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ring系列---【@DependOn】
作用:
@DependsOn注解可以定义在类和方法上,因为spring默认扫描包时会根据文件在文件夹的位置先后顺序扫描加载,所以不能保证对象的初始化顺序,当我这个对象要依赖于另一个组件,也就是说被依赖的组件会比该对象先注册到IOC容器中,这时候在当前组件上加上@DependsOn("依赖组件的方法名")注解,就能保证被依赖的对象先加载。
使用场景:
需要用到观察者模式的情况下通常都需要用到该注解,观察者模式(详细可查看相关文章)有三要输,观察者、事件源、事件,机制是观察者会监听数据源的某些时间,当事件源触发该事件后,观察者就会知道进行相应措施。
比如老师是观察者,学生是事件源,学生迟到是事件,老师观察学生是否迟到,每当学生迟到,老师就会发现,并处罚该学生。
这类场景一般需要观察者要比事件源先创建,才能不遗漏事件源触发的每一个事件,要是事件源先创建,可能会在观察者创建前就触发了事件而观察者无法知道。
比如上述例子,八点算迟到,但是老师自己都八点半才到学校,所以就无法知道八点到八点半之间迟到的学生。
源码:
//可以作用在方法和类上。 //当作用在类上时,通常会与@Component及其衍生注解等注解配合使用。 //当作用在方法上时,通常会与@Bean注解配合使用。 @Target({ElementType.TYPE, ElementType.METHOD}) @Retention(RetentionPolicy.RUNTIME) @Documented public @interface DependsOn { //要依赖的bean id,是个数组,也就是说可以依赖多个bean。 //效果是该注解作用的bean会比value设置的依赖bean晚实例化到容器中。 String[] value() default {}; }
demo(与@Component配合使用)
/** * 事件源 */ @Component public class EventSource { public EventSource(){ System.out.println("事件源创建"); } }
/** * 监听类 */ @Component public class EventTListener { public EventTListener(){ System.out.println("监听器创建"); } }
//测试类: @Configuration @ComponentScan(basePackages = "dependsondemo") public class SpringConfig { }
结果:
分析:因为spring默认扫描包时会根据文件在文件夹的位置先后顺序扫描加载,而EventSource 文件位置在EventTListener前面,所以会先加载EventSource 事件源组件。这不符合逻辑。
使用@DependsOn注解:
@Component @DependsOn(value = {"eventTListener"}) public class EventSource { public EventSource(){ System.out.println("事件源创建"); } }
结果:
创建EventSource的时候,发现有@DependsOn(value = {"eventTListener"}),就会停止创建,先去创建监听器,这样就符合逻辑了。
注意:DependsOn的value属性的值必须存在,不然会报错。
demo(与Bean注解配合使用)
//要把上面两个组件类上的注解去掉,再使用下面 @Configuration @ComponentScan(basePackages = "dependsondemo") public class SpringConfig { @Bean @DependsOn(value = {"eventListener"}) public EventSource eventSource(){ return new EventSource(); } @Bean public EventTListener eventListener(){ return new EventTListener(); } }
结果:
如果不加@DependsOn注解的话,就会先创建事件源,如果加了(如上代码),就会先创建监听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