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ffective C#》读书笔记-1.C# 语言习惯-2.使用运行时常量(readonly)而不是编译时常量(const)
概念
- 编译时
编译时顾名思义就是正在编译的时候。那啥叫编译呢?就是编译器帮你把源代码翻译成机器能识别的代码。(当然只是一般意义上这么说,实际上可能只是翻译成某个中间状态的语言。比如Java只有JVM识别的字节码,C#中只有CLR能识别的MSIL。另外还有链接器、汇编器。为了了便于理解我们可以统称为编译器)
那编译时就是简单的作一些翻译工作,比如检查你有没有粗心写错啥关键字了啊。有啥词法分析,语法分析之类的过程。就像个老师检查学生的作文中有没有错别字和病句一样。如果发现啥错误编译器就告诉你。如果你用微软的VS的话,点下build。那就开始编译,如果下面有errors或者warning信息,那都是编译器检查出来的。所谓这时的错误就叫编译时错误,这个过程中做的啥类型检查也就叫编译时类型检查,或静态类型检查(所谓静态就是没把代码放内存中运行起来,而只是把代码当作文本来扫描下)。
- 运行时
所谓运行时就是代码跑起来了。被装载到内存中去了。(你的代码保存在磁盘上没装入内存之前是个死家伙。只有跑到内存中才变成活的)。而运行时类型检查就与前面讲的编译时类型检查(或者静态类型检查)不一样。不是简单的扫描代码。而是在内存中做些操作,做些判断。
代码
为了更加直观的理解编译时和运行时的区别,我们看以下代码:
1 class Program 2 { 3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4 { 5 mm a = new mm(); 6 7 nn b = new nn();//实例化一个nn的对象b 8 9 mm c = b; //把mm的对象c指向b 10 11 Console.WriteLine("非虚方法"); 12 13 a.F(); 14 b.F(); 15 c.F(); 16 17 Console.WriteLine("虚方法"); 18 a.G(); 19 b.G(); 20 c.G(); 21 Console.ReadKey(); 22 } 23 } 24 class mm 25 { 26 public void F() 27 { 28 Console.WriteLine("mm.F()"); 29 } 30 31 public virtual void G() //声明了一个虚方法 32 { 33 Console.WriteLine("mm.G()"); 34 } 35 } 36 class nn : mm 37 { 38 new public void F() //隐藏了父类的F方法 39 { 40 Console.WriteLine("nn.F()"); 41 } 42 43 public override void G() //重写了方法G 44 { 45 Console.WriteLine("nn.G()"); 46 } 47 }
运行结果截图如下:
对象a,b没有问题,但对象c的编译时类型为mm,那是因为对象a,b,c都是引用类型,运行时类型=编译时类型,但对于虚方法来说,调用哪个方法取决于该实例运行时的类型。
总结
2.用运行时常量(readonly)而不是编译时常量(const)
运行时常量(readonly)
不能声明在方法中
使用更灵活,便于后期维护
运行时求值
能使用任意类型
二进制层次兼容
编译时常量(const)
可声明在方法中
性能优于readonly
值在目标代码中替换
仅能用于基本类型(内建的整数和浮点类型)、枚举或字符串
二进制层次不兼容
在编译时必须得到确定数值(或永远都不会改变)时使用,例如attribute的参数和枚举的定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