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中间件Cobar功能探究

一、 Cobar项目介绍

一)、Cobar背景概述

Cobar是提供分布式数据库服务的中间件,由阿里巴巴中间件团队开发,是阿里巴巴B2B前台应用访问数据库的统一入口,目前已在github上开源。

Cobar的分布式方案是分库和分表,可以按照业务需求将数据库中耦合度较低的表分到不同的分库中,也可以按照具体表的增长速度和数据量水平切分到不同的分库中,Cobar可以实现应用层与物理分库的双向透明,从而实现应用程序访问分布式数据库与访问单库无差别。 Cobar还可以配合MySQL的心跳和binlog实现备机的自动切换,保证数据节点的可靠性,从而实现高可用性。

但Cobar目前的版本是2013年发布的版本1.2.7,由于作者目前的工作重心不在Cobar,所以虽然会继续更新,进度不会很快。

二)、Cobar架构

其中前端是NIO实现的,通过MySQL协议与应用程序交互,后端也是通过MySQL协议与物理数据库交互。

三)、Cobar的约束

  官方文档对Cobar的适用场景和限制都有明确的说明。

  • 使用jdbc时,使用mysql-jdbc-5.1以上版本,推荐5.1.6或者5.1.12版本。
  • 不支持rewriteBatchedStatements=true参数设置。默认为false
  • 不支持useServerPrepStmts=true参数设置。默认为false
  • 不支持跨库(数据节点)的关联操作:join、分页、排序、子查询。
  • BLOB, BINARY, VARBINARY字段不能使用。若特殊需求需要这三种字段,禁止使用PreparedStatement的setBlob()或setBinaryStream()方法设置参数。
  • 不支持SAVEPOINT操作。
  • 不支持SET语句的执行,事务和字符集设置语句除外。
  • 对于拆分表(分库表),不能更新已有记录的拆分字段(分库字段)值。
  • 只支持MySQL数据节点。
  • 对于拆分表,插入操作须给出列名,必须包含拆分字段。

二、应用背景

  随着业界的逐步去IOE化,分布式MySQL集群成为了一个实现高可用、高性能、可扩展的数据库解决方案。

  目前业内有很多MySQL集群方案供不同的使用场景选择,比如:

1.双主复制模式,不做数据拆分,可以综合运用keepalived和MySQL实现。
2.如果需要做数据库拆分,要求分布式事务,就可以考虑Cobar。
3.如果需要数据库拆分,不需要分布式事务,需要读写分离,则可以使用同样是阿里开源的中间件项目。

此外还有一些选择,比如MySQL Proxy,使用lua编写,但是官方维护已经终止;MySQL Cluster, 商用版也是收费的,社区版免费但是性能存疑;还有搜狐新近开源的C语言编写的MySQL分布式中间件DBProxy。

三、Cobar详细分析

  为了对Cobar的功能以及约束有一定的认识,搭建了简单的Cobar测试环境进行实验。实验中共使用了3种数据库方案:

1.MySQL单库方案

2.6节点Cobar方案

3.16节点Cobar方案

一)、环境搭建

  Cobar的release版本中包含配置文件、jar包以及日志文件。
  搭建Cobar环境需要根据情况配置rule.xml、schema.xml、server.xml。其中schema.xml定义了分库分表的规则以及数据节点和数据源的信息。rule.xml定义了水平分表的路由规则,但是目前的路由算法是Cobar源码中硬编码定的,能够配置的只是节点数等参数,如果需要根据业务需求定义路由算法,需要修改Cobar的源码。server.xml定义Cobar服务的信息,包括其作为一个数据源时的用户名密码等,还定义了包含的schema。
  bin目录下的文件是用来启动关闭cobar-server的,其中windows下用到的就是startup.bat,该批处理文件需要修改版本号以顺利运行:

启动Cobar后可以查看stdout.log,如果没有报异常则启动正常:

Cobar服务监听8066端口,在MySQL命令行和JDBC连接中,8066作为默认端口。

二)、基本功能测试

  本环节测试了基本的MySQL功能,查询,插入等。
  数据表分配如下:

  在schema.xml中定义了该schema的默认datanode,定义了tb2分布在dbtest2、dbtest3中。默认datanode的作用是存放未指定的表,比如创建tb1,就会默认放在dbtest1中。
  在rule.xml中为tb2定义了路由用的partitionCount和partitionLength,会按照特定字段进行分库操作。

1.insert

insert命令能够按照约定的路由规则插入特定的分库中。

为了简单测试cobar的插入效率,对tb2插入了10W条数据,结果显示要比单机MySQL插入10W条数据稍慢,随后测试16节点cobar插入10W条数据,速度已经和单机插入接近,如果多线程并发执行的话,cobar会有比较大的优势。

2.select

对上一步插入的数据进行select操作,每个分库结果会merge在一起但是merge的顺序是不确定的。

同样对cobar中的10W条数据进行查询,结果显示依旧是比单机慢:

Cobar:

单机MySQL:

三)、特定功能测试

  正常业务中的SQL语句不会仅仅只是insert、select,会用到聚合函数、内外连接、子查询等。官方文档里已经明确说明不支持跨库条件下的这些操作,具体测试如下。

1、order by

对数据id排序查询,单库中order by可以正常显示,对cobar进行相同的操作,可以返回结果,每个分库的结果集按照各自的order排序,最后merge的时候并不是全部排序,而是随机联接在一起。

2、sum count

sum常用来合计某些字段,count用来计数,都是比较常用的sql关键字。Cobar能够返回sum/count的结果,但依旧是每个分库各自统计。

用子查询也不能合并分库的sum,这两个sql查出来的结果是相同的。

3、join

join也是极其常用的sql关键字,但是在cobar中如果切分规则不同的两张表进行join,则构成了跨库。Cobar会报错,提示不存在共同分库中的相应表。而如果两张表采用相同的切分字段,相同的路由规则,那么两者是能够join的。
在测试环境中,tb1不是和tb4相同切分,如果和tb4 join,就会提示不存在dbtest3.tb1。

而如果和tb4切分相同的tb3和它join就可以实现。

4、exists

exists也可以用,但是也是要考虑在不在一个库中

tb3和tb4是按照相同的分片规则分布在数据库中的

5、子查询

子查询在跨库情况下也是不能实现的,但是如果能够限制过程中使用的都封闭在同一个分库中,那么子查询是可以成立的。

6、存储过程

在尝试插入10W条数据的时候,单机用到了存储过程,总共用时50余秒,同样语句用到cobar的时候,会显示语法错误,官方提示没有测试过存储过程,不推荐使用。

四、应用Cobar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现实中有的业务是比较复杂的,功能实现中使用到的SQL语句也可能是很复杂的,可能遇到的问题如下:

一)、参数表

实际业务中会有一些读操作很多而对写要求不多的参数表,会频繁地和其他表进行join,但是cobar不支持跨库join,那么可行的方案就是在每个分库中保留一份参数表,以便每个分库都可以合法操作。

但这会带来两个问题:

1.参数表之间需要union操作,但是每个分库中有一份相同表的结果就是union操作不能够除去重复项。
可以在分表的schema外有一个单库的schema,所有对参数表的增删改操作都限制在该库中,其所产生的变化都同步到每个分库中。

2.不同分库的参数表需要同步,那么如何保持参数表的数据一致性也是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二)、跨库操作问题

1、分库分表问题

Cobar不支持跨库操作,但是很多操作已经证明只要是封闭在各自分库中就是可以实现的,比如子查询、join等。

那么关键的问题就是如何分库分表,需要按照业务的耦合关系将数据库拆分重组,将不能跨库的操作尽量限制在一个库中。

而且cobar当前的路由算法不一定能够满足复杂业务下的特异性分表方案,所以在有需求的情况下,还需要自定义cobar的路由算法,自定义路由算法需要extends PartitionFunction implements RuleAlgorithm。

2、sum/count

但是即使分库分表方案设计完善,还是不能解决sum/count等功能的不完善,需要把每个分库的结果再累加才是需要的结果。

解决这个问题有几个方案:

1.在应用程序中处理,实现比较简单,但是增加了模块间的耦合度,破坏了数据层与应用层的透明。
2.修改cobar源码,识别sql语句,在收到返回信息的时候进行处理。实现难度比较大,但是保持了模块间的低耦合。

三)、压力问题

  本次测试用的是虚拟机,单台虚拟机安装了8个MySQL实例,共实现了16个datanode,虚拟了10W条数据的简单操作,但和生产环境下的硬件条件以及压力情况是有很大区别的,只有在接近生产环境下真正进行了压力测试,才能得出cobar性能好坏的结论。

四)、事务问题

  
  分布式数据库要实现事务是比较困难的,很多对数据一致性要求不是很严格的场景都放弃了强一致性,而力求达到最终一致性。Cobar对于单库的事务是完全支持的,但是对于分布式事务不保证强一致性,分布式事务采用两阶段执行,即分为执行阶段和提交阶段。

  执行阶段:把前端连接上当前事务所使用到的后端连接绑定下来,并执行SQL语句。

  • 提交阶段:将commit命令分发到这些绑定的后端连接中。
  • 在整个事务过程中,执行阶段出错,可以回滚。提交阶段出错不可以回滚。可以说只要是commit之前,执行出现不一致,cobar会自动回滚。

cobar的分布式事务具体做到什么程度,在实际应用前还是需要测试的。

五)、主从备份问题

  
  Cobar支持基于MySQL的心跳(heartbeat)来实现主备机切换,当检测到主机心跳异常,会自动或手动切换到备机,但是故障排除后切换回主机需要手动,除非备机心跳也异常。
  主从复制的过程中一致性的保证也是需要注意的问题。

六)、数据迁移问题

  当MySQL集群需要扩容时,就可能需要数据迁移,Cobar本身没有对数据迁移有很大的支持,也不支持mysqldump备份,需要备份时,必须在每个物理分库进行dump。数据迁移需要应用程序的DAO和Cobar还有后台迁移程序共同配合完成。

五、总结

  通过对cobar的一系列探究,对其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是对于这个拥有800个源文件的顶尖数据库开源项目来说,还远远不够。单就应用来说,binlog同步的问题,事务一致性测试的问题,压力测试的问题,路由算法的问题,数据迁移的问题都是需要深入探讨研究的。

  Cobar在阿里3年的稳定运行,能够说明它是个成熟的项目,但是同时要意识到,它是契合阿里特定的业务的项目,任何的迁移都是需要论证的;而且在阿里的数据库中间件中,cobar只是上下游中的一环,有可靠的VIP设备,有跨机房同步的数据同步中间件,有先进的分布式消息系统,才能使cobar扬长避短。

  所以,cobar在实际项目中应用是可行的,但是应用过程中的问题是需要深入思考的。

posted @ 2014-12-17 13:54  hyace  阅读(10249)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