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shouqi

几种数据层的适用场景

 

数据层是个老话题,自从有了三层的概念,就一直被讨论。今天参加了个面试,问到了这个问题,发现这个问题虽然不难,但说的清楚透彻也需要总结一下。下面是对使用场景的总结,具体的技术是老生常谈的问题,就不过多的讨论了。

 

1、存储过程

适用场景特点:

性能要求高

业务逻辑简单

很少移植

适用场景:

例如信息类网站,小型的B2C网站,小型项目型软件系统。

原因:

    存储过程经过数据的预编译,性能比SQL提高一些,安全性也较高。但是存储过程也有其自身的局限性。可读性较差,如果业务逻辑较复杂,调试起来很不方便,维护成本也会很高。不同的数据库之间,存储过程不一定兼容。对数据库升级,会带来许多不可预知的问题。

    大部分网站符合这几个特点,网站对读的操作多,写的操作少。业务逻辑简单,选择好一个数据库,短期内不会移植。

   

2SQL写到应用程序中的Data layer层。

适用场景特点:

   性能要求较高

业务逻辑比较复杂

经常移植

适用场景:

企业应用系统,软件公司自主研发的小型产品型软件。例如OA,CRM之类的软件。

原因:

产品型软件,需要对不同的客户实施,每个客户要求的数据库系统有可能不同,业务逻辑也有差异,能提供方便的二次开发。如果写到存储过程中,做二次开发非常不方便,而且数据库移植也很差。虽然性能方面不如存储过程,但对于并发较少的系统,损失点性能的优势来换取扩展性和移植的突破是非常值得的。

 

3Data Mapper处理数据层。

适用场景特点:

   性能要求较高

业务逻辑复杂

经常移植

适用场景:

企业应用系统,软件公司自主研发的大型产品型软件。例如ERP系统。

原因:

稍微解释下Data Mapper。对于关系型数据库又叫ORM,是数据与对象的映射,直接使用Data Mapper,省去了开发SQL的麻烦。适用Data Mapper最主要的原因是在一个大型的软件系统中,业务逻辑复杂,使用传统的基于数据库表的思维是开发,对将来的扩展性就很差。这就引入了领域驱动的开发方式,数据处理大部分交给Data Mapper处理。对于二次开发,只关注业务逻辑,不必考虑数据库就能完成,这是最理想的状态。

 

posted on 2011-11-02 16:22  freemao  阅读(1788)  评论(8编辑  收藏  举报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