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理模式 (学习笔记7)
原文:http://c.biancheng.net/view/1359.html
什么时候用:
- 只想使用主接口的特定功能,且不想暴露主接口。
- 在满足基本功能的基础上,可以加以扩展,并不涉及主接口的变动
代理模式分为静态代理和动态代理。
- 静态:由程序员创建代理类或特定工具自动生成源代码再对其编译,在程序运行前代理类的 .class 文件就已经存在了。
- 动态:在程序运行时,运用反射机制动态创建而成
主要角色如下:
- 抽象主题(Subject)类:通过接口或抽象类声明真实主题和代理对象实现的业务方法。
- 真实主题(Real Subject)类:实现了抽象主题中的具体业务,是代理对象所代表的真实对象,是最终要引用的对象。
- 代理(Proxy)类:提供了与真实主题相同的接口,其内部含有对真实主题的引用,它可以访问、控制或扩展真实主题的功能。
结构图:
示例代码:
package proxy; public class Proxy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Proxy proxy = new Proxy(); proxy.Request(); } } //抽象主题 interface Subject { void Request(); } //真实主题 class RealSubject implements Subject { public void Request() { System.out.println("访问真实主题方法..."); } } //代理 class Proxy implements Subject { private RealSubject realSubject; public void Request() { if (realSubject == null) { realSubject = new RealSubject(); } preRequest(); realSubject.Request(); postRequest(); } public void preRequest() { System.out.println("访问真实主题之前的预处理。"); } public void postRequest() { System.out.println("访问真实主题之后的后续处理。"); } }
本文来自博客园,作者:huiy_小溪,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https://www.cnblogs.com/huiy/p/155571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