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码优化原则
1.原则一:不要过早优化
很多人一开始写代码就奔着性能优化的目标,“让正确的程序更快要比让快速的程序正确容易得多”。因此,优化的前提是代码能正常工作。过早地进行优化可能会忽视对总体性能指标的把握,在得到全局结果前不要主次颠倒。
2.原则二:权衡优化代价
优化是有代价的,想解决所有性能的问题是几乎不可能的。通常面临的选择是时间换空间或空间换时间。另外,开发代价也需要考虑。
3.原则三:不要优化那些无关紧要的部分
如果对代码的每一部分都去优化,这些修改会使代码难以阅读和理解。如果你的代码运行速度很慢,首先要找到代码运行慢的位置,通常是内部循环,专注于运行慢的地方进行优化。在其他地方,一点时间上的损失没有什么影响。
二、具体内容
1.避免全局变量
由于全局变量和局部变量实现方式不同,定义在全局范围内的代码运行速度会比定义在函数中的慢不少。通过将脚本语句放入到函数中,通常可带来 15% - 30% 的速度提升。
局部变量的访问速度通常比全局变量快。这是因为局部变量存储在栈上,而全局变量存储在堆上。栈上的数据访问速度通常比堆上的数据访问速度快。这是因为栈是CPU缓存的一部分,而堆则不是。当你从堆上获取数据时,CPU需要先将数据加载到缓存中,然后再读取数据。而当你从栈上获取数据时,CPU可以直接从缓存中读取数据,这个过程更快。
局部变量的作用域更小,更易于管理:局部变量的作用域通常更小,这意味着它们的生命周期更短,更易于管理。全局变量的作用域通常更大,这意味着它们的生命周期更长,更难于管理。长生命周期的变量可能会导致更多的内存占用,并可能影响到程序的性能。
编译器可能会将局部变量优化到寄存器中,而不是在内存中分配空间。寄存器访问速度通常比内存访问速度快。
# 不推荐写法。代码耗时:26.8秒 import math size = 10000 for x in range(size): for y in range(size): z = math.sqrt(x) + math.sqrt(y) # 推荐写法。代码耗时:20.6秒 import math def main(): # 定义到函数中,以减少全部变量使用 size = 10000 for x in range(size): for y in range(size): z = math.sqrt(x) + math.sqrt(y) main()
2. 避免模块和函数属性访问
# 不推荐写法。代码耗时:14.5秒 import math def computeSqrt(size: int): result = [] for i in range(size): result.append(math.sqrt(i)) # 每次使用.
(属性访问操作符时)会触发特定的方法,如__getattribute__()
和__getattr__()
,这些方法会进行字典操作,因此会带来额外的时间开销。通过from import
语句,可以消除属性访问。 return result def main(): size = 10000 for _ in range(size): result = computeSqrt(size) main()
# 推荐写法第一次优化写法。代码耗时:10.9秒 from math import sqrt def computeSqrt(size: int): result = [] for i in range(size): result.append(sqrt(i)) # 避免math.sqrt的使用 return result def main(): size = 10000 for _ in range(size): result = computeSqrt(size) main()
# 在第 1 节中我们讲到,局部变量的查找会比全局变量更快,因此对于频繁访问的变量sqrt
,通过将其改为局部变量可以加速运行。
# 第二次优化写法。代码耗时:9.9秒 import math def computeSqrt(size: int): result = [] sqrt = math.sqrt # 赋值给局部变量 for i in range(size): result.append(sqrt(i)) # 避免math.sqrt的使用 return result def main(): size = 10000 for _ in range(size): result = computeSqrt(size) main()
# 除了math.sqrt
外,computeSqrt
函数中还有.
的存在,那就是调用list
的append
方法。通过将该方法赋值给一个局部变量,可以彻底消除computeSqrt
函数中for
循环内部的.
使用。
# 推荐写法。代码耗时:7.9秒 import math def computeSqrt(size: int): result = [] append = result.append sqrt = math.sqrt # 赋值给局部变量 for i in range(size): append(sqrt(i)) # 避免 result.append 和 math.sqrt 的使用 return result def main(): size = 10000 for _ in range(size): result = computeSqrt(size) main()
3.避免类内属性访问
# 不推荐写法。代码耗时:10.4秒 import math from typing import List class DemoClass: def __init__(self, value: int): self._value = value def computeSqrt(self, size: int) -> List[float]: result = [] append = result.append sqrt = math.sqrt for _ in range(size): append(sqrt(self._value)) return result def main(): size = 10000 for _ in range(size): demo_instance = DemoClass(size) result = demo_instance.computeSqrt(size) main()
# 避免.
的原则也适用于类内属性,访问self._value
的速度会比访问一个局部变量更慢一些。通过将需要频繁访问的类内属性赋值给一个局部变量,可以提升代码运行速度。
# 推荐写法。代码耗时:8.0秒 import math from typing import List class DemoClass: def __init__(self, value: int): self._value = value def computeSqrt(self, size: int) -> List[float]: result = [] append = result.append sqrt = math.sqrt value = self._value for _ in range(size): append(sqrt(value)) # 避免 self._value 的使用 return result def main(): size = 10000 for _ in range(size): demo_instance = DemoClass(size) demo_instance.computeSqrt(size)
4.避免不必要的抽象
# 不推荐写法,代码耗时:0.55秒 class DemoClass: def __init__(self, value: int): self.value = value @property def value(self) -> int: return self._value @value.setter def value(self, x: int): self._value = x def main(): size = 1000000 for i in range(size): demo_instance = DemoClass(size) value = demo_instance.value demo_instance.value = i main()任何时候当你使用额外的处理层(比如装饰器、属性访问、描述器)去包装代码时,都会让代码变慢。大部分情况下,需要重新进行审视使用属性访问器的定义是否有必要,如果真的没有必要,就使用简单属性。
# 推荐写法,代码耗时:0.33秒 class DemoClass: def __init__(self, value: int): self.value = value # 避免不必要的属性访问器 def main(): size = 1000000 for i in range(size): demo_instance = DemoClass(size) value = demo_instance.value demo_instance.value = i main()
5.避免无意义的数据复制
# 不推荐写法,代码耗时:6.5秒 def main(): size = 10000 for _ in range(size): value = range(size) value_list = [x for x in value] square_list = [x * x for x in value_list] main()上面的代码中
value_list
完全没有必要,这会创建不必要的数据结构或复制。# 推荐写法,代码耗时:4.8秒 def main(): size = 10000 for _ in range(size): value = range(size) square_list = [x * x for x in value] # 避免无意义的复制 main()另外一种情况是对 Python 的数据共享机制过于偏执,并没有很好地理解或信任 Python 的内存模型,滥用
copy.deepcopy()
之类的函数。通常在这些代码中是可以去掉复制操作的。
6.交换值时不使用中间值
# 不推荐写法,代码耗时:0.07秒 def main(): size = 1000000 for _ in range(size): a = 3 b = 5 temp = a a = b b = temp main() # 推荐写法,代码耗时:0.06秒 def main(): size = 1000000 for _ in range(size): a = 3 b = 5 a, b = b, a # 不借助中间变量 main()
7.字符串拼接用join而不是+
# 不推荐写法,代码耗时:2.6秒 import string from typing import List def concatString(string_list: List[str]) -> str: result = '' for str_i in string_list: result += str_i return result def main(): string_list = list(string.ascii_letters * 100) for _ in range(10000): result = concatString(string_list) main()当使用
a + b
拼接字符串时,由于 Python 中字符串是不可变对象,其会申请一块内存空间,将a
和b
分别复制到该新申请的内存空间中。因此,如果要拼接n
个字符串,会产生n-1
个中间结果,每产生一个中间结果都需要申请和复制一次内存,严重影响运行效率。而使用join()
拼接字符串时,会首先计算出需要申请的总的内存空间,然后一次性地申请所需内存,并将每个字符串元素复制到该内存中去。# 推荐写法,代码耗时:0.3秒 import string from typing import List def concatString(string_list: List[str]) -> str: return ''.join(string_list) # 使用 join 而不是 + def main(): string_list = list(string.ascii_letters * 100) for _ in range(10000): result = concatString(string_list) main()
8.利用if条件的短路特性
if
条件的短路特性是指对if a and b
这样的语句, 当a
为False
时将直接返回,不再计算b
;对于if a or b
这样的语句,当a
为True
时将直接返回,不再计算b
。因此, 为了节约运行时间,对于or
语句,应该将值为True
可能性比较高的变量写在or
前,而and
应该推后。
9. 用for循环代替while循环
Python 的
for
循环比while
循环快不少。
使用隐式for循环代替显式for循环
# 推荐写法。代码耗时:1.7秒 def computeSum(size: int) -> int: return sum(range(size)) # 隐式 for 循环代替显式 for 循环 def main(): size = 10000 for _ in range(size): sum = computeSum(size) main()
减少内层for循环的计算
10.使用numba.jit
numba
可以将 Python 函数 JIT 编译为机器码执行,大大提高代码运行速度。# 推荐写法。代码耗时:0.62秒 import numba @numba.jit def computeSum(size: float) -> int: sum = 0 for i in range(size): sum += i return sum def main(): size = 10000 for _ in range(size): sum = computeSum(size) main()
11.选择合适的数据结构
Python 内置的数据结构如
str
,tuple
,list
,set
,dict
底层都是 C 实现的,速度非常快,自己实现新的数据结构想在性能上达到内置的速度几乎是不可能的。
list
类似于 C++ 中的std::vector
,是一种动态数组。其会预分配一定内存空间,当预分配的内存空间用完,又继续向其中添加元素时,会申请一块更大的内存空间,然后将原有的所有元素都复制过去,之后销毁之前的内存空间,再插入新元素。删除元素时操作类似,当已使用内存空间比预分配内存空间的一半还少时,会另外申请一块小内存,做一次元素复制,之后销毁原有大内存空间。因此,如果有频繁的新增、删除操作,新增、删除的元素数量又很多时,list的效率不高。此时,应该考虑使用collections.deque
。collections.deque
是双端队列,同时具备栈和队列的特性,能够在两端进行O(1)
复杂度的插入和删除操作。
list
的查找操作也非常耗时。当需要在list
频繁查找某些元素,或频繁有序访问这些元素时,可以使用bisect
维护list
对象有序并在其中进行二分查找,提升查找的效率。另外一个常见需求是查找极小值或极大值,此时可以使用
heapq
模块将list
转化为一个堆,使得获取最小值的时间复杂度是O(1)
。
持续更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