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模式之观察者模式

定义

   观察者模式又叫发布-订阅模式。它定义了一种一对多的依赖关系,让多个观察者对象同时监听某一个主题对象。这个主题对象在状态发生变化时会通知所有耳朵观察者对象,使他们能够自动更新自己。

使用场景

 

角色分类

 抽象主题

  这个对象把所有观察者对象的引用保存在一个聚集里,每个主题都可以有任何数量的观察者。抽象主题提供一个接口,可以增加和删除观察者对象。

具体主题

  具体主题,将有关状态存入具体观察者对象;再具体主题的内部状态改变时,给所登记过的观察者发送通知。

抽象观察者

   为所有的具体观察者定义一个接口,在得到主题的通知时更新自己。

具体观察者

   实现抽象观察者角色所要求的更新接口,以便使本身的状态与主题的状态相互协调。

特点

  我们首先了解一下用观察模式动机?

   当我们将一个系统分割成一系列相互协作的类有一个不好的副作用,就是需要维护相关对象间的一致性。我们不希望为了维持一致性而使各类紧密的耦合在一起,这样会给维护、扩展和重用带来不便。而观察者模式恰恰解决了这个问题,当主题的状态改变时所有的观察者都会得到通知做出相应的改变。主题发出通知时并不需要知道它的观察者是谁,而任何一个具体观察者不知道也不需要知道其他观察者的存在。

  什么时候考虑使用观察者呢?

  当一个对象的改变需要同时改变其他对象,并且它不知道具体有多少个对象有待改变时,应该考虑使用观察者模式。

  一个抽象模型有两个方面,其中一个依赖于另一个方面,这时用观察者模式可以将这两者封装在独立的对象中使他们各自独立的改变和复用。总得来讲,使用观察者模式就是为了解耦。让耦合的双方都依赖于抽象,而不是依赖于具体。从而使得各自的变化都不会影响另一边的变化

优点

 

缺点

   观察者模式的缺点大致分为两点:1.抽象通知者还是依赖抽象观察者,也就是说,万一没有抽象观察者这样的接口,这通知的功能就完不成了。2.每个具体的观察者不一定是“更新”的方法要调用,也可能是其他的方法需要调用,这根本就是不同名的方法。

  这个缺点可以通过事件委托机制来解决。

代码

 

posted @ 2020-06-10 15:04  海棠--依旧  Views(139)  Comments(0Edit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