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angfox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博客园 :: 首页 :: 博问 :: 闪存 :: 新随笔 :: 联系 :: 订阅 订阅 :: 管理 ::

mongoDB oplog 说明

ts:8字节的时间戳,由4字节unix timestamp + 4字节自增计数表示。这个值很重要,在选举(如master宕机时)新primary时,会选择ts最大的那个secondary作为新primary。
op:1字节的操作类型,例如i表示insert,d表示delete。
ns:操作所在的namespace。
o:操作所对应的document,即当前操作的内容(比如更新操作时要更新的的字段和值)
o2: 在执行更新操作时的where条件,仅限于update时才有该属性

 

"i": insert
"u": update
"d": delete
"c": db cmd
"db":声明当前数据库 (其中ns 被设置成为=>数据库名称+ '.')
"n":  no op,即空操作,其会定期执行以确保时效性

节选自:http://www.cnblogs.com/daizhj/archive/2011/06/27/mongodb_sourcecode_oplog.html

 

在实践的时候还得注意一个点:mongoDB的副本集(replSet)

当使用复制集(Replica sets)模式时,其会使用下面的local数据库:

local.system.replset 用于复制集配置对象存储 (通过shell下的rs.conf()或直接查询)
local.oplog.rs       一个capped collection集合.可在命令行下使用--oplogSize 选项设置该集合大小尺寸.
local.replset.minvalid  通常在复制集内使用,用于跟踪同步状态(sync status)

 

 


 

mongoDB oplog 的应用

如果需要及时获取mongoDB的增量信息,就可以应用oplog了!

常用的场景模式:索引更新,主动更新缓存等。

通常一个服务监控oplog,将“增量信息”经过一定的处理后塞到ActiveMQ中,相关的应用程序再从ActiveMQ中获取消息进行消费。

 

概要的实例代码: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UnknownHostException {
	Mongo mongo = new Mongo("199.155.122.226", 11112);
	DB db = mongo.getDB("local");
	DBCollection collection = db.getCollection("oplog.rs");
	if (collection != null) {
		BSONTimestamp ts = new BSONTimestamp(1, 1);
		final BasicDBObject query = new BasicDBObject();
		query.append("ts", new BasicDBObject(QueryOperators.GT, ts));
		DBCursor cursor = collection.find(query).sort(
				new BasicDBObject("$natural", 1));
		while (cursor != null && cursor.hasNext()) {
			DBObject obj = cursor.next();
			System.out.println(obj.toString());
		}
	}
}

  

注意点:

1)如果当前服务断掉了,要有个断点机制,下次可以接着来。这个主要是对ts字段进行控制。

因此需要实时记录读到了什么位置。

2)如果应用端是异构的,采用一种跨语言的协议,例如ProtoBuf。

3)消息中间件(ActiveMQ)起到解耦、缓冲的作用。

 

posted on 2013-12-20 20:59  huangfox  阅读(7834)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