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为北大博士,从06年开始发表了一系列关于服务池,服务社区的论文。其个人主页:http://sei.pku.edu.cn/~liuxzh/chinese.htm

本论文发表在: Proceeding of Second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Service Oriented System Engineering (SOSE 2006)

论文笔记:

S2:当前存在的问题,以provider为中心,是一种端到端的服务发现与订阅。发现时,主要为发现provider,如果需要比较Qos,则比较费时。

      提出CoI的概念,将相似或相同功能的服务(Qos可能不同)聚集到一起,用户只需要与col发生关系即可,不需要与每一个满足要求的服务进行交互。而且能保证可靠性:如果一个服务发生问题的话,用另一服务来替换。

s3:论述了在加入Col的情况下WEB service三方在功能上的变化,对其框架的改进。以及面临的问题:1)coi的建立2)基于coi的发现与订阅3)coi的组织与协调等。

  1. 建立:有提前建立与根据需求建立两种,各有利弊。都涉及到三个问题:1以本体为基础进行服务的组织。2性能保证:功能保证其其功能相似。行为保证其逻辑关系的正确,在高一级的组合时可以进行替换。语义性能保证在验证和生效时能保持本义。3 功能测试:必须进行验证方能成为coi中的一员。
  2. 发现和匹配:从功能级与语义级两方面进行匹配。动态订阅,可接受多个请求。
  3. coi的管理:主要是对服务的验证(用agent来实现)及对列表的维护与更新。实施的策略:一是管理社区自身,如基于本身限制服务社区的成员,另一是组织成员的交互与关系的管理。如:状态的复制、同步与补偿机制等。

S4:相应框架并介绍了每部分的功能。Service Broker,Management,Monitoring,Policy Control,CoI Core,selection engine.在selection eingine能够满足特定请求的任务构成服务池(service pool)。它还执行如异常处理、补偿机制,协调等方面的功能。CoI Core是针对多用户的,所以它还承担着协调各消费者之间的关系和各服务成员之间的关系,担当着“社区管理员”(community portfolio)的职务。

s5:实验:从可靠性和响应时间两个属性去考虑,用coi与随机选择相比较。

 总结:从coi的角度定义了一个发现和订阅服务的框架,整个框架需要做哪些工作,可分成哪些功能模块等。

posted on 2013-04-26 17:04  melody2  阅读(168)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