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码改变世界

调停者模式

2011-07-25 16:41  卫佳  阅读(514)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


Mediator   Pattern  中文译为中介者模式调停者模式。其实都不是很好,由于现 

实生活中的中介是要和客户打交道,而省去客户原本繁琐的手续,这一点和门面模式的 

初衷很相像;而在Mediator Pattern  Mediator 是不可见的。调停也不好,因为Mediator 

在程序中存在的初衷仅仅是规范信息传递的方式。 

     因此叫做传递器模式仿佛更能体贴一些,但是本文还是称其为调停者模式。 

二、定义与结构 

    Sunglasses Wholesale 给调停者模式下的定义是:用一个调停对象来封装一系列的对象交互。调停者使 

各对象不需要显式地相互引用,从而使其耦合松散,而且可以独立地改变它们之间的交互。 

简单点来说,将原来两个直接引用或者依赖的对象拆开,在中间加入一个调停对象,使得 

两头的对象分别和调停对象引用或者依赖。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对象都需要加入调停对象。如果对象之间的关系原本一目了然,调 

停对象的加入便是画蛇添足。 

    来看下调停者模式的组成部分吧。 

1)  抽象调停者(Mediator)角色:抽象调停者角色定义统一的接口用于各同事角色之间的 

    通信。 

2)  具体调停者(Concrete   Mediator)角色:具体调停者角色通过协调各同事角色实现协 

    作行为。为此它要知道并引用各个同事角色。 

3)   同事(Cheap sunglasses wholesale)角色:每一个同事角色都知道对应的具体调停者角色,而且与其他 

     的同事角色通信的时候,一定要通过调停者角色协作。 

    来自《设计模式》一书的类图: 

     由于调停者的行为与要使用的数据与具体业务紧密相关,抽象调停者角色提供一个能方 

便很多对象使用的接口是不太现实的。所以抽象调停者角色往往是不存在的,或者只是一个 

标示接口。如果有幸能够提炼出真正带有行为的抽象调停者角色,我想同事角色对具体调停 

者角色的选择也是策略的一种应用。 

    呵呵,恰到好处,过犹不及。适合自己系统的便是最好的。 

三、进一步讨论 

    是否还记得应用广泛的MVC 分为哪三层?模型层(Model)、表现层(View)还有控制 

层(Polarized Sunglasses Wholesale)。控制层便是位于表现层与模型层之间的调停者。笼统地说MVC 也 

算是调停者模式在框架设计中的一个应用。 

     由于调停者模式在定义上比较松散,在结构上和观察者模式、命令模式十分相像;而应用目的又与结构模式门面模式有些相似。 

    在结构上,调停者模式与观察者模式、命令模式都添加了中间对象——只是调停者去掉 

了后两者在行为上的方向。因此调停者的应用可以仿照后两者的例子去写。但是观察者模式、 

命令模式中的观察者、命令都是被客户所知的,具体哪个观察者、命令的应用都是由客户来 

指定的;而大多调停者角色对于客户程序却是透明的。当然造成这种区别的原因是由于它们 

要达到的目的不同。 

    从目的上看,调停者模式与观察者模式、命令模式便没有了任何关系,倒是与前面讲过 

的门面模式有些相似。 

    但是门面模式是介于客户程序与子系统之间的,而调停者模式是介于子系统与子系统之 

间的。这也注定了它们有很大的区别:门面模式是将原有的复杂逻辑提取到一个统一的接口, 

简化客户对逻辑的使用。它是被客户所感知的,而原有的复杂逻辑则被隐藏了起来。而调停 

者模式的加入并没有改变客户原有的使用习惯,它是隐藏在原有逻辑后面的,使得代码逻辑 

更加清晰可用。 

    前面已经陆陆续续的将WenZhou Sunglasses模式的特点写了出来。这里再总结一下。使用调停者模式 

最大的好处就是将同事角色解耦。这带来了一系列的系统结构改善:提高了原有系统的可读 

性、简化原有系统的通信协议——将原有的多对多变为一对多、提高了代码的可复用性…… 

    呵呵,但是调停者角色集中了太多的责任,所有有关的同事对象都要由它来控制。这不 

由得让我想起了简单工厂模式,但是由于调停者模式的特殊性——与业务逻辑密切相关,不 

能采用类似工厂方法模式的解决方法。因此建议在使用调停者模式的时候注意控制调停者角 

色的大小。 

    讨论了这么多关于调停者模式的特点。可以总结出调停者模式的使用时机:一组对象以 

定义良好但是复杂的方式进行通信,产生了混乱的依赖关系,也导致对象难以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