大总裁,可以找其他事做,估计两星期后又是另一家公司的总裁”。唐骏告诉在场所有人,每一个人都可以这样想问题,“当你失业了还可以凭实力找到另一份相同的工作时,不要有压力。”

而唐骏心目中更伟大的人,是苹果公司的乔布斯,“他的抗压法就是:也许我明天就不在人世了。所以他想任何人不敢想的事情,这便是让他充分发挥想象力的天才。”

但这种抗压方式,并不意味着得过且过。唐骏说:“不把微软公司当做10年20年工作的目标,我很放松,但我没有放松过每一天的工作。没有压力但不努力工作,同样没有意义。有追求的生活才叫人生。”

posted on 2009-06-15 11:09  imbob  阅读(202)  评论(2编辑  收藏  举报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