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ringCloud(6)Eureka架构与CAP原则与取舍策略

一:Eureka架构

Register(服务注册):把自己的 IP 和端口注册给 Eureka。
Renew(服务续约):发送心跳包,每 30 秒发送一次,告诉 Eureka 自己还活着。如果 90 秒还未发送心跳,宕
机。
Cancel(服务下线):当 Provider 关闭时会向 Eureka 发送消息,把自己从服务列表中删除。防止 Consumer 调
用到不存在的服务。
Get Registry(获取服务注册列表):获取其他服务列表。
Replicate(集群中数据同步):Eureka 集群中的数据复制与同步。
Make Remote Call(远程调用):完成服务的远程调用。

 

二: CAP原则与取舍策略

C(一致性):代表的是:数据不管微服务的节点有多少个,最终数据和所有节点数据是一致的。

A(可用性):不超时,立马响应

P(分区容错): 多块区域的数据

 

CAP 原则又称 CAP 定理,指的是在一个分布式系统中具有以下其中两个特性:
Consistency (一致性)
Availability (可用性)
Partition tolerance(分区容错性)
CAP 由 Eric Brewer 在 2000 年 PODC 会议上提出。该猜想在提出两年后被证明成立,成为我们熟知的 CAP 定
理。CAP 三者不可兼得。
 

取舍策略
CAP 三个特性只能满足其中两个,那么取舍的策略就共有三种:
CA without P:如果不要求P(不允许分区),则C(强一致性)和A(可用性)是可以保证的。但放弃 P 的同
时也就意味着放弃了系统的扩展性,也就是分布式节点受限,没办法部署子节点,这是违背分布式系统设计的
初衷的。
CP without A:如果不要求A(可用),相当于每个请求都需要在服务器之间保持强一致,而P(分区)会导致
同步时间无限延长(也就是等待数据同步完才能正常访问服务),一旦发生网络故障或者消息丢失等情况,就
要牺牲用户的体验,等待所有数据全部一致了之后再让用户访问系统。设计成 CP 的系统其实不少,最典型的就
是分布式数据库,如 Redis、HBase 等。对于这些分布式数据库来说,数据的一致性是最基本的要求,因为如
果连这个标准都达不到,那么直接采用关系型数据库就好,没必要再浪费资源来部署分布式数据库。
AP without C:要高可用并允许分区,则需放弃一致性。一旦分区发生,节点之间可能会失去联系,为了高可
用,每个节点只能用本地数据提供服务,而这样会导致全局数据的不一致性。典型的应用就如某米的抢购手机
场景,可能前几秒你浏览商品的时候页面提示是有库存的,当你选择完商品准备下单的时候,系统提示你下单
失败,商品已售完。这其实就是先在 A(可用性)方面保证系统可以正常的服务,然后在数据的一致性方面做
了些牺牲,虽然多少会影响一些用户体验,但也不至于造成用户购物流程的严重阻塞。
总结
现如今,对于多数大型互联网应用的场景,主机众多、部署分散,而且现在的集群规模越来越大,节点只会越来
越多,所以节点故障、网络故障是常态,因此分区容错性也就成为了一个分布式系统必然要面对的问题。那么就只能
在 C 和 A 之间进行取舍。但对于传统的项目就可能有所不同,拿银行的转账系统来说,涉及到金钱的对于数据一致
性不能做出一丝的让步,C 必须保证,出现网络故障的话,宁可停止服务,可以在 A 和 P 之间做取舍。
总而言之,没有最好的策略,好的系统应该是根据业务场景来进行架构设计的,只有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posted @ 2021-06-25 15:31  iLisa  阅读(486)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