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金字塔理论”--了解,认知与实践
了解:
“学习金字塔”是美国缅因州的国家训练实验室研究成果,它用数字形式形象显示了:采用不同的学习方式,学习者在两周以后还能记住内容(平均学习保持率)的多少。最早由美国学者、著名学习专家爱德加·戴尔1946年发现并提出的。
第一种,学习方式——“听讲”,在塔尖,也就是老师在上面说,学生在下面听,这种我们最熟悉最常用的方式,学习效果却是最低的,两周以后学习的内容只能留下5%。
第二种,通过“阅读”方式学到的内容,可以保留10%。
第三种,用“声音、图片”的方式学习,可以达到20%。
第四种,是“示范”,采用这种学习方式,可以记住30%。
第五种,“小组讨论”,可以记住50%的内容。
第六种,“做中学”或“实际演练”,可以达到75%。
最后一种在金字塔基座位置的学习方式,是“教别人”或者“马上应用”,可以记住90%的学习内容。
对于这个理论的名词了解,其实仅仅来源于前段时间我的名师的文章分享,其实当时并没有将此当一回事,但是耐不住一次,两次,三次的聆听与揣摩。
认知:
当看到这篇文章的时候,第一遍并未让我有任何触动,不就是说主动学习能让其学习更加有收获吗?但是仅仅文字上的影响,并未对自己的行动有多大的冲劲。当第二遍再次看这篇理论的时候,让我想到了初中时候有问题请教老师的场景,其实当时让自己最感兴趣的就是数学,想到了老师给自己和同桌讲一到数学的证明题,想想就兴奋,但是为何这么让自己兴奋的东西,到现在却怎么在记忆中寻找都找不到?
又或许这仅仅是被动学习的第一层境界–听讲,而预埋的后果。这个社会很丰富多彩,但依旧是残酷的,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
今年5月之前的学习,我默默的偏向了“被动学习”的船桨,虽然说其中的四种境界自己也并未踏入太深,但是现在,我想重新买票,去“主动学习”的船桨看看,领略一下不同的风景。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虽然这几年这句话一直挂在耳边,但是实践起来真心不容易啊,这个过程很漫长,但是若经历了,便又成长了。
实践:
依旧清晰的记着前两个月的一个场景,当时大家在讨论动态规划-最长公共子序列的问题,总感觉自己领悟了很多,所以勇敢的走向了小白板,打算将自己的理解共享给大家,但是真上去了就会发现,讲述到一半突然就被卡住了,虽然很尴尬,但是也很激动,因为站在讲台上,大家再给我提出疑问的时候,我真心觉得比在下边单单的听讲有感觉。不同的想法碰撞除了不同的火花,这火花真的好美好美……
前两周,敬爱的老师提出了一个证明:勾股定理,经常用这个定理,但是这个定理怎么来的?你们知道吗?
其实当时听到的时候是一脸茫然,脑子里毫无想法,到底该怎么证明呢?通过借助百度大哥,我在大家毫无征兆的情况下,让大家每个人都实践了一种证明法,并讲述给大家听,我感觉这种讲述的方式多种好处,一是增强了学习记忆,二是锻炼了勇气,一举两得。
社会多种多样,不管什么情况都要换种思考方式。占用每周的时间和小伙伴们一起丰富自己,这是我自己的选择,我也很开心,回头往回望,发现自己竟然慢慢的度过了快3个月的美好时光,不仅值得回忆,而且想想自己收获的丰富的知识,就由衷的开心……
要知道自己很优秀,但是还可以更优秀,继续和小伙伴们一起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