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管理的误区

我有一位一对一服务的顾客,有一天晚上打电话给我,要我立即帮她解决焦虑的情绪。让她 感到焦虑的原因是她的主管会在三天后来检查她的工作进度,但按照现在的情况来看,进度铁定无法完成。在消除了一部分焦虑后,她说道:“幸好有你在,否则我 可得被烦死了——压力真不是什么好东西。”

压力真的那么不好吗?

情绪管理的 领域之中,压力管理的课程非常流行。很多人都说要抗压、减压、克服压力,但我们必须要明白,其实压力本身就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而且一定程度的压力也可以 帮助我们集中注意力。长时间用对抗性手段去反对自然的天性,反而会产生很强大的反作用力——你越是去压制它,它的反抗就越强烈。

压力本身不 是坏事,它并不会让你变得消极或者悲观。经历过压力以后,人反而会变得更坚强、更乐观,唯一的风险在于一次性承受了过大的压力。但现在的普遍情况是,大多 数人只承受了最大压力值的10%就放弃了。这就像你最多能做10个俯卧撑,做10个能起到锻炼的效果,做11个效果会更好,但你只做了一下,就觉得,太辛 苦了,然后就放弃了。很明显你没有能锻炼到自己的肌肉,等到你不得不用力的时候,你会发现自己没有足够的力量去解决它,然后肌肉就拉伤了。精神上也是一样 的,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例子是红得太快的明星或者中了彩票一夜暴富的人,他们都没有经历过足够的压力,结果当更大的压力突然出现的时候,他们就会承受不住。 孔子有一句话,“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你对待压力的态度,会影响你的状态和你的未来。

即使你现在知道了这个道理,也并不代表你就 一定能够更好地处理和压力之间的关系了。有一些人找到我,希望我帮他们调整状态,我就告诉他们,经历压力是很必要的,也是很有好处的。他们虽然在认知层面 上理解了这一点,但在一开始面对压力的时候,还是会选择逃避。他们会在承受10%压力的时候说: “我知道,我知道承受压力很重要,但我现在已经承受了很大的压力了,不想再承受更大的压力了。过一阵,等这阵子过去了就行”,然后就继续拖延。如果你是找 我帮你调整,那我当然会用一些方法让你强制执行,但其实这些方法只是起到辅助作用,你完全可以自己行动起来。不用一下子就提高到100%,你可以先提高到 20%看看。

大家对情绪管理的认识误区可不仅仅只有压力而已。作为一个研究情绪、教授情绪管理的培训师,我常被一些人要求不应该有任何情绪 波动,否则就是“修炼得不到位”。我不希望你这样去理解情绪管理,认为情绪波动是不好的,然后去压制自己的情绪。这个世界上只有两种人不会有情绪波动,一 种是某些精神病阴性症状的患者,还有一种是死人。如果你还活着,而且精神还算正常,那就得允许自己的情绪有波动、有反复,否则反而容易产生“破罐子破摔” 现象。关键不在于不能有波动,而是能不能把这个波动的范围控制在一个合适的范围之内——不怕念起,就怕觉迟。

但是我也不建议你把情绪都发泄 出来。这一点很重要,因为过去很多心理学派都认为情绪是需要发泄出来的,否则人会憋坏。但实验证明,让你的情绪随意地发泄出来,无论是对你的心理还是生理 都没有任何好处。就算不是愤怒这一类比较激烈的情绪,你也不应该随便就发作。还记得那个基值吗?你不去管它,它就会自动地回复到那个状态。你一旦发作,情 况就开始恶化,然后就变成恶性循环,然后你的基值就被硬生生地拉下去了。顺便说一句,不止是愤怒这种负面情绪,正面情绪过头了也一样,比如说快乐。如果你 不加克制地放声大笑,也不是什么好事情。

情绪其实没有好坏之分,它只是根据你的选择来强化你自己的感觉而已。如果你放任某一种特定的情绪持 续不断地产生,那你就会对这种感觉产生依赖性,然后习惯性地让这些情绪出现,不管是悲伤、沮丧、恐惧、自卑还是恋爱的时候那种非常好的感觉,都一样。如果 一个人选择悲伤,让自己淹没在悲伤的情绪里,那他就会习惯性地用悲伤的眼光去看待事物,和这件事物的本身没有直接的联系,所以,你要习惯去打断自己那些悲 观的思维。

顺带一提,即使你把负面的情绪——比如焦虑、沮丧或者抑郁等等给抹消掉了,也不一定能够得到快乐。得到快乐和消除痛苦不是一个意思,它们之间也不是一个简单的此消彼长的关系,很多负面的情感也对我们自身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原文:情绪管理的误区

posted @ 2015-11-08 13:42  经管时评  阅读(166)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