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体感受和演讲能力

  • 一位女士,Marketing专家,站在演讲桌后演讲,用一只脚脱掉了另一只脚上的高跟鞋。对于这个小动作她自己浑然不觉 ⋯⋯
  • 一位男士,身材略胖,演讲的时候把上半身压在演讲桌上,桌子吱吱嘎嘎地响,几乎要散架了,第一排的听众感到很惊讶 ⋯⋯
  • 一位学者,在企业里做分享报告,提出了一个理念,遭到听众的反感。可是直到听众们纷纷离席罢听,他才感知到情况失控了 ⋯⋯

即使走上演讲台,仍然有人对自己的表现和周围地环境缺乏足够的感知。为什么会这样?

本体感受

在构成人的整个系统中,存在着一些自审自察的结构,它被称做本体感受(proprioception)或者“自我感觉”(self- perception)。以身体来说,当一个人移动身体的某个部位时,他可以立即发觉这一点。但实际生活和工作的场景要更为复杂,人们并不总是能够恰如其 分地进行“本体感受”。

本体感受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人的社交品质。尤其是社交场合表现出的弹性——能否在不同环境和场景下调整自己的表现。演讲能力与本体感受能力密切相关。

缺乏本体感受,就难以对自己演讲形成真实客观的感受,这是提升演讲能力的一个主要的障碍。“我的演讲没有什么问题,不错的啊,还挺好的啊⋯⋯”,这 些想法如果是建立在自己一厢情愿的判断标准(本体感受不足)之上,会觉得自己是不需要专门去学习和训练的。可是,你的听众可不一定这么认为。

相对而言,演讲教练和培训的过程,如果是一个足够细致的训练课程的话,会投入相当的精力来提升和改善学员在演讲过程中的本体感受。

一个当众讲话的演讲者,如果缺乏本体感受会怎么样?

总体上来说,他很难感受到自己的演讲是什么样子。虽然可以记住说话的内容,但是他很难感受到自己的语气、表情、神态、举手投足,以及这些对现场听众的影响。或者是只感受到了很少一部分,忽略了很多。或者即使在别人的提醒之下,也会顾此失彼。

缺乏本体感受的演讲者,如果只依靠自己的观察和体会,很难发现自己的不足,也不能够审查这些表现与听众的认可度之间的关系。甚至有人会认为这些并不重要,认为只要说话的内容本身很有价值就可以了。而事实上这是掩耳盗铃。

有数据表明,演讲的成效,70%在于演讲者的语气神情和肢体语言,内容反而居为次要。我无法确定这个数据是否科学和准确,但是这个结论是对的。如果我们仔细观察和体验演讲,就会认可这样的道理:

你是什么样的人,往往比你说了什么话更为重要,它更能影响听众。

你在台上当众讲话,“话题内容”本身总是在这场“竞赛”中得到第二名。而最先跑到听众那儿的,往往是被人叫做为“印象”的一个家伙 ——“印象”就是“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为什么会缺乏本体感受?

先天不足:

缺乏本体感受的原因有多种,有一部分是先天的。你不得不承认有人就是先天的“神经粗大”,是粗线条的。不过,这是可以改善的,通过训练来提升自我感 知程度。甚至说他娶了一个细心的太太,也可以帮他感受到。或者从事了某一项工作,工作环境有其他人能够给他反复提供反馈信息,他也会提升本体感受的灵敏 度。

在实战中成长:

就演讲来说,能不能通过大量的实战演练来提升本体感受呢?可以,事实上很多讲者都是“磨炼”出来的,是无数次实战炼就的。但是,如果你希望自己能“在实战中学习”,这里会存在这样的问题:

  • 效率不高,你需要好多次实战机会才能提升;
  • 当你遭遇失败的时候,你会浪费和糟蹋了那一个宝贵的演讲机会;
  • 演讲机会很少,一年也不过一两次而已,那么这个自我提升学习的体验就很不连续,进步很慢;
  • 最关键的,当你的精力集中于演讲的时候,你是很难再分神出来观察自己。自己对着镜子练习的时候,你就会发现这个现象。演讲现场的紧张和压力,使得你顾不得自我的本体感受。

所以我的建议是,最好在一定的训练和学习之后再去实战。这样提升的效率更好,也对得起听众和宝贵的演讲机会。

客观障碍:

外在环境并不总是积极地鼓励增强本体感受,有时会相反,故意让人感受不到。比如,那些高管在台上讲话,一定会获得掌声,没有人提出批评建议,没有人 愿意说他讲的很不好,很别扭,不得体。这当然是“职场奉承”的现象,它障碍着演讲者的“本体感受”。不过这也恰恰说明了:所谓“本体感受”,更依赖你自己 的努力,而非别人。你自己不理它,别人更不会管闲事。

此外,作为一个管理者,处在中层和基层管理职位的时候,就应该把“当众演讲”的能力培养好。否则,当荣升为高层,就不太容易听到客观的建议了,也不太可能和其他的下属一起去参加“演讲培训课”进行专门的训练。

“本体感受”既包括态度的层面,也包括具体的行为。“吾日三省吾身”。一个有自我检查态度的人会拥有更好的本体感受。相反,骄傲狂妄之人,这方面肯定是要差些的。

通过某种方式的学习来增强本体感受

几乎所有演讲教练都会推荐学员使用录像设备摄录下自己的真实演讲或者是演练,并通过回看来检讨和修正。

这是一个好方法,但是他也是个“残酷”的行为。因为很多人会因为自己的“糟糕表现”而灰心丧气,甚至他们都很难看完自己的录像。在观看自己录像的时候,人们表现出的惊愕会颠覆掉对自己的既往印象,恐惧甚至会熄灭学习演讲的热情。所以,我给学员的建议是:

  • 做好心理准备:你刚开始会很讨厌自己的表现;
  • 降低期望:当你看到自己的形象不感到厌烦了,你已经比99%的人都好了;
  • 录像不要过长:只录下5分钟自己的演讲即可,3分钟也行;
  • 看完马上着手准备第二次录像:第二次的改善会给你很多信心和兴致。

录像机可以客观记录演讲者的表现,但是它不能完全揭示演讲成败的要素。成功演讲还需要其他方面的支持,比如:

  • 赋予演讲内容一个清晰的逻辑和结构;
  • 学会和听众互动的技巧;
  • 演讲(Presentation)中的视觉呈现(PPT幻灯片);
  • 观点的角度和强化方法;
  • ⋯⋯

这时就需要有经验的教练和培训师来辅导了。教练和老师会解析演讲内在的机制,不仅仅是外在表现。一方面为学员提供新的视角和技能知识(这是学员容易 感受到的部分),也会与学员一起尝试“发现自己”和“了解自己”。这也是很有趣的部分,是需要细心体验的部分,也是让“本体感受”在演讲中发挥作用,从而 让学员可以自我观察体验、自我学习提升。

 

转自:http://www.apple4.cn/2012/02/proprioceptive-and-presentation-skills/

posted @ 2012-02-22 19:24  hnrainll  阅读(375)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