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P学习笔记】第5章 项目范围管理

一、规范管理的内涵

什么是项目范围管理?

项目范围管理:包括确保项目做且只做所需的全部工作,以成功完成项目的各个过程。

项目范围:为交付具有规定特性与功能的产品、服务或成果而必须完成的工作

预测型:开始时定义可交付成果,过程中对所有范围变化进行渐进管理(变更)

敏捷型:整体范围分解为一系列产品未完项,多轮迭代完成。每次迭代前开始时确定本轮范围,每次迭代中,反复开展“收集需求-定义范围-创建WBS”的流程。


二、规范范围管理

规划范围管理是为记录如何定义、确认和控制项目范围及产品范围,而创建范围管理计划的过程。本过程的主要作用是,在整个项目期间对如何管理范围提供指南和方向 本过程仅开展一次或仅在项目的预定义点开展。

三、收集需求

收集需求是为实现目标而确定、记录并管理相关方的需要和需求的过程。本过程的主要作用是,为定义产品范围和项目范围奠定基础,且仅开展一次或仅在项目的预定义点开展。

 

四、定义范围

定义范围是制定项目和产品详细描述的过程。本过程的主要作用是,描述产品、服务或成果的边界和验收标准。

五、创建WBS

创建工作分解结构(WBS)是把项目可交付成果和项目工作分解成较小、更易于管理的组件的过程。本过程的主要作用是,为所要交付的内容提供架构,它仅开展一次或仅在项目的预定义点开展。

六、确认范围

确认范围是正式验收已完成的项目可交付成果的过程。本过程的主要作用是,使验收过程具有客观性;同时通过确认每个可交付成果,来提高最终产品、服务或成果获得验收的可能性。本过程应根据需要在整个项目期间定期开展。

七、控制范围

控制范围是监督项目和产品的范围状态,管理范围基准变更的过程。本过程的主要作用是,在整个项目期间保持对范围基准的维护,且需要在整个项目期间开展。

posted @ 2022-09-05 18:21  HZX↑  阅读(381)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