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的灵性

人的大脑有大约140亿个神经细胞,每个神经细胞与大约1千到1万其它神经细胞通过神经突触相连,1立方厘米脑组织中有4千万个突触.每个突触内有2千多个小泡,每个小泡内有5千到1万个递质分子,通过生化反应,将一个神经细胞的兴奋传递给另一个神经细胞。

这种递质分子是如此之小(直径10nm,质量10^-18g),以至于分析其行为的时候不得不考虑量子效应。量子物理学家马基瑙在1984年阐明:“有些场,比如量子力学的概率场,既不具有能量也不涉及物质,而是介于‘信息’与质量能量之间的桥梁”,已故的澳大利亚神经生理学家约翰.埃克尔斯爵士结合量子力学的研究成果得出如下结论:
神经细胞中的突触小泡完全可能被精神意向以和量子概率场类似的方式挑选出来,并释放突触递质”
自我能够通过大脑施加类似量子力学概率场的作用,来干涉自然因果关系,因此,我们没有必要只是因为意愿有悖于物理学而放弃意愿自由的信念”
可以认为心智是一种场,是物理学意义上可以接受的场,但其作为一种非物质的场,可能于概率场最类似” 。

 

所以说,人脑的神经系统的精细结构已经成为了量子物理学中定义的信息场和能量场交互作用的桥梁,人脑并不是简单地按照既定的规则处理输入的信息,而是从能量场获取信息的输入,经过不确定性的转换输入到信息场,在信息场中“思维”对信息进行处理,这种处理没有作为“存在”的物质或能量的作用。最后,再经过不确定性的转换从信息场反映到能量场,形成神经信号。

人脑中最神秘的部分恰恰是这种不确定性,而这种不确定性正是人类创造力的根源。如果没有不确定性,人类只能循规蹈矩,重复着几百万年前祖先的生活方式。

反观人脑的创造物──软件。目前软件只能处理一些确定性的问题,输入信息,经过可以预测的处理,输出“正确”的结果。这些只实现了信息在人脑的能量场中的处理过程,而没有涉及到信息场。所以软件缺少“灵性”,因为软件存在环境的“制度”很严格,软件无法按照自己的“创造力”去处理问题。也就是说,计算机只能作为“机器”存在,并不能代替人。

如果我们希望计算机能够具有灵性,至少要在计算机的环境中构建一个“信息场”,这种信息场的作用带有量子物理中的不确定性,从而能够用“偶然性”来解决问题,跳出“必然性”的桎梏。

 

posted @ 2007-12-10 16:41  心内求法  阅读(257)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