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QL架构介绍
一、MySQL配置文件
MySQL的配置文件在Windows下是my.ini文件,在Linux下是etc/my.cnf文件
二进制日志文件log-bin——主要作用是用于:主从复制
会记录主机上的行(hang)行(xing)变化,相当于一个小抄写工。
错误日志log-error——默认是关闭的,记录严重的警告和错误信息,每次启动和关闭的详细信息等。
查询日志log——默认关闭,记录查询的SQL语句,如果开启会降低mysql的整体性能,因为记录日志也是需要消耗系统资源的。
数据文件
两系统:Windows下mysql的data包下有很多库
Linux下默认在var/lib/mysql下
frm文件——存放表结构
myd文件——存放表的数据
myi文件——存放表的索引
二、MySQL逻辑架构介绍
和其他数据库相比,MySQL可以在多种不同的场景中发挥良好作用。主要体现在存储引擎上:插件式的存储引擎架构将查询处理和其他的系统任务以及数据存储提取相分离。这种架构可以根据业务的需求和实际开发的需要选择适合的存储引擎。
1、连接层
最上层是一些客户端和连接服务,包含本地的sock通信和大多数基于客户端/服务端工具实现的类似于tcp/ip的通信。主要完成一些类似于连接处理、授权认证、以及相关的安全方案。在该层上引入了连接池的概念,为通过认证安全接入的客户端提供线程池。同样在该层上可以实现SSL的安全连接。服务器也会为安全接入的每个客户端验证它所具有的操作权限。
2、服务层
第二层主要完成大多的核心服务功能,如SQL接口,并完成缓存的查询,SQL的分析和优化及部分内置函数的执行。所有的跨存储引擎的功能也是在这一层实现,如过程函数等。在该层,服务器会解析查询并创建相应的内部解析树,并对其完成相应的优化如确定查询表的顺序,是否利用索引等,最后生成相应的执行操作。如果是select语句,服务器还会查询内部的缓存,如果缓存空间足够大,这样在解决大量的读操作的环境中,能够很好的提升系统的性能。
3、引擎层
存储引擎真正负责了MySQL中数据的存储和提取,服务器通过API与存储引擎进行通信。不同存储引擎具有不同的功能,这样我们可以根绝自己的实际需要进行选取,后面介绍MyISAM和InnoDB
4、存储层
数据存储层。主要是将数据存储在运行于裸设备的文件系统之上,并完成与存储引擎的交互。
三、MySQL存储引擎
查看存储引擎的命令:
1、
show engines;
2、
show variables like '%storage_engine%';
MyISAM&InnoDB
对比 | MyISAM | InnoDB |
主外键 | 不支持 | 支持 |
事务 | 不支持 | 支持 |
行表锁 | 表锁,即使操作一条记录也会锁住整个表,不适合高并发的操作 | 行锁,操作时只锁住某一行,不对其他行有影响 适合高并发操作 |
缓存 | 只缓存索引,不缓存真实数据 | 不仅缓存索引还缓存真实数据,对内存要求极高, 而且内存大小对性能有决定性的影响。 |
表空间 | 小 | 大 |
关注点 | 性能 | 事务 |
默认安装 | Y | 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