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工经典——构建之法初读-第三章感

  《构建之法》草草的看了三章,虽然自己现在并不能称之为程序员,自己也并没有什么技术,但看了之后确实有很多感想。每一章都给了我很多思考,本打算按老师作业最后一篇读后感收束,但看了第三章——软件工程师的发展,意识到各种思维的错误后,决定把感想记下来,或许也可以很好的防止忘记当时的感想吧。

  首先,早在导论课,略微看了一点《大道至简》,看了一点之后,头就大了。我记得当时作者论述自己对程序的思考,说的什么面向对象的思想,本人确实一点也不懂。当时就在想,还是等以后学的差不多了再来看吧,现在根本看不了。如今回头,想必这也是第三章提到的“分析麻痹”的思维误区吧。总是想着都搞好。如今设计程序能力并没有多大的提高,却仍要看这种经典,硬着头皮看下去,发现并不是不能看的,反而更觉得引发了无穷思考。而且现在感觉,这种经典读物,确实应该提高看,这种提早看,给了我一种巨人肩上看世界的感觉,不得感叹一句受益匪浅!

  另外,说到软件工程,不得不提一下它的概念:软件工程是把系统的、有序的、可量化的方法应用到软件的开发、运营和维护上的过程。原来对此并无所想,最多的认识,就是它是一门专业。如今,再看,了解到,它是一门工程,一种方法,思想的集合,一种学科,一种流程...自己对它了解还不是很完全,说出来也是很难表述正确。我认为这一段话很有道理:软件工程包括了开发、运营、维护软件过程中的很多技术、做法、习惯和思想。软件工程把这些相关的技术和过程统一到一个体系中,叫“软件开发流程”,软件开发流程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软件开发、运营、维护的效率,以及提高用户满意度、软件的可靠性和可维护性。我觉得这很精髓,或者说很有概括性。学了软件工程后就是去开发软件吧,这段话就很好地讲明了做什么和做到什么地步的问题。也算是很有指导作用吧!

  还有软件工程师的思维误区,作者在写这的时候,举例也是举的生活中的例子,可见这种思维误区在生活中就可以见到。并非非要在开发软件的过程中才会出现。不过这么举例虽然很轻松的明白了,但是也只是明白了这种误区是什么,具体应用到开发程序的流程中,或许还是难以意识到。就如“过早优化”的问题,可能在程序设计中提前预料到问题是好事,没想到解决起来就成了过早优化。诸如此类的事情,自己在以后应当注意。四个误区已经提了出来,那就应该往这方面去注意!

  然后就是软件工程师的职业发展,对着书中的想想,自己也是把其当做了职业吧。(应该不是工作的层次吧。)不过并没有确切的职业规划。想到导论课老师要求的“找工作”作业,也确实对规划有帮助。但各类专业名词都不知道,也并没有去研究,最后规划也是不了了之。书中也是提高了各种等级,自己可以说入门都不到。回想第一章,自己就是书中说的模型层次,而且模型也做不好的那种。总之,路还很长啊。

 

posted @ 2021-07-10 10:30  鹤城  阅读(41)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