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分类 -  24.data structures

从LSM-Tree、COLA-Tree谈到StackOverflow、OSQA(召唤前端)
摘要:从LSM-Tree、COLA-Tree谈到StackOverflow、OSQA作者:July,chx/@罗勍出处:结构之法算法之道blog导读 本文重点谈了4个东西,LSM-Tree及COLA-Tree,及StackOverflow及OSQA,全文分为以下两部分:第一部分从最基本的LSM-Tree的C0C1两组件算法,谈到多组件算法(LSM-Tree最适用于那些索引插入频率远大于查询频率的情况,比如,对于历史记录表和日志文件来说,就属于这种情况),再稍稍提下COLA-tree,让读者对COLA有个印象。第二部分则是讲讲最近我和几个朋友利用OSQA(OSQA为仿照StackOverflow的开.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2-05-01 23:47 Hibernate4 阅读(1223) 评论(1) 推荐(0) 编辑

从Trie树(字典树)谈到后缀树(10.28修订)
摘要:从Trie树(字典树)谈到后缀树作者:July、yansha。出处:http://blog.csdn.net/v_JULY_v。引言 常关注本blog的读者朋友想必看过此篇文章:从B树、B+树、B*树谈到R 树,这次,咱们来讲另外两种树:Tire树与后缀树。不过,在此之前,先来看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 一个文本文件,大约有一万行,每行一个词,要求统计出其中最频繁出现的前10个词,请给出思想,给出时间复杂度分析。 之前在此文:海量数据处理面试题集锦与Bit-map详解中给出的参考答案:用trie树统计每个词出现的次数,时间复杂度是O(n*le)(le表示单词的平均长度),然后是找出出现最频繁.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1-10-22 20:34 Hibernate4 阅读(139) 评论(0) 推荐(0) 编辑

从B树谈到R树之B树的C实现
摘要:从B树谈到R树之B树的C实现作者:weedge,July。编程艺术室出品。前言 代码大全的作者Steve McConnell曾称,他所见识的任何一本书都不是某一个人能完全独立即能完成的。吾深以为然。 本blog内的文章十有八九系我个人参考资料原创所作,与此同时十有二三系本人与吾的朋友共同创作完成。所以,诸君在浏览本博客内任何一篇文章时,务必尊重他人劳动成果。当然,有任何问题,欢迎随时不吝指正。 ok,在本blog之前的一篇文章中:从B树、B+树、B*树谈到R 树,各位读者反应热烈。这次,咱们来编码实现B树的查找,插入,删除等操作。同时此文也算作是上一篇文章从B树谈到R树的续。望诸君不吝赐教。谢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1-08-31 11:54 Hibernate4 阅读(200) 评论(0) 推荐(0) 编辑

从2-3-4树谈到Red-Black Tree(红黑树)
摘要:从2-3-4树谈到Red-Black Tree(红黑树)译者:July。出处:http://blog.csdn.net/v_JULY_v。 在上一篇文章--从B树、B+树、B*树谈到R 树里已提到2-3-4树,那么本文,咱们就从2-3-4树开始谈起,然后谈至红黑树。因为理解了2-3-4树,红黑树也就没有任何问题了。同时,虽然红黑树在本blog已有过非常详尽的阐述。但个人此后对红黑树又有了不少新的认识,雨打风吹去,已体味到另一番意境。 Ok,本文大部分内容翻译自此文档:Left-LeaningRed-BlackTrees,DagstuhlWorkshoponDataStructures,Wade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1-06-08 12:00 Hibernate4 阅读(192) 评论(0) 推荐(0) 编辑

从B树、B+树、B*树谈到R 树
摘要:从B 树、B+ 树、B* 树谈到R 树作者:July、weedge、Frankie。编程艺术室出品。说明:本文从B树开始谈起,然后论述B+树、B*树,最后谈到R 树。其中B树、B+树及B*树部分由weedge完成,R 树部分由Frankie完成,全文最终由July统稿修订完成。出处:http://blog.csdn.net/v_JULY_v。第一节、B树、B+树、B*树1.前言:动态查找树主要有:二叉查找树(Binary Search Tree),平衡二叉查找树(Balanced Binary Search Tree),红黑树(Red-Black Tree ),B-tree/B+-tree/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1-06-07 17:52 Hibernate4 阅读(167) 评论(0) 推荐(0) 编辑

红黑树的c++完整实现源码
摘要:红黑树的c++完整实现源码作者:July、saturnman。时间:二零一一年三月二十九日。出处:http://blog.csdn.net/v_JULY_v。声明:版权所有,侵权必究。-------------------------------------------前言: 本人的原创作品红黑树系列文章,至此,已经写到第5篇了。虽然第三篇文章:红黑树的c源码实现与剖析,用c语言完整实现过红黑树,但个人感觉,代码还是不够清晰。特此,再奉献出一份c++的完整实现源码,以飨读者。 此份c++实现源码,代码紧凑了许多,也清晰了不少,同时采取c++类实现的方式,代码也更容易维护以及重用。ok,有任何问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1-03-29 11:36 Hibernate4 阅读(222) 评论(0) 推荐(0) 编辑

红黑树从头至尾插入和删除结点的全程演示图
摘要:红黑树插入和删除结点的全程演示作者:July、saturnman。时间:二零一一年三月二十八日。出处:http://blog.csdn.net/v_JULY_v。声明:版权所有,侵权必究。-----------------------------------引言: 目前国内图书市场上,抑或网上讲解红黑树的资料层次不齐,混乱不清,没有一个完整而统一的阐述。而本人的红黑树系列四篇文章(详见文末的参考文献),虽然从头至尾,讲的有根有据,层次清晰,然距离读者真正做到红黑树了然于胸,则还缺点什么。 而我们知道,即便在经典的算法导论一书上,也没有把所有的插入、删除情况一一道尽,直接导致了不少读者的迷惑,.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1-03-28 17:13 Hibernate4 阅读(175) 评论(0) 推荐(0) 编辑

大刀阔斧,抽丝剥茧:评红黑树系列文章
摘要:大刀阔斧,抽丝剥茧:评红黑树系列文章作者:July 二零一一年一月三十日本文参考:本BLOG内红黑树系列的四篇文章:I、 教你透彻了解红黑树:http://blog.csdn.net/v_JULY_v/archive/2010/12/29/6105630.aspxII、 红黑树算法的层层剖析与逐步实现http://blog.csdn.net/v_JULY_v/archive/2010/12/31/6109153.aspxIII、教你彻底实现红黑树:红黑树的c源码实现与剖析http://blog.csdn.net/v_JULY_v/archive/2011/01/03/6114226.aspxI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1-01-30 11:18 Hibernate4 阅读(131) 评论(0) 推荐(0) 编辑

一步一图一代码,一定要让你真正彻底明白红黑树
摘要:一步一图一代码,一定要让你真正彻底明白红黑树作者:July二零一一年一月九日-----------------------------本文参考:I、 The Art of Computer Programming Volume III、 Introduction to Algorithms, Second EditionIII、The Annotated STL SourcesIV、 WikipediaV、 Algorithms In C Third Edition VI、 本人写的关于红黑树的前三篇文章:第一篇:教你透彻了解红黑树:http://blog.csdn.net/v_JULY_v.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1-01-09 10:08 Hibernate4 阅读(176) 评论(0) 推荐(0) 编辑

红黑树的c实现完整源码
摘要:红黑树c源码实现与剖析作者:July、那谁时间:二零一一年一月三日-------------------------前言: 红黑树作为一种经典而高级的数据结构,相信,已经被不少人实现过,但不是因为程序不够完善而无法运行,就是因为程序完全没有注释,初学者根本就看不懂。 此份红黑树的c源码最初从linux-lib-rbtree.c而来,后经一网友那谁(http://www.cppblog.com/converse/)用c写了出来。在此,向原作者表示敬意。但原来的程序存在诸多问题,且全程序没有任何一行注释。没有一行注释的程序,令程序的价值大打折扣。 所以,我特把这份源码放到了windows xp+v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1-01-03 21:02 Hibernate4 阅读(148) 评论(0) 推荐(0) 编辑

教你透彻了解红黑树
摘要:教你透彻了解红黑树 作者:July、saturnman 2010年12月29日本文参考:Google、算法导论、STL源码剖析、计算机程序设计艺术。本人声明:个人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推荐阅读:Left-Leaning Red-Black Trees, Dagstuhl Workshop on Data Structures, Wadern, Germany, February, 2008. 直接下载:http://www.cs.princeton.edu/~rs/talks/LLRB/RedBlack.pdf------------------------------红黑树系列,六篇文章于.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0-12-29 18:36 Hibernate4 阅读(162) 评论(0) 推荐(0) 编辑

导航

点击右上角即可分享
微信分享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