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智 刘意 2015年Java基础视频-深入浅出精华版 笔记 day24~day26(2016年4月26日13:09:39)
7.线程的状态转换图及常见执行情况
8.线程组的概述和使用
public static ExecutorServicenewCachedThreadPool()
创建一个具有缓存功能的线程池
缓存:百度浏览过的信息再次访问
public static ExecutorServicenewFixedThreadPool(intnThreads)
创建一个可重用的,具有固定线程数的线程池
public static ExecutorServicenewSingleThreadExecutor()
创建一个只有单线程的线程池,相当于上个方法的参数是1
创建型模式:简单工厂模式,工厂方法模式,抽象工厂模式,建造者模式,原型模式,单例模式。(6个)
结构型模式:外观模式、适配器模式、代理模式、装饰模式、桥接模式、组合模式、享元模式。(7个)
行为型模式:模版方法模式、观察者模式、状态模式、职责链模式、命令模式、访问者模式、策略模式、备忘录模式、迭代器模式、解释器模式。(10个)
其实简单来讲就是以下作用
Java为GUI提供的对象都存在java.Awt和javax.Swing两个包中。
因为内部类 也是类,他们实例化后存储在堆中;局部变量存储在栈中,所以一般情况而言内部类的声明周期长于局部变量。
试想一个活着的内部类去访问一个声明周期已经结束的局部变量~
14.一级菜单案例
需求:
OSI(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
TCP/IP参考模型
网络模型7层概述:
1.物理层:主要定义物理设备标准,如网线的接口类型、光纤的接口类型、各种传输介质的传输速率等。它的主要作用是传输比特流(就是由1、0转化为电流强弱来进行传输,到达目的地后在转化为1、0,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数模转换与模数转换)。这一层的数据叫做比特。
2. 数据链路层:主要将从物理层接收的数据进行MAC地址(网卡的地址)的封装与解封装。常把这一层的数据叫做帧。在这一层工作的设备是交换机,数据通过交换机来传输。
3. 网络层:主要将从下层接收到的数据进行IP地址(例192.168.0.1)的封装与解封装。在这一层工作的设备是路由器,常把这一层的数据叫做数据包。
4. 传输层:定义了一些传输数据的协议和端口号(WWW端口80等),如:TCP(传输控制协议,传输效率低,可靠性强,用于传输可靠性要求高,数据量大的数据),UDP(用户数据报协议,与TCP特性恰恰相反,用于传输可靠性要求不高,数据量小的数据,如QQ聊天数据就是通过这种方式传输的)。 主要是将从下层接收的数据进行分段和传输,到达目的地址后再进行重组。常常把这一层数据叫做段。
5.会话层:通过传输层(端口号:传输端口与接收端口)建立数据传输的通路。主要在你的系统之间发起会话或者接受会话请求(设备之间需要互相认识可以是IP也可以是MAC或者是主机名)
6.表示层:主要是进行对接收的数据进行解释、加密与解密、压缩与解压缩等(也就是把计算机能够识别的东西转换成人能够能识别的东西(如图片、声音等)。
7.应用层: 主要是一些终端的应用,比如说FTP(各种文件下载),WEB(IE浏览),QQ之类的(可以把它理解成我们在电脑屏幕上可以看到的东西.就是终端应用)。
我们要进行通讯,需要哪些要素呢?
比如说:我要跟你说话.
第一个条件:我要先找到你 (IP)
第二个条件:你得有接收数据的地方 耳朵 (端口)
第三个条件:我跟你说话,你能接收到,咱按什么方式接收啊,我说英文你懂吗,说韩文你懂吗,不懂是吧,所以我还是说中文把.(协议)
为了方便我们对IP地址的获取和操作,java提供了一个类InetAddress供我们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