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鸟各投林

导航

斯坦福第十三课:聚类(Clustering)

13.1  无监督学习:简介    

13.2 K-均值算法   

13.3  优化目标    

13.4  随机初始化   

13.5  选择聚类数  


 13.1  无监督学习:简介

 

在这个视频中,我将开始介绍聚类算法。这将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时刻,因为这是我们学 习的第一个非监督学习算法。我们将要让计算机学习无标签数据,而不是此前的标签数据。

 

那么,什么是非监督学习呢?在课程的一开始,我曾简单的介绍过非监督学习,然而, 我们还是有必要将其与监督学习做一下比较。

 

在一个典型的监督学习中,我们有一个有标签的训练集,我们的目标是找到能够区分正 样本和负样本的决策边界,在这里的监督学习中,我们有一系列标签,我们需要据此拟合一 个假设函数。与此不同的是,在非监督学习中,我们的数据没有附带任何标签,我们拿到的 数据就是这样的:

 

 

 

在这里我们有一系列点,却没有标签。因此,我们的训练集可以写成只有 x(1),x(2)…..一直 到 x(m)。我们没有任何标签 y。因此,图上画的这些点没有标签信息。也就是说,在非监督 学习中,我们需要将一系列无标签的训练数据,输入到一个算法中,然后我们告诉这个算法, 快去为我们找找这个数据的内在结构给定数据。我们可能需要某种算法帮助我们寻找一种结 构。图上的数据看起来可以分成两个分开的点集(称为簇),一个能够找到我圈出的这些点集的算法,就被称为聚类算法。

 

这将是我们介绍的第一个非监督学习算法。当然,此后我们还将提到其他类型的非监督 学习算法,它们可以为我们找到其他类型的结构或者其他的一些模式,而不只是簇。

我们将先介绍聚类算法。此后,我们将陆续介绍其他算法。那么聚类算法一般用来做什 么呢?

 

       在这门课程的早些时候,我曾经列举过一些应用:比如市场分割。也许你在数据库中存 储了许多客户的信息,而你希望将他们分成不同的客户群,这样你可以对不同类型的客户分 别销售产品或者分别提供更适合的服务。社交网络分析:事实上有许多研究人员正在研究这 样一些内容,他们关注一群人,关注社交网络,例如 Facebook, Google+,或者是其他的一 些信息,比如说:你经常跟哪些人联系,而这些人又经常给哪些人发邮件,由此找到关系密 切的人群。因此,这可能需要另一个聚类算法,你希望用它发现社交网络中关系密切的朋友。

我有一个朋友正在研究这个问题,他希望使用聚类算法来更好的组织计算机集群,或者更好 的管理数据中心。因为如果你知道数据中心中,那些计算机经常协作工作。那么,你可以重 新分配资源,重新布局网络。由此优化数据中心,优化数据通信。

最后,我实际上还在研究如何利用聚类算法了解星系的形成。然后用这个知识,了解一 些天文学上的细节问题。好的,这就是聚类算法。这将是我们介绍的第一个非监督学习算法。 在下一个视频中,我们将开始介绍一个具体的聚类算法。


 

13.2 K-均值算法

K-均值是最普及的聚类算法,算法接受一个未标记的数据集,然后将数据聚类成不同的 组。

K-均值是一个迭代算法,假设我们想要将数据聚类成 n 个组,其方法为: 首先选择 K 个随机的点,称为聚类中心(cluster centroids);

对于数据集中的每一个数据,按照距离 K 个中心点的距离,将其与距离最近的中心点关 联起来,与同一个中心点关联的所有点聚成一类。

计算每一个组的平均值,将该组所关联的中心点移动到平均值的位置。 重复步骤 2-4 直至中心点不再变化。

下面是一个聚类示例:

算法分为两个步骤,第一个 for 循环是赋值步骤,即:对于每一个样例 i,计算其应该属 于的类。第二个 for 循环是聚类中心的移动,即:对于每一个类 k,重新计算该类的质心。 K-均值算法也可以很便利地用于将数据分为许多不同组,即使在没有非常明显区分的组 群的情况下也可以。下图所示的数据集包含身高和体重两项特征构成的,利用 K-均值算法将

数据分为三类,用于帮助确定将要生产的 T-恤衫的三种尺寸。


13.3  优化目标


 

13.4  随机初始化

在运行 K-均值算法的之前,我们首先要随机初始化所有的聚类中心点,下面介绍怎样 做:

1. 我们应该选择 K<m,即聚类中心点的个数要小于所有训练集实例的数量

2. 随机选择 K 个训练实例,然后令 K 个聚类中心分别与这 K 个训练实例相等

K-均值的一个问题在于,它有可能会停留在一个局部最小值处,而这取决于初始化的情 况。


 

13.5  选择聚类数

 

 

 

 

 

 

posted on 2016-04-27 22:08  飞鸟各投林  阅读(413)  评论(1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