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第一讲
动手动脑:
1.1运行EnumTest.java后,枚举的成员都会一一被输出打印出来。
1.2我掌握了枚举类型的基本用法。结论:枚举类型是引用类型,foreach迭代可以遍历所有数据,例如数组中的所有数据,还有枚举里面的所有数据,但是有个缺点就是,在遍历到某个数组元素时,不能知道是在数组的哪个位置,不能改变它的值。
2.原码:第一位表示符号位,其余表示真值;
反码:正数的原码和反码相同;负数在符号位不变基础上,其余位取反;
补码:正数的补码和原码相等;负数在反码的基础上加一;
java中的数是采用补码表示的。0的补码表是唯一的:00000000;
3.结论:每个变量都有一个有效区域,即定义的那片区域,出了这个区域,变量将不再有效。(全局变量除外)。
4.
byte: 1字节 -128~127
short: 2字节 -2^15~2^15-1
int : 4字节 -2^31~2^31-1
long: 8字节 -2^63~2^63-1
boolean:1字节 true false(java中不能以0或非0代替)
float: 4字节 -3.403E38~3.403E38
double:8字节 -1.798E308~- 4.9E324
char: 2字节 ’\u0000‘~‘ ’\uffff ‘(16进制的,换算过来即0~65535)
5.涉及二进制与十进制的转化问题,还有二进制在计算机的存储位数问题,二进制有“0”和“1”两个数码,简单易行。既便于硬件的物理实现,又有简单的运算规则。Double类型的数值占用64bit,即64个二进制数,除去最高位表示正负符号的位,在最低位上一定会与实际数据存在误差(除非实际数据恰好是2的n次方)。
6.
int X=100;
int Y=200;
System.out.println("X+Y="+X+Y);
System.out.println(X+Y+"=X+Y");
输出结果为X+Y=100200
300=X+Y
结论:结合是从左往右的。
总结:java的学习不仅仅要认真上课,更重要的是在课后时间,查阅资料;认真完成每一道题目,了解过程和用到的每一个知识点,这样我们才能不断巩固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