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ringAOP
AOP
AOP(Aspect-OrientedProgramming,面向切面编程),可以说是OOP(Object-Oriented Programing,面向对象编程)的补充和完善。OOP引入封装、继承和多态性等概念来建立一种对象层次结构,用以模拟公共行为的一个集合。当我们需要为分散的对象引入公共行为的时候,OOP则显得无能为力。也就是说,OOP允许你定义从上到下的关系,但并不适合定义从左到右的关系。例如日志功能。日志代码往往水平地散布在所有对象层次中,而与它所散布到的对象的核心功能毫无关系。对于其他类型的代码,如安全性、异常处理和透明的持续性也是如此。这种散布在各处的无关的代码被称为横切(cross-cutting)代码,在OOP设计中,它导致了大量代码的重复,而不利于各个模块的重用。
而AOP技术则恰恰相反,它利用一种称为“横切”的技术,剖解开封装的对象内部,并将那些影响了多个类的公共行为封装到一个可重用模块,并将其名为“Aspect”,即方面。所谓“方面”,简单地说,就是将那些与业务无关,却为业务模块所共同调用的逻辑或责任封装起来,便于减少系统的重复代码,降低模块间的耦合度,并有利于未来的可操作性和可维护性。AOP代表的是一个横向的关系,如果说“对象”是一个空心的圆柱体,其中封装的是对象的属性和行为;那么面向方面编程的方法,就仿佛一把利刃,将这些空心圆柱体剖开,以获得其内部的消息。而剖开的切面,也就是所谓的“方面”了。然后它又以巧夺天功的妙手将这些剖开的切面复原,不留痕迹。
AOP的基本概念
- Aspect(切面):通常是一个类,里面可以定义切入点和通知
- JointPoint(连接点):程序执行过程中明确的点,一般是方法的调用
- Advice(通知):AOP在特定的切入点上执行的增强处理,有before,after,afterReturning,afterThrowing,around
- Pointcut(切入点):就是带有通知的连接点,在程序中主要体现为书写切入点表达式
- AOP代理:AOP框架创建的对象,代理就是目标对象的加强。Spring中的AOP代理可以使JDK动态代理,也可以是CGLIB代理,前者基于接口,后者基于子类
通知方法:
前置通知:在我们执行目标方法之前运行(@Before)
后置通知:在我们目标方法运行结束之后 ,不管有没有异常(@After)
返回通知:在我们的目标方法正常返回值后运行(@AfterReturning)
异常通知:在我们的目标方法出现异常后运行(@AfterThrowing)
环绕通知:动态代理, 需要手动执行joinPoint.procced()(其实就是执行我们的目标方法执行之前相当于前置通知, 执行之后就相当于我们后置通知(@Around)
SpringAOP
Spring中的AOP代理还是离不开Spring的IOC容器,代理的生成,管理及其依赖关系都是由IOC容器负责,Spring默认使用JDK动态代理,在需要代理类而不是代理接口的时候,Spring会自动切换为使用CGLIB代理,不过现在的项目都是面向接口编程,所以JDK动态代理相对来说用的还是多一些。
SpringAOP配置
基于@AspectJ的配置
//定义一个切面
@Aspect
public class BeforeAdviceTest
{
//匹配service.impl包下所有类的、
//所有方法的执行作为切入点
@Before("execution(* service.impl.*.*(..))")
public void authority()
{
System.out.println("模拟执行权限检查");
}
}
<!-- 指定自动搜索Bean组件、自动搜索切面类 -->
<context:component-scan base-package="service
, advice">
<context:include-filter type="annotation"
expression="org.aspectj.lang.annotation.Aspect"/>
</context:component-scan>
<!-- 启动@AspectJ支持 -->
<aop:aspectj-autoprox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