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列表生成式、生成器与迭代器
1. 迭代
在 Python中, 迭代是通过 for ... in
来完成的, 而很多语言比如 C 语言, 迭代 list 是通过下标完成的。 Python 的 for 循环抽象程度要高于 C 的 for 循环, 因为 Python 的 for循环不仅可以用在 list 或 tuple上, 还可以作用在其他可迭代对象(Iterable的实例)上。
d = {1: 'a', 2: 'b', 3: 'c', 4: 'd', 5: 'e', 6: 'f'}
for x in d:
print(x) # 1 2 3 4 5 6
for y in d.values():
print(y) # a b c d e f
for k, v in d.items():
print(f"{k}={v}") # 1=a 2=b 3=c 4=d 5=e 6=f
在 Python中, 迭代是通只要是可迭代的对象, 都可以用于迭代, 如何判断一个对象是不是可迭代对象可以用内置函数isinstance()判断:
isinstance(obj, Iterable)
2. 列表生成式
举个简单例子, 要生成[1,2,3,4,5,6,7,8,9]很简单, list(range(1,10))
就行了, 但要是想生产[1,4,9,16,25,36,49,64,81]就不太容易, 这时就需要列表生成式了
[x * x for x in range(1,10)] # [1, 4, 9, 16, 25, 36, 49, 64, 81]
再进一步, 还可以用if语句进行过滤:
[x * x for x in range(1,10) if x % 2 == 0] # [4, 16, 36, 64]
<font size=4还可以使用两层循环, 可以生成全排列:
[m + n for m in "ABC" for n in "123"] # ['A1', 'A2', 'A3', 'B1', 'B2', 'B3', 'C1', 'C2', 'C3']
同样地,这里也可以过滤条件:
[m + n for m in "ABC" for n in "123" if m == "B" and n != "2"] # ['B1', 'B3']
[m + n for m in "ABC" if m == "B" for n in "123" if n != "2"] # ['B1', 'B3']
3. 生成器
通过列表生成式, 我们可以直接创建一个列表。但是,受到内存限制,列表容量肯定是有限的。而且,创建一个包含 100 万个元素的列表,不仅占用很大的存储空间, 如果我们仅仅需要访问前面几个元素,那后面绝大多数元素占用的空间都白白浪费了。
所以,如果列表元素可以按照某种算法推算出来,那我们是否可以在循环的过程中不断推算出后续的元素呢?这样就不必创建完整的list,从而节省大量的空间。在Python中,这种一边循环一边计算的机制,称为生成器:generator。
第一种方法很简单,只要把一个列表生成式的[ ]改成( ),就创建了一个generator:
(x for x in range(10)) # <generator object <genexpr> at 0x0000021B2B266308>
我们可以直接打印出list的每一个元素,但我们怎么打印出generator的每一个元素呢?如果要一个一个打印出来,可以通过next()
函数获得generator的下一个返回值:
g = (x * x for x in range(5))
print(next(g)) # 0
print(next(g)) # 1
print(next(g)) # 4
print(next(g)) # 9
print(next(g)) # 16
print(next(g)) # StopIteration
我们讲过,generator保存的是算法,每次调用next(g)
,就计算出g的下一个元素的值,直到计算到最后一个元素,没有更多的元素时,抛出StopIteration的错误。
当然,上面这种不断调用next(g)
实在是太变态了,正确的方法是使用for循环,因为generator也是可迭代对象:
g = (x * x for x in range(5))
for n in g:
print(n) # 0 1 2 4 9 16
所以,我们创建了一个generator后,基本上永远不会调用next(),而是通过for循环来迭代它,并且不需要关心StopIteration的错误。
第二种方法类似于函数,只要在函数中出现yield关键字,那么此时该函数就不是一个普通函数,而是一个generator
# ============================
# 求斐波那契数列
# ============================
def fib(max):
n, a, b = 0, 0, 1
while n < max:
yield b
a, b = b, a + b
n += 1
return "done"
f = fib(6)
print(f) # <generator object fib at 0x0000025036F46678>
这里,最难理解的就是generator和函数的执行流程不一样。函数是顺序执行,遇到return语句或者最后一行函数语句就返回。而变成generator的函数,在每次调用next()的时候执行,遇到yield语句返回,再次执行时从上次返回的yield语句处继续执行。
举个简单的例子,定义一个generator,依次返回数字1,3,5:
def odd():
print('step 1')
yield 1
print('step 2')
yield 3
print('step 3')
yield 5
调用该generator时,首先要生成一个generator对象,然后用next()
函数不断获得下一个返回值:
o = odd()
print(next(o)) # step1 1
print(next(o)) # step2 3
print(next(o)) # step3 5
print(next(o)) # StopIteration
可以看到,odd
不是普通函数,而是generator,在执行过程中,遇到yield就中断,下次又继续执行。执行3次yield后,已经没有yield可以执行了,所以,第4次调用next(o)
就会报错。
回到fib的例子,我们在循环过程中不断调用yield,就会不断中断。当然要给循环设置一个条件来退出循环,不然就会产生一个无限数列出来。
同样的,把函数改成generator后,我们基本上从来不会用next()来获取下一个返回值,而是直接使用for循环来迭代:
for n in fib(6):
print(n, end=' ')
# 1 1 2 3 5 8
但是用for循环调用generator时,发现拿不到generator的return语句的返回值。如果想要拿到返回值,必须捕获StopIteration错误,返回值包含在StopIteration的value中:
g = fib(6)
while True:
try:
x = next(g)
print('g:', x)
except StopIteration as e:
print('Generator return value:', e.value) # Generator return value: done
break
# ================================================
# g: 1
# g: 1
# g: 2
# g: 3
# g: 5
# g: 8
# Generator
# return value: done
# ================================================
生成器还有一个send()
函数:generator.send(obj),其功能是给yield表达式赋值,而且next(g)
就等价于g.send(None)
def fun():
print('start...')
m = yield 5 # m的值就是yield表达式
print(m)
print('middle...')
d = yield 12
print(d)
print('end...')
m = fun() # 没有输出,因为fun现在是生成器了
out = next(m) # start...
print(out) # 5
out = m.send('message') # message middle...
print(out) # 12
out = next(m) # None end... StopIteration
可以发现,每次迭代都是到yield表达式为止,此时yield就相当于一个阶段性的“return”,每次迭代的返回值就是yield后的值。但是,如果出现类似m = yield n
这种语句,下次迭代开始是从这句后面开始的,m是不会接着上次的yield n
得到值的,如果后面要用到m的值,就需要用send()
函数了,send()
函数和next()
一样,也可以唤起一次迭代,但是send()
可以给m传值,如在第二次迭代时,m.send('message')
,这样m的值就有了,为message
第一次迭代必须是next(g)或者g.send(None)!
4. 迭代器
我们已经知道,可以直接作用于for循环的数据类型有以下几种:
★ 一类是集合数据类型,如list、tuple、dict、set、str等;
★ 一类是generator,包括生成器和带yield的generator function。
这些可以直接作用于for循环的对象统称为可迭代对象:Iterable,可以使用isinstance()
判断一个对象是否是Iterable对象。而生成器不但可以作用于for循环,还可以被next()
函数不断调用并返回下一个值,直到最后抛出StopIteration错误表示无法继续返回下一个值了。
同样地,可以被next()
函数调用并不断返回下一个值的对象称为迭代器:Iterator,可以使用isinstance()
判断一个对象是否是Iterator对象。
生成器都是Iterator对象,但list、dict、str虽然是Iterable,却不是Iterator。
把list、dict、str等Iterable变成Iterator可以使用iter()
函数:
from collections.abc import Iterator
isinstance(iter([]), Iterator) # True
sinstance(iter('abc'), Iterator) # True
你可能会问,为什么list、dict、str等数据类型不是Iterator?
这是因为Python的Iterator对象表示的是一个数据流,Iterator对象可以被next()
函数调用并不断返回下一个数据,直到没有数据时抛出StopIteration错误。可以把这个数据流看做是一个有序序列,但我们却不能提前知道序列的长度,只能不断通过next()
函数实现按需计算下一个数据,所以Iterator的计算是惰性的,只有在需要返回下一个数据时它才会计算。
Iterator甚至可以表示一个无限大的数据流,例如全体自然数。而使用list是永远不可能存储全体自然数的。
个性签名:我与春风皆过客,你携秋水揽星河
---------------------------------------------------------如果觉得这篇文章对你有小小的帮助的话,记得在右下角点个“推荐”哦!
转载请保留原文链接及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