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内存
看完B站清华大学的操作系统虚拟内存这一部分,进行总结一下。
虚拟内存的起因
(1)目录
起因
覆盖技术(早期)/交换技术(早期)/虚存技术
虚拟内存技术:目标/程序局部性原理/基本概念/基本特征/虚拟页式内存管理
(2)起因
经常出现内存不够了。程序规模的增长大于存储器容量的增长。
理想的存储器:更大,更快,更便宜,非易失性存储。
实际的存储器:把硬盘的空间也用上(扮演内存的作用)不常用的放在硬盘上,常用的放在内存上。
(3)在计算机系统中,尤其是在多道程序设计
如果程序太大,超过了内存的容量,可以采用 手动的覆盖技术,只把需要的指令和数据保存在内存中
如果是程序太多,超过了内存的容量,可以采用 自动的交换技术,把暂时不能执行的程序送到外存中
如果想在有限容量的内存中,以更小的页粒度为单位装入更多更大的程序,可以采用 自动的虚拟存储技术 。
覆盖技术:
(1)目标
在较小的可用内存中运行较大的程序。常用于多道程序系统,与分区存储管理配合使用。
(2)原理
把程序按照其自身逻辑结构,划分为若干个功能上相对独立的程序模块,那些不会同时执行的模块共享同一块内存区域,按时间先后来运行。
必要部分(常用功能)的代码和数据常驻内存
可选部分(不常用功能)在其它程序模块中实现,平时存放在外存中,在需要时才装入内存。
不存在调用关系的模块不必同时装入内存,从而可以相互覆盖,即这些模块共用一个分区。
(3)缺点
由程序员来把一个大的程序划分为若干个小的功能模块,并确定各个模块之间的覆盖关系,费时费力,增加了编程的复杂度。
覆盖模块从外存装入内存,是以时间换空间。
交换技术:
(1)目标:多道程序在内存中时,让正在运行的程序或需要运行的程序获得更多的内存资源。
(2)方法:可将暂时不能运行的程序送到外存,从而获得空闲内存空间。
操作系统把一个进程的整个地址空间的内容保存到外存中换出,,而将将外存中的某个进程的地址空间读入到内存中换入。换入换出内容大小为整个程序的地址空间。
(3)交换技术实现中的几个问题
交换时机的确定:只有当内存空间不够或有不够的危险时换出
交换区的大小:必须足够大以存放所有用户进程的所有内存映像的拷贝,必须能对这些内存映像进行直接存取
程序换入时的重定位:因为换出换入后的内存位置不一定相同,所以最好采用动态地址映射的方法
(4)覆盖与交换技术的比较
覆盖只能发生在那些(程序内)相互之间没有调用关系的程序模块之间,因此程序员必须给出程序内的各个模块之间的逻辑覆盖结构。
交换技术是以在内存中的程序大小为单位来进行的,它不需要程序员给出各个模块之间的逻辑覆盖结构。
交换发生在内存中程序与管理程序或操作系统 之间,而覆盖则会跟你在运行程序的内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