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ypdef用法总结
typdef是在计算机编程语言中用来为复杂的声明定义简单的别名用的
typedef与#define有些相似,但更多的是不同,特别是在一些复杂的用法上,就完全不同了,在网上找了很多资料,结合自己遇到的各种问题,总结下:
用途一:创建平台无关的数据类型,
使用typedef为现有类型创建同义字,定义易于记忆的类型名,隐藏笨拙且难以理解的语法
typedef int size; //以后想用int类型的时候,可以用size代替
void fun(size* p); //相当于void fun(int* p)
size array[4];
size len=file.getlength();
std::vector<size>vec;
这样子有一个好处,我以后想改变这些变量的类型时,我可以直接修改“typedef int size; ”为“typedef long(你想改成的数据类型)size",而不用修改下面四行代码
也就是说,当跨平台时,只要改下 typedef 本身就行,不用对其他源码做任何修改。
标准库就广泛使用了这个技巧,比如size_t。另外,因为typedef是定义了一种类型的新别名,不是简单的字符串替换,所以它比宏来得稳健。
这个优点在我们写代码的过程中可以减少不少代码量,也可以减少修改!
用法二:typedef 还可以掩饰复合类型,如指针和数组。
例如,你不用像下面这样重复定义有 50个字符元素的数组:
char line[50];
char text[50];
只需这样定义,Line类型即代表了具有50个元素的字符数组,使用方法如下:
typedef char Charray[50];
Charray text,line;
getline(text);
同样,可以像下面这样隐藏指针语法:
typedef char* pstr;
int mystrcmp(pstr p1,pstr p2);
int mystrcmp(const pstr p1,const pstr p3);
用GNU的gcc和g++编译器,是会出现警告的,按照顺序,‘const pstr'被解释为‘char* const‘(一个指向char的指针常量),而事实上,const char*和char* const表达的并非同一意思(详见C++ Primer 第四版 P112)。
char * const cp : 定义一个指向字符的指针常数,即const指针,常指针,这个指针是不可以cp++的。
const char* p : 定义一个指向字符常数的指针,即常量指针,这个指针是可以p++的。
char const* p : 等同于const char* p。
为了得到正确的类型,应当如下声明:
typedef const char* pstr;
用法三:在结构体中,定义struct
以前的C代码中,声明struct新对象时,必须要带上struct,即形式为: struct 结构名对象名,如:
struct tagPOINT1
{
int x;
int y;
};
struct tagPOINT1 p1;
而在C++中,则可以直接写:结构名对象名,即:tagPOINT1 p1;
typedef struct tagPOINT
{
int x;
int y;
}POINT;
POINT p1;
// 这样就比原来的方式少写了一个struct,比较省事,尤其在大量使用的时候,或许,在C++中,typedef的这种用途三不是很大,但是理解了它,对掌握以前的旧代码还是有帮助的,毕竟我们在项目中有可能会遇到较早些年代遗留下来的代码。
用途四:
为复杂的声明定义一个新的简单的别名。方法是:在原来的声明里逐步用别名替换一部
分复杂声明,如此循环,把带变量名的部分留到最后替换,得到的就是原声明的最简化
版。举例:
原声明:void (*b[10]) (void (*)());
变量名为b,先替换右边部分括号里的,pFunParam为别名一:
typedef void (*pFunParam)();
***************
可能有人以为要这么写:
typedef void (*)() pFunParam;
看上去两种写法是一样的,都代表pFunParam是一个指向一个void返回值、没有参数的函数的指针。
但是实际上应该用“typedef void (*pFunParam)();”,“typedef void (*)() pFunParam;”是编译不过的。可以试一下。
所以这就是个语法习惯的问题,看习惯了就好。
******************
再替换左边的变量b,pFunx为别名二:
typedef void (*pFunx)(pFunParam);
原声明的最简化版:
pFunx b[10];
原声明:doube(*)() (*e)[9];
变量名为e,先替换左边部分,pFuny为别名一:
typedef double(*pFuny)();
再替换右边的变量e,pFunParamy为别名二
typedef pFuny (*pFunParamy)[9];
原声明的最简化版:
pFunParamy e;
理解复杂声明可用的“右左法则”:从变量名看起,先往右,再往左,碰到一个圆括号
就调转阅读的方向;括号内分析完就跳出括号,还是按先右后左的顺序,如此循环,直
到整个声明分析完。举例:
int (*func)(int *p);
首先找到变量名func,外面有一对圆括号,而且左边是一个*号,这说明func是一个指针
;然后跳出这个圆括号,先看右边,又遇到圆括号,这说明(*func)是一个函数,所以
func是一个指向这类函数的指针,即函数指针,这类函数具有int*类型的形参,返回值
类型是int。
int (*func[5])(int *);
func右边是一个[]运算符,说明func是具有5个元素的数组;func的左边有一个*,说明
func的元素是指针(注意这里的*不是修饰func,而是修饰func[5]的,原因是[]运算符
优先级比*高,func先跟[]结合)。跳出这个括号,看右边,又遇到圆括号,说明func数
组的元素是函数类型的指针,它指向的函数具有int*类型的形参,返回值类型为int。
这种用法是比较复杂的,出现的频率也不少,往往在看到这样的用法却不能理解,相信以上的解释能有所帮助。
==============参考原文http://www.cnblogs.com/csyisong/archive/2009/01/09/1372363.html=和百度百科===============
使用示例:
1.example 1:
// test8.cpp : Defines the entry point for the console application.
//
#include "stdafx.h"
#include <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typedef int (*A) (char, char);
int bb(char a, char b);
int ss(char a, char b)
{
cout<<"功能1"<<endl;
cout<<a<<endl;
cout<<b<<endl;
return 0;
}
int bb(char a, char b)
{
cout<<"功能2"<<endl;
cout<<b<<endl;
cout<<a<<endl;
return 0;
}
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
{
A a;
a = ss;
a('a','b');
a = bb;
a('a', 'b');
return 0;
}
2.example 2:
// test8.cpp : Defines the entry point for the console application.
//
#include "stdafx.h"
#include <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typedef int (A) (char, char);//这里和example 1不同
int bb(char a, char b);
int ss(char a, char b)
{
cout<<"功能1"<<endl;
cout<<a<<endl;
cout<<b<<endl;
return 0;
}
int bb(char a, char b)
{
cout<<"功能2"<<endl;
cout<<b<<endl;
cout<<a<<endl;
return 0;
}
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
{
A* a; //这里和example 1 不同
a = ss;
a('a','b');
a = bb;
a('a', 'b');
return 0;
}
两个程序的结果都一样:
关于typedef 与 #define的区别,总结在《typedef 与 #define的区别》~http://www.cnblogs.com/hhddcpp/p/43139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