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rtstill

博客园 首页 新随笔 联系 订阅 管理
 

自60年代起,随着信息系统在组织中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许多学者开始了对信息系统战略规划方法的探索与研究。

多年的研究和和实践,逐渐形成了一些应用较普遍的信息系统规划方法:

·企业系统规划法(Business Systems Planning,BSP);

·战略集合转移法(Strategy Set Transformation,SST);

·关键成功因素法(Critical Success Factors,CSF);

·企业信息特征法(Business Information Characterization Study,BICS);
 
·信息分析与集成技术(Business Information Analysis & Integration Technique,BIAIT);

·应用系统组合法(Application Portfolio Approach,APA);Method/1;

·信息工程法(Information Engineering,IE);

·假设前提法(Assumption Surfacing,AS);

·战略栅格法(Strategic Grid,SG);

·信息质量分析法(Information Quality Analysis,IQA);

·客户资源生命周期法(Customer Resource Life Circle,CRLC);

·扩展的应用系统组合模型(Extended Application Portfolio Model,EAPM);

·价值链分析法(Value Chain Analysis,VCA);

·战略系统规划法(Strategic Systems Planning, SSP)。

上述每种战略规划方法都有自身的特点和适用范围。根据信息技术和信息系统发展的特点,可将其分为三个发展阶段:六、七十年代的电子数据处理(EDP)、八十年代中期的管理信息系统(MIS)与决策支持系统(DSS)和九十年代初兴起的战略信息系统(SIS),与此对应,IT规划也可相应划分成三个阶段。

                                                                        电子数据处理时期的信息系统规划

虽然计算机在50年代早期在企业中就有少量应用,但其应用推广却是从60年代中后期开始的。六七十年代强调计算机软硬件技术,当时主要是主机和小型机,成本昂贵,信息系统(大部分是数据处理系统,Data Processing-DP)的主要职能则是数据处理。通过信息处理的自动化来提高操作效率,这就是该阶段IT规划理论与实践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在这一时期,IT规划方法论体系有了较大的发展,涌现一批非常有影响的方法论,如IBM的企业系统规划法、战略集合转移法、关键成功因素法,直到现在还指导着大多数企业的IT规划。

IBM,BSP(Business Systems Planning),企业系统规划法

企业系统规划法,是IBM公司于70年代初将其作为内部系统开发的一种方法。它主要是基于用信息支持企业运行的思想,如图1所示,其全过程是将企业目标转化成为信息系统战略,其步骤是自上而下进行规划、自下而上进行实施。BSP方法通过分析企业的使命、目标和职能,来识别企业的流程;根据企业实体和企业流程来识别数据类,最后按照数据库分析与设计的原则对数据类进行归纳合并。最终的BSP规划报告将提供一个全局的信息系统结构和各子系统的实施方案。BSP方法强调,高层管理人员的支持和参与是规划的成败关键。BSP方法的不足之处在于,虽然它强调目标,但它没有明显的目标确定流程,即必须先获取企业目标,才能得到信息系统目标。本文后面章节将详细介绍该方法论在企业的实施过程。

King,SST(Strategy Set Transformation),战略集合转移法

战略集合转移法,由William R. King于1978年提出。它将整个组织的战略目标看成是一个“信息集合”,由使命、目标、战略与其它战略变量(如管理的习惯、改革的复杂性、重要的环境变量约束等等)组成。战略集合转移法提供一种将信息系统战略规划与组织战略关联起来的方法,将组织战略转化成为信息系统战略。该方法的步骤是首先识别组织的战略集合,然后转化为信息系统战略,包括信息系统的目标、约束、及组织及设计原则等等,最后提交整个信息系统的结构。

Rockart,CSF(Critical Success Factors),关键成功因素法

关键成功因素法,是MIT教授John Rockart于七十年代末提出的一种信息系统规划方法。该方法的步骤如图2所示,首先是通过与高级管理者的交流,了解企业的发展战略及其相关的企业问题,然后识别企业的关键成功因素、定义关键成功因素的性能指标,最后定义企业的数据字典。根据企业的关键成功因素来确定信息资源分配的优先级别,并能够帮助企业利用信息技术发掘新的机遇。

CSF方法能够直观地引导高级管理者纵观整个企业与信息技术之间的关系,这一方面是CSF方法的优点;但是,在进行较低一层次的信息需求分析时,效率却不是很高。

                                                              管理信息系统和决策支持系统时期的信息系统规划

从70 年代末到80年代中后期,微型计算机的普及与应用有着惊人的发展,计算机硬件成本大大降低,操作系统和数据库技术有了很大发展,企业的计算环境得到大大改善,信息系统在组织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信息技术和信息系统发展到管理信息系统(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MIS)以及决策支持系统(Decision Supported Systems, DSS)时代,信息技术和信息系统的主要目标也从提高数据处理效率逐步转移到满足对信息的需求、支持决策、提高管理效率,满足职业群体的需求,从而实现组织的目标。

在这一时期,IT规划理论得到了进一步的地丰富和发展,一些学者也开始注意到企业战略规划(Business Strategic Planning)与IT规划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企业外部环境与IT规划的相互影响问题,战略规划逐渐被引起重视等等。同时,在IT规划方法论体系实施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一些成果,如Mcfarlan,Application Portfolio Approach,应用系统组合法,Arthur Andersen and Co.,Method/1,Martin,Information Engineering,信息工程法。

James Martin,IE(Information Engineering),信息工程法

信息工程法是James Martin在对信息系统成功和失败多年研究的基础之上,进行了一系列实际考察和理论分析,并综合了多种信息系统规划方法,于八十年代初提出的一套IT规划理论和方法。信息工程法提供了建立企业模型、数据模型和流程模型的技术手段,其基础和核心是战略数据规划(Strategic Data Planning,SDP),这种方法首先进行业务分析来建立企业模型;其次是进行实体分析来建立主题数据模型;最后进行的是数据的分布分析,并结合数据的存储地点,确定主题数据库的内容和结构,制定数据库的开发策略。战略数据规划的方法步骤如图3所示。总之,信息工程法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面向技术的方法。

Holland,SSP(Strategic Systems Planning),战略系统规划法

战略系统规划法,是Holland系统公司于八十年代中期提出的一种IT规划方法,它首先通过分析企业的主要功能部分来定义企业的功能模型;再结合企业的信息需求,生成数据实体和主题数据库,从而获取企业全局数据结构;然后进行全局信息系统体系结构的识别,最后提交信息系统的实施方案和计划。在IT规划的具体步骤上,SSP与BSP有许多类似之处。

McFarlan,SG, Strategic Grid,战略栅格法

战略栅格法也是McFarlan等学者于八十年代初提出的一种IT规划方法,该方法是一种了解企业中信息系统作用的诊断工具,它利用栅格表(如图4所示),依据现行的应用项目和预计将开发的应用项目的战略影响,确定出四种不同的信息系统战略规划条件,即战略、转换、工厂、辅助;栅格表中每一方格确定了企业中信息活动的位置,通过对当前应用项目和将开发应用项目可能产生的影响分析,可达到诊断当前状态和调整战略方向的作用。若分析结果表明组织的信息系统处于 “战略”位置,则说明信息系统的工作对组织当前的竞争策略和未来的战略方向是至关重要的;若分析结果处于“辅助”位置,则说明信息系统的应用对组织的各项活动是一种辅助;若分析结果处于“工厂”位置,则说明信息系统的应用对成功地执行那些严格规定和广泛接受的活动极为重要,但信息系统还不是战略的组成部分;若处于“转换”位置,则说明信息系统正在从辅助地位转向战略地位。

                                                                         战略信息系统时期的信息系统规划

从80 年代末期至今,由于微电子技术革命的结果,由计算机、自动化和通讯技术组成的信息技术高速发展,信息系统在企业和组织中得到非常广泛的应用,并且发展日趋成熟,信息系统在企业和组织中已经是不可或缺,于是人们越来越强调信息系统的目标与组织目标的集成,甚至将ISP纳入到组织战略之中,并能为组织发展提供战略支持,为组织创造战略竞争优势。在这一时期,一些学者通过对组织的内外部环境分析,论证了信息系统能够给组织带来潜在的机会和长远的竞争优势,研究了企业战略规划与信息系统战略规划集成的方法,并进行了大量的实例研究与论证。

在这一时期,IT规划方法论体系与实施方法,是在吸收前期方法优点的基础之上,着重强调与组织战略的集成,以及如何为组织创造战略竞争优势,主要包括Ives & Learmonth的客户资源生命周期法(Customer Resource Life Circle)、Wiseman的Extended Application Portfolio Model(扩展的应用系统组合法)

Port,VCA ,Value-Chain Analysis,价值链分析法

价值链分析法,是Port于八十年代中期提出的。价值链分析法认为信息技术在对组织的战略牵引方面能起关键作用,它将一个组织视为一系列的输入、转换与输出的活动集合,而每一个活动都有可能相对于最终服务或产品产生增值行为,为增强企业的竞争地位做出贡献;利用信息技术,在价值链中识别并设置“信息增强器”,使整个价值链在总体上得以增值,从而提高组织的竞争优势。

John Handerson,SAM,Strategy Alignment Model,战略一致性模型

战略一致性模型,是John Handerson于1994年在哈佛商学院提出的一套思考架构,其主要目的在于帮助企业如何检查经营战略与信息架构之间的一致性。如图5所示。

对应上述模型,我国企业信息化因其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会出现三种路线,如表1所示。

从IT 规划的发展历史来看,早期的研究主要关注规划方法,帮助IT规划者利用系统支持、实现组织目标,上世纪80年代中期,大量研究专注于如何识别IS/IT获取竞争优势的机会,上世纪80年代晚期,开始研究、分析内部流程和整个组织内数据分布类型问题。同时,在规划过程中发现运用现代方法、技术的IT规划并没有解决长期以来系统规划方面的问题,或规划的范围特征过于狭窄。上世纪90年代以后是战略信息系统时期,IT已经成为企业竞争获胜的武器。大量研究认为该时期IT规划与企业大规模的战略规划密切相关,IT规划的主要任务就是与企业战略相连,这也是高级经理人员与IT经理人员需要共同面对的最重要问题之一。

IT 规划过程依据各种IT规划方法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但也具有大量的共性,有研究者归纳了IT规划的一般步骤,如图6所示。

Step 1:规划基本问题的确定,包括规划的方法、方式、时限等;

Step 2:初始输入信息的收集,包括企业的外部环境信息、企业的战略、目标、计划等信息;

Step 3:企业现状评价及资源约束的识别,包括企业现存硬件状况、人员素质、技术水平的评价以及企业相关的人、财、物、时等资源约束;

Step 4:设置目标,包括服务的质量、范围、政策、组织、人员等方面的目标。这由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和规划委员会共同制定,它不仅包括IT规划的目标,而且包括整个企业的目标,这些目标也是日后评价信息系统规划质量和效果的重要衡量标准;

Step 5:准备信息系统规划矩阵,这实际上是信息系统规划内容之间相互关系所组成的矩阵,确定各项内容以及实现的优先序;

Step 6-9:识别规划矩阵所列出的各项活动;列出一次性工程项目类活动;列出重复性、经常性活动;选择最优活动的组合;

Step 10-13:确定项目实施的优先序,估计项目的成本费用;编制项目的实施进度计划;撰写信息系统规划报告;提交规划委员会和高级管理者审批。

posted on   开始测试  阅读(2170)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
努力加载评论中...
点击右上角即可分享
微信分享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