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基本结构的介绍

分区的注意

1.重装系统时候一般只需要格式化/就可以了 (相当于win只格C盘),所以把重要的东西单独分区出来。以后遇到系统奔溃的时候只格式化/就可以了

2./boot目录单独分区出来,并且分为第一个分区 主要是为了支持大硬盘的问题...

3.Swap分区(交换分区)为内存的两倍大小为宜,如果内存大于4G,则还是只分4G给swap 。类似于windows的虚拟内存

4.因为MBR(master boot record)分区里面只有64个字节的原因,所以只能保存四个分区。所以就出现了扩展分区的概念。我们可以分为三个主分区和四个扩展分区(3P加1E)的方式,但是要注意的是,要把多余的所有分区全部分给扩展分区,否则那部分就浪费了。要再分的话只能在扩展分区里面继续分逻辑分区。分区数最大为15

5.分区最好连续从头往后分,不要跳着分,会造成尙观的视频不能观看的问题(在商观外就随便了)

6.分区大小一旦确定后 装好系统就不能更改分区大小,只能增删分区(逻辑盘除LVM外)

 

 

/boot 主  开机引导程序

/    主

/swap 主

/vm  自定义

/soft 自定义

 

MBR 512字节  446+64(分区表)+2

扩展分区内 可以分为N个逻辑扩展 分区

 

安装系统包时需要注意

1.安装包过多会导致系统跑起来慢,实际情况下认为越瘦的系统跑得越快。所以只需要装自己需要的包

2.没有装包也咩有关系,装好系统后可以再装

 

Linux结构目录介绍

/bin存放的是系统可执行的二进制文件,简单理解为命令

/sbin 系统管理员可执行的二进制文件

Lost+found 分区下才会有这个目录 存放系统系统出错时候的遗失的碎片文件

/mnt 默认临时挂载目录 (mount)

/media 默认临时挂载media的目录

/misc 默认临时挂载目录

/opt 扩展软件包

/tmp 存放临时文件的目录

/boot 存放引导镜像的目录 

 

/home 用户家目录

/root/anaconda-ks.cfg 记录安装系统的方式、分区、安装包信息

/root/install.log 记录系统安装了哪些软件以及安装顺序

 

/pro  /sys  虚拟目录,记录当前系统的各种动态和状态

cat /pro/cpuinfo --查看cpu信息

cat /pro/meminfo--查看内存信息

 

/selinux 高级安全管理 --空则表示selinux 被关闭

 

/usr 用户软件目录

/dev 一切设备的文件

/dev/sda scsi sata U盘

/dev/hda IDE

/dev/cdrom 光盘

/dev/fd0 软驱

/dev/lp 打印机

/dev/mouse 鼠标

 

/lib 系统使用的函数目录  类似于win的动态链接库

ldd /bin/ls 查看ls命令调用了哪些库,如果里面任意一个库不能使用,则LS无法使用

 

/var   主要存放执行过程中经常变化的文件  比如日志、邮件

/var/lib 程序执行过程中使用的数据文件放置的目录,比如rpm包的数据库,locate查找的数据库等

/var/log 系统日志和各种服务日志存放的目录

/var/run 一般用来存放程序运行的pid

/var/spool/mail 每个用户接收邮件的目录

posted @ 2013-05-01 08:54  花粥  Views(284)  Comments(0Edit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