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meter(2)——元件简介、作用域及执行顺序
上一篇主要介绍了一下 jmeter还有安装配置,这一篇来说一下它的目录组成和元件
1.目录组成
1>bin目录是可执行文件,双击jmeter.bat启动工具,也可以编辑这个批处理文件,设置jvm参数
jmeter的log在jmeter.log中查看
2>docs目录是jmeter的java docs
常用的是printable_docs/usermanual,是jmeter的用户手册,其中component_reference.html是最常用的核心元件帮助手册
3>extras目录下的文件提供了对ant的支持,可以利用ant来实现自动化,例如批量执行脚本,产生html报告等,运行jmeter的时候会产生一个jtl文件,把它放到extras目录下,运行ant -Dtest=文件名 report 就可以生成测试统计报表
4>lib目录下的ext子目录是jmeter的核心jar包,junit子目录是放junit脚本的,用户扩展所依赖的jar包直接放到lib下即可,不要放到lib/ext下
2.元件简介
1>测试计划:用来描述一个性能测试,所有内容都是基于这个计划的
2>
一般常用线程组:可以理解为虚拟用户组
setup线程组(设置):可用于执行预测试操作,这些线程的行为完全像一个正常的线程组元件
teardown线程组(拆卸):可用于执行测试后操作,这些线程的行为完全像一个正常的线程组元件
3>
取样器:取样器是jmeter测试脚本的基础单元,用户可以用它来向服务器发出一个特定的请求,取样器会在超时前等待服务器的响应
4>
逻辑控制器:用户通过逻辑控制器来控制jmeter测试脚本的执行顺序,以便测试能够按照用户期望的顺序和逻辑执行
5>
监听器:监听器用来收集测试结果信息,并以用户指定的方式展示出来
6>
配置元件:配置元件被用来设置一些jmeter测试脚本公用的信息
7>
断言:断言被用来验证服务器实际返回的信息与用户期望的情况是否相符
8>
定时器:定时器被用来保存jmeter测试脚本与时间相关的一些信息
3.元件作用域
1>配置元件:会影响其作用范围内的所有元件
2>前置处理器:在其作用范围内的每一个取样器元件之前执行
3>定时器:对其作用范围内的每一个取样器元件都有效
4>后置处理器:在其作用范围内的每一个取样器元件之后执行
5>断言:对其作用范围内的每一个取样器元件执行后的结果执行校验
6>监听器:收集其作用范围的每一个取样器元件的信息并呈现
7>取样器元件不和其他元件相互作用,不存在作用域一说
注意:判断作用域时通过各个元件的层次结构来判断
例如:
4.元件执行顺序
配置元件>前置处理器>定时器>取样器>后置处理器>断言>监听器
如果在同一作用域范围内有多个同一类型的元件,则这些元件按照它们在测试计划中的顺序依次执行
【推荐】编程新体验,更懂你的AI,立即体验豆包MarsCode编程助手
【推荐】凌霞软件回馈社区,博客园 & 1Panel & Halo 联合会员上线
【推荐】抖音旗下AI助手豆包,你的智能百科全书,全免费不限次数
【推荐】博客园社区专享云产品让利特惠,阿里云新客6.5折上折
【推荐】轻量又高性能的 SSH 工具 IShell:AI 加持,快人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