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关系规范化
需求分析:分析用户的需求,包括数据、功能和性能需求;得到数据流图、数据字典和需求说明书。
概念设计:用数据模型明确地表示用户的数据需求。其反映了用户的现实工作环境,与数据库的具体实现技术无关。(E-R模型)。
逻辑设计:根据概念数据模型及软件的数据模型特性,按照一定的转换规则和规范化理论,把概念模型转换为逻辑数据模型,如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关系模型等。关系规范化是在逻辑设计阶段进行。
物理设计:为一个确定的逻辑数据模型选择一个最适合应用要求的物理结构的过程。
分片透明性:是指用户不必关系数据是如何分片的,它们对数据的操作在全局关系上进行,即关系如何分片对用户是透明的,因此,当分片改变时应用程序可以不变。分片透明性是最高层次的透明性,如果用户能在全局关系一级操作,则数据如何分布,如何存储等细节自不必关系,其应用程序的编写与集中式数据库相同。本题第二空属于分片透明。
复制透明:用户不用关心数据库在网络中各个节点的复制情况,被复制的数据的更新都由系统自动完成。在分布式数据库系统中,可以把一个场地的数据复制到其他场地存放,应用程序可以使用复制到本地的数据在本地完成分布式操作,避免通过网络传输数据,提高了系统的运行和查询效率。但是对于复制数据的更新操作,就要涉及到对所有复制数据的更新。位置透明性是指用户不必知道所操作的数据放在何处,即数据分配到哪个或哪些站点存储对用户是透明的。因此,数据分片模式的改变,如把数据从一个站点转移到另一个站点将不会影响应用程序,因而应用程序不必改写。
局部映像透明性(逻辑透明):是最低层次的透明性,该透明性提供数据到局部数据库的映像,即用户不必关系局部DBMS支持哪种数据模型、使用哪种数据操纵语言,数据模型和操纵语言的转换是由系统完成的。因此,局部映像透明性对异构型和同构异质的分布式数据库系统是非常重要的。本题第一空属于逻辑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