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从业者不可不读的一本书

前两天终于把吴军博士的《浪潮之巅》读完了,读的是第三版,上下两册大概750页左右,读了快两个月。说实话之所以读的慢,是有点不舍得读。读后最大的感触就是:怎么没有早点知道这本书,早点看这本书。

如果早些读完这本书,或许自己的职业规划可能就会因此而改变。现在读完了,要做的一件事就是:至少得写一篇文章将该书推荐给软件行业的从业者,让更多爱读书的人读不错过一本好书。

在之前的公众号文章中有不少文章的内容也引自该书,比如《大话西游,唐僧与悟空合伙创业,股权几何?》、《嗜血的硅谷与Hygge的欧洲》、《IBM发展过程中给我们带来什么启示?》等。

在读书的过程中,跟另外一位公众号运营者聊起该书,他说早读完了。我只能说“佩服”,其实还想说“怎么没早点推荐给我呢”。在朋友圈看到另外一位朋友也在读该书,还分享了书中关于小米公司利用摩尔定律盈利的模式。便有种同路人的感觉。

作者吴军博士,毕业于清华大学和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谷歌早期员工之一,曾加盟腾讯公司,硅谷风险投资人,计算机科学家。真正从写代码走出来的人。

他的经历,他的职场生涯,他在大企业中所处的层级等,决定了他有别于普通人的视角,可以从更高层面来看一些问题,看到常人看不到的本质。你可以关注许多公众号,每天读许多文章和新闻,但那些可能都只是皮毛,认知有层级,像他这样分析问题,切中事物本质的太少了。

换句话说,你读一万篇低质量的文章,抵不上他的一本书,甚至书中的一章,一个观点。“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虽然这句话表达的是获得知识时的一种“情绪”,但有些话如果不是某些人说,可能你还真的听不到。

下面简单介绍一下第三版中书中大概都包含了哪些内容,最新的第四版大家自行搜索调研。

上册的基调是以介绍公司的发展为主线,包括AT&T公司、IBM、苹果、英特尔、微软、甲骨文、思科、雅虎、惠普、摩托罗拉以及Sun、网景都小一些的公司。其中穿插了互联网发展中的一些定律、硅谷和风投等。

下册的内容围绕信息产业的规律、斯坦福大学、投资银行、谷歌、诺基亚、商业模式、互联网2.0、金融风暴、云计算等。

书中分析企业及问题的视角有别于普通的分析但又让人不得不信服。下面分享书中最后提到的几个观点。

“中国目前IT领域的最大问题有两个。第一,几乎找不到10000小时工作经验的工程师,因为一个年轻人毕业五六年后就开始从事管理工作,以至于一线研发的工程师永远是欠缺经验的。所以中国的产品和服务永远给人“便宜但低质”的印象,很难占领产业链的上游。

“第二,由于中国宏观经济增长很快,市场很大,IT公司不需要把产品和服务做得很精,就能获得市场并且增长很快,很多成功是靠运气,而不是靠实力和水平。这些公司的领导人,在公司收入从一个亿增长到100亿时,能力显然没有增长一百倍,但是“谱”却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增加。一旦到海外和跨国公司竞争,就时常碰壁了。

“中国在四大发明之后,除了杂交水稻,对全球科学和技术革命性的贡献几乎为零。100多年前,美国取代英国成为第一强国的时候,依靠的不是任何资本泡沫,而是爱迪生和西屋(发明电和交流供电)、贝尔(发明电话)、福特(发明T型汽车)、怀特兄弟(发明飞机)……以及洛克菲勒(石油)、卡内基(钢铁)、杜邦(化工)等搞实业的工业巨子。

“科技的进步,不可能通过房地产泡沫,或者股市泡沫来实现……

“中国的现实问题是,人们似乎不需要科技的进步和实业就可以取得财富……

“从经济的发展来看,中国诞生许多世界品牌和跨国公司是历史的必然,这个任务将落到年轻人身上。但是,目前最大的障碍是全中国非常缺乏各种顶级的技术人员,因为几乎所有的年轻人做不了几年技术就去做管理了……

最后,还以吴军博士的一句话来结束本篇文章“经过我的学习、思考和实践,我认为这样一个规律:科技的发展不是均匀的,而是以浪潮的形式出现。对个人来讲,看清楚浪潮,赶上浪潮,便不枉此生”。

posted @ 2019-12-05 17:53  经管时评  阅读(92)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