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笔记
- 习作
- 亲人、朋友之间互赠礼物是人际交往中常见的现象。一些人认为接受礼物的一方可能并不需要这个礼物,与其精挑细选不如直接把买礼物的钱送出去,这样对方就可以去买自己喜欢的东西。
- 使鹅卵石臻于完美的,并非锤的打击,而是水的载歌载舞。--泰戈尔《飞鸟集》 我们民族在欣赏艺术上存乎一种特性,花木重姿态,音乐重旋律,书画重笔意等,都表现了要用水磨工夫,才能达到耐看耐听,经得起细细的推敲,蕴藉有余味。 --陈从周《说园》
- 捷径能帮你抵达别人的终点,却无法攀登你内心的巅峰。
- 交响乐气势磅礴,激荡人心。它一般由数十种乐器共同演奏,每种乐器均有独特的表现方法和演奏特点,各种乐器的音色、力度等还需要调和。
- 人们因技术发展得以更好地掌控时间,但也有人因此成了时间的仆人。
- 吹灭别人的灯,并不会让自己更加光明;阻挡别人的路,也不会让自己行得更远。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如果世界上只有一种花朵,就算这种花朵再美,那也是单调的。
-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人工智能的应用,越来越多的问题能很快得到答案。那么,我们的问题是否会越来越少?
- 小小的种子可以长成大树,稚嫩的雏鹰终能翱翔天空……向梦想进发的路上,只有不给未来设限,才可以拥有无限可能。
- 关于同质化和差异化,你有什么样的思考?与《单向度的人》是否有联系呢?
- 正如人类的太空之旅,我们每个人也都在不断抵达未知之境。
- 笔记
习作
亲人、朋友之间互赠礼物是人际交往中常见的现象。一些人认为接受礼物的一方可能并不需要这个礼物,与其精挑细选不如直接把买礼物的钱送出去,这样对方就可以去买自己喜欢的东西。
展开
礼轻情意重
“投我以桃,报之以李。”友人之间互赠礼物,早已成为中国文化中不可割舍的一部分,留下了一段段金石之交的佳话。而在当今社会,现在却有人认为与其送礼物,不如送钱。对此,我不敢苟同,我认为礼轻情意重,送礼暖人心。
的确,直接送钱是存在合理性的。送钱这一行为直接满足了友人的物质需求,并将选择的权利让渡给了友人自己,可以供他自己挑选喜欢的物品。新春佳节时,长辈会给晚辈送红包;红白喜事上,客人会给主人随礼金。这无疑体现出送钱的传统,是可以直截了当地满足实用主义的可验事实工具,甚至可以通过送出的金额来衡量情谊。
但细细想来,这却不是友人正常交往中应当出现的情况。当两人之间的深厚情谊需要通过送钱来维系,通过送出的金额来衡量时,这无疑是病态且荒唐的。在这个世界上,人的社会交流是有目的性的,通过送钱来维系的朋友关系,只不过是伪关系,是为了满足利益交换需求的工具。他们为了达成其他目的,扮演出了亲密无间的友人形象。
相反,能够了解友人的喜好,清楚友人的需要,愿意为友人精心挑选礼物,这不才是情谊的体现吗?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礼物不单单具有着客观的直接价值,它已经超越一个物品原本具有的实用属性,而蜕变为具有收藏价值的纪念品,它将承载着两人交往过程中独一无二的回忆。正因如此,迅哥儿才会感慨,“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他怀念的,不单单是豆和戏,更是在当时留下的美好回忆,这才是最珍贵的礼物。
与送钱大相径庭,礼物不分贵贱高低,绵绵真情是不可量级的珍宝。仍记得在阳关一饮而尽的那一杯酒,仍记得在灞桥畔折下的那一枝柳条,仍记得在长安城内摘下的那一株花。礼物本身的价值并不在高,但其蕴含的悲欢离合,快意失意,为我们留下了一段段君子之交
在日常交往中,我们不妨用礼物来留念一个个美好的瞬间。礼物不在于珍贵,而在于情谊。在那个大雪纷飞的圣诞夜,德拉和吉姆都割舍了自己心爱的物品,来为对方购买圣诞礼物。于今日,我们不必为购买礼物而让自己做出巨大的牺牲,避免陷入功利主义的陷阱。我们应该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精心挑选一件好的礼物赠予友人,正所谓“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
使鹅卵石臻于完美的,并非锤的打击,而是水的载歌载舞。--泰戈尔《飞鸟集》 我们民族在欣赏艺术上存乎一种特性,花木重姿态,音乐重旋律,书画重笔意等,都表现了要用水磨工夫,才能达到耐看耐听,经得起细细的推敲,蕴藉有余味。 --陈从周《说园》
展开
以水磨工夫润泽生活
陈从周在《说园》中指出,若想要使艺术达到“耐看耐听,经得起推敲,蕴藉有余味”的境界,当以水磨工夫润泽之。于生活亦然,我们应当以水磨工夫润泽生活,以循序渐进的态度面对生活,坚持刻苦地为达成目标而钻研。
水磨工夫不是“磨洋工”,而是慢与细致的有机结合。
泰戈尔曾言:“使鹅卵石臻于完美的,并非锤的打击,而是水的载歌载舞。”鹅卵石本是棱角分明的顽石,但在水慢又细致的浸润下,它被抹去了棱角,形成了完美的模样,这无疑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反观锤快捷、粗犷的打击,的确能在短时间内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石头经锤击后,它将被剥去一层层的外壳,可它的棱角依旧分明,与完美的鹅卵石大相径庭。从顽石变为完美的鹅卵石需要缓慢的过程,其中更少不了水细致的潜移默化。
急于求成无异于揠苗助长,往往不会有好的结果。
方仲永在五岁时便已可以提笔作诗,可他的父亲却因此懈怠了他的学习,每天领他去各处作诗以牟利,于是造就了“泯然众人矣”的可悲结局。倘若他自五岁起仍脚踏实地,坚持学习,用勤奋努力来兑现自己的天赋,或许就不会再有“伤仲永”的故事了。
故而,以水磨工夫润泽生活需要我们以循序渐进的态度面对生活。
庖丁在最初也不熟悉牛的身体构造,“所见无非牛者”。但他不骄不躁,在宰牛三年后做到目无全牛的境界。而再经过多年的工作后,他方才练就了无须用眼便可轻松宰牛的本领。揆诸当下,我们应学郭橐驼“顺木之天,以致其性”,而不应急躁地“抓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尊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循序渐进地提升自己。
此外,以水磨工夫润泽生活还需要我们坚持刻苦地为达成目标而钻研。
日拱一卒,功不唐捐。没有夜以继日的坚持奋斗,便难以收获满意的回报。苏秦佩六国相印,尚且山间苦修二十余年;范仲淹为官一方,尚且划粥断齑十数载;袁隆平培育杂交水稻,尚且田间地头奔波半生,何况我们呢?
诚然,在快节奏的社会下,我们不可避免地需要通过“锤的打击”来速成某事。但切莫只短见地关注眼前的成果,而漠视努力的沉淀。经水磨工夫润泽过后的鹅卵石,才是臻于完美的那一颗。
捷径能帮你抵达别人的终点,却无法攀登你内心的巅峰。
展开
将高悬于空的捷径拉回地面
“捷径能帮你抵达别人的终点,却无法攀登你内心的巅峰。”在我看来,我们应当将捷径作为经验内化于心,再以实践攀登自我的巅峰,牢牢记得向山进发的初心与使命。
我们应当将捷径作为经验内化于心,因为捷径是他人已开辟的切实可行的道路。捷径可以让我们避免于开拓这种相对低效的路径实践。在实践获取直接经验的同时,我们可以通过间接经验的互补来实现更有效的进步,来帮助我们快捷高效地抵达别人的终点。
然而,我们不应当依赖于捷径,捷径本身是具有局限性的。
赫拉克利特有言:“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世界无时无刻在流变,我们眼前的捷径,也不过是他人在偶然情况下发现的道路。捷径是独立的,并不具备普遍性,即便有效,我们能抵达的也仅仅是别人的终点。
此外,缺失了自己思考的捷径无疑是空洞的。尼采指出,每个人均有自己的视角。我们的视角又何以与发现者的视角相同?在如今的喧嚣场域内,有无数人如迷途的羔羊般为捷径这一牧羊人所驱赶。速成之风席卷社会,人们丧失了独立思考而盲目地追随着捷径,惰性的本能使他们沦入这一风暴中,他们误以为,通过他人的捷径便可通向自己的终点。
今日,我们依旧需要清晰地认识到“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捷径所带给我们的间接经验终归需要我们自己加以辨析、运用,方才能将之内化为属于我们自己的直接经验。我们莫要短见地贪图捷径的便利,而将开拓的权利让渡给他者。
故而,我们不仅应当以实践攀登自我的巅峰,还应当牢牢记得向山进发的初心与使命。
禅宗有“所知障”的哲思,即人们往往会被自己所知道的事物,而蒙蔽了继续思考的能力。人们在掌握捷径后,往往会无意识地将攀登的行为结果停留在完成上。可是,我们却不能忘记我们启程时的初心,不能忘记来时脚下的路。走走停停是人生的常态,我们不必一路向前。在开拓的途中,我们不妨将更多的目光停留在附近,在思考何以前进的同时,领略他人未曾驻足欣赏的风景。
加缪坦言:“攀登顶峰,这种奋斗的本身就足以充实人的心。”人的能力有高低,如此,我们或许无法抵达他人通过捷径所到达的高度,但我们却能享受攀登的过程,却能切实地攀登到了自己内心的巅峰。
于是乎,我发出呼吁,愿我们将高悬于空的捷径拉回地面,诉诸己身。
交响乐气势磅礴,激荡人心。它一般由数十种乐器共同演奏,每种乐器均有独特的表现方法和演奏特点,各种乐器的音色、力度等还需要调和。
展开
如长河般汇入江海
交响乐气势磅礴,激荡人心,却绝非由单一乐器构成,而是由数十种乐器共同演奏、彼此调和方有如此效果。交响乐如此,于人生亦然。在我看来,我们当追求自我突破,更应当积极服务于社会分工,与他人达成团结共处的和谐境界。
诚然,一个人追求自我内部性的成就是具有合理性。我们可以在突破自我的过程中,使个人达成更高水平的成就。马克思韦伯认为:“人是生活在自我编织的意义之网上的动物”。人往往会将自己的虚荣与自己的表现进行捆绑,为了更好的表现主动投入能动性和专注,使个体的自由意志与天赋得到兑现。
但是,我们鼓励一个人突破自我不代表我们过分强调个体的权利和优越感。涂尔干在社会本位论中指出,社会属性是我们无法分割的人格特质。倘若所有人均追求个体的进步,而产生在行动目的上的分散,这无疑会造成集体效率的贬损,甚至可能导致社会失范。
为此,我们不能因此高估自己的独特性,而应当积极服务于社会分工,让自己的发挥和表现契合自己的社会身份。
当今社会是高度分工的,每个人都服务于分工,每个人都依赖于分工。亚当斯密有言:“社会分工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发明,它能使劳动者能收获两个品质,熟练和专精。”当劳动者具备这两个品质,做好自己分内的事后,社会的整体效率便得到了提升,并将成果反哺到了社会的每个个体。看今朝,在自行车赛中,每个车队往往会安排“破风手”,他的任务是在前面挡风,为身后最有希望夺冠的队友节省体力。他同样是高水平的车手,却不计较个人成绩的突破,为团队换来了更好的结果。
同时,我们还应当与他人团结共处,达成“调和”的和谐境界。
物质具有多样性,依次构成了纷繁复杂的世界。于是我断言,求同存异,美美与共,方能铸就大同社会。忆往昔,蔺相如在秦王面前毫不退让,为国家挽回了尊严;而对于廉颇则是屡次谦让,躲着走,不愿伤了和气。而廉颇同样认识到团结的可贵,这才有了负荆请罪的佳话,铸就了国家的祥和安定。
汪曾祺在《生如一条河》中写道:“人的生命如一条长河,不断的汇集,不断的融入,直到让自己成为海的份子,停留在天地间。”愿我们青年人拒绝唯我论这样自欺欺人的论断,而能做到与他人和谐共处,分工合作,为社会的有机团结而助力,追求社会共策意义上的进步。
人们因技术发展得以更好地掌控时间,但也有人因此成了时间的仆人。
展开
以技术主宰时间,活出自己的人生
随着技术的发展,时间被以更加精细化的方式划分了,表盘上指针时刻不停地转动,有人却因此而被时间奴役。在我看来,我们应该在时间和技术面前保持主体性,用技术掌握时间,为更好地生活而服务。
诚然,技术的发展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掌握时间。
昔日,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对时间并无精细的概念。蜡烛、沙漏便成为了古人衡量时间的标尺。可现在,机械的钟表可以将时间分割至每一秒。于是,时间捉摸不透的面纱被揭下,时间变得可计算,可分割。人们可以通过科技掌握时间,为客观世界带来确定性的感知,获得效率上的提升。
然而,生命很多时候也不知不觉地被精细化地规划了,人们俨然沦为了时间的仆人。
加缪通过西西弗斯来比喻当代人的生活,推石上山,周而复始。在如今的喧嚣场域内,世人苦“案牍之劳形“久矣,总有工作需要在某个特定时间点前完成,似乎生活就如此被分割为了若干的片段。日复一日,人成为了技术的执行者,仅为了在时限之内达成技术的效果而存在。至此,人便被技术客体化了,从而丧失了自由,成为了时间的仆人。
故而,我们应该在时间和技术面前保持主体性,善用之。
古人云:“君子使物,不为物使”。技术的进步能够帮我们打破个人能力的边界,我们不妨善用外物的力量成就更好的自己。这与荀子的观点不谋而合,“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利用工具,我们便能获得多样性的赋能。昔日古人上天入海的瑰丽想象,如今因为技术的进步与运用而被悉数实现。
此外,我们用技术掌握时间,无非是为了更好地生活,要做生活的主人。
康德坦言:“人是目的,而非手段。”人们争分夺秒同时间赛跑,深陷于优绩主义和功利主义的囚笼,却忘记了自己才是生活的主人,这无疑是本末倒置。萨特认为:“人的存在结构具有客观的溢出性”。在他看来,物自始至终都是被人所赋予了意义。可在这个“上帝已死”的时代,人却不具备为了特定目的而生活的意义。但这并不代表我们应当就此消沉,终日郁郁寡欢。相反,我们应该善用技术来探索客观世界,享受生活,体悟生活的意义。
史铁生在《病隙碎笔》谈到:“生命的意义不在于向外的获取,而在于向内的建立。”我们不必被时间的镣铐所奴役,也不需要被技术赋予意义。我们要做的,只是在技术的助力下,大胆舞出属于自己的人生。
吹灭别人的灯,并不会让自己更加光明;阻挡别人的路,也不会让自己行得更远。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如果世界上只有一种花朵,就算这种花朵再美,那也是单调的。
展开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吹灭别人的灯,并不会让自己更加光明;阻挡别人的路,也不会让自己行得更远。”这一教诲犹在耳畔,使我收益颇丰。
的确,阻碍他人的发展能在短时间内使我们在竞争取得比较优势。
边沁曾言:“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是一切人类活动的基本出发点。”可以说,阻碍他人发展也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方式,使我们在竞争中有相对他人更多的机会,更有利于我们脱颖而出。例如版权制度的确立,这阻碍了他人对此的盗版侵权,保护了创作者们的权益。
但是,真正的优秀并不是通过如此的比较优势体现出来的。这很可能会让他人对自己产生高于自己实际水平的预期,于自己长期的发展后患无穷。正如“泡沫”般,在其达到顶峰后,便迎来了破碎的片刻。此外,如果所有的个体均希望以此在竞争中获致比较优势,这无疑会导致集群在行动目的性上的分散,造成集群效率上的贬损。
于是,我们应当认识到,阻碍他人发展是利己主义者的短见,这无法使我们获得长远的发展和本质的进步。
为此,我们应当更广泛地参与到社会协作中,画出“最大同心圆”。
边沁曾进一步论述道:“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才是道德的根本法则。”集体、社会可以被拆成一个个独立的自我,当我们处理社会整体利益,使最大多数人获致最大幸福时,其实就是在追求一个个独立自我最大利益的总和。因此,我们不妨点亮他人的灯,广泛地参与到社会协作中,在客观世界创造绝对意义上的价值增量,并将成果反哺至个体,实现个体的进步。
其实,坦诚交流才有可能迎来真正的相遇。有时,我们不必为避免冲突而隐瞒自己的想法。
当我们隐瞒自己的想法时,冲突仅仅被压抑,但并未消失,这样的分歧反而可能存在更大的破坏性在日后显现。实际上,冲突也可以是一种理性驱策的工具,有利于增进彼此间的认识,而不是简单地作为情绪宣泄的窗口。坦诚交流,不畏冲突方能给集体带来更高水平的关系。
正如费孝通先生所推崇的那样:“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我们追求的不是同质化、单一化的个体,而是各有其优势,可以做到相互帮助、共同进步的共同体。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人工智能的应用,越来越多的问题能很快得到答案。那么,我们的问题是否会越来越少?
展开
技术虽有效,问题诚未减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人工智能的应用,越来越多的问题能很快得到答案,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的问题会越来越少。
诚然,具有确定性答案的问题会减少。技术的普及与发展能使我们通过间接经验互补的方式认知世界,快捷地获得关乎事实判断的问题的答案。
然而,在马克思·韦伯看来,当今社会面临着“诸神之争”的局面:人与人之间的立场、价值观变得愈加多元。诸如诉诸社会效率抑或个体自由这类关乎价值判断的问题被频频提起,这些问题真的能被人工智能解答吗?
究其根本,人工智能仅仅是在互联网这一片汪洋中机械地检索信息,对认知物料进行原始的累加。我们应当认识到,冰冷的算法无法诠释人文的温情,人工智能无法解决关乎价值判断的问题。
赫胥黎有言:“已知的事物是有限的,未知的事物是无穷的”。我们面临的问题就如忒修斯之船,伴随着旧的问题减少,新的问题却会增加。
不可否认,互联网的普及、人工智能的应用帮助我们减少问题的能力是有限的,但应用技术能使我们面临的问题得到更好的解决,能让我们的知识水平得到进步。
黑格尔的“第二真相”理论指出,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用一些相对正确的第二真相去替代谬误,这是我们对于这个世界认知的螺旋上升的过程。如波普尔所言:“科学的正确永远是一种不彻底的正确,科学无法达到绝对真理。”我们要理性地接受真相不可被触及这一事实,并应用当下的科学技术尝试得到答案,不断地接近真相。而不是片面地将目光聚集于问题的增减,更不能因噎废食,因此放弃对真理的求索。
此外,我们同样应当警惕在使用人工智能摘取眼前成果时养成了路径依赖,而产生了思维惰性。
帕斯卡尔警醒我们:“思想形成人的伟大。”我们应当认识到,思考并实践才是使轻易获致的答案避免悬浮于虚空中的唯一方式。迷信人工智能给出的答案,不加思索便应用之。这样的答案无疑是空洞的,无法使人的能力得到本质的提高。如此,人便成为了人工智能的替身,成为了若即若离的局外人。
当下,问题与答案的传播效率在技术的帮助下取得了颠覆性的飞跃。在善用技术获取答案作为参考的同时,我们应当学会思考,成为那一根有思想的苇草;我们应当投身实践,积极地享用人间的食粮。
小小的种子可以长成大树,稚嫩的雏鹰终能翱翔天空……向梦想进发的路上,只有不给未来设限,才可以拥有无限可能。
展开
如果种子不死
安德烈·纪德在《如果种子不死》中感慨道:“自身有千百种可能,总不甘心只实现一种。”于是,他得出了这样的结论:人不应该给未来设限。相反,人应该时刻迎候自己内心的欲念,把握住未来的无限可能,向梦想进发。
因此,若是带上“知其不可为”的枷锁,创造奇迹的可能便也会随之消散。而人类的浪漫便在于能通过不断的求索与进取,将原本遥不可及的瑰丽幻想变为现实。从人类第一次仰望月亮,在明暗变化中想象玉兔和嫦娥;到伽利略发明天文望远镜,打破距离与星空对视;再到莫斯科街头的流浪狗莱卡登上太空,从小小的舷窗向外远眺……茫无边际的宇宙中,这些眼睛究竟看到了什么?
我想,他们看到的一定是种子破土而出,自由生长的图景吧。向梦想进发的路上,我们只有不给未来设限,才可以拥有无限可能。于是,达洛维夫人推开房门,说:“我要自己买花去。”
不过,我们所能做的也只是勇敢地拥抱不确定性,未来并不一定能如我们所愿。伊卡洛斯飞于汪洋之上,每一次振翅他都满怀希望。然而越是高飞,太阳的光热越加凶猛,最终蜂蜡融化、羽翼瓦解,伊卡洛斯坠入海洋。
是以,生活是需要限制的。相似变量在相似情境下会带来相似的结果,通过限制自己的行为,我们可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试错。倘若当初伊卡洛斯铭记父亲的叮嘱,那么他也能在无限广阔的海天之间平稳飞行。
此外,我们鼓励一个人突破限制不代表我们过分强调个体的权利和优越感。涂尔干指出:“社会属性是我们无法分割的人格特质”。倘若所有人均追求不设限的人生,这无疑会造成集体效率的贬损,甚至可能导致社会失范。
可是,我不禁叩问自己:社会的限制便一定对吗?奥斯维辛没有新闻,集中营里发生的往事也不过是千古悲剧的又一次重演。德军士兵辩称自己是在纳粹思想的影响下所造就的“平庸之恶”。可他们一味地执行命令,丧失了自己生而为人的良知,这无疑是“极端之恶”。故我断言,前行路上,个人的良知与责任感不应当受到社会观念的限制。
如果种子不死,那么它便有体验各种生存形态的可能;如果我们不给未来设限,我们便可享用人间的一切食粮,迈向梦想中的“窄门”。
关于同质化和差异化,你有什么样的思考?与《单向度的人》是否有联系呢?
展开(新版)
走在古镇
余秋雨在《文化苦旅》中呐喊:“景点,景点,总是景点,再也读不到传世的檄文,只剩下廊柱上龙飞风舞的楹联。”
走在古镇,家家商铺提供着千篇一律的汉服租赁,售卖着如出一辙的文创雪糕。“古”建筑如批量炮制一样堆叠在街巷两侧,多样的建筑空间和公共空间不再。正如爱德华·雷尔夫所言:“如今很多地方正在变为‘无地方’。”在机械复制的过程中,赋予古镇以差异化内涵的“灵韵”逐渐丧失了。
然而,古镇本不是一个看似精致但同质化的露天商场。由于其差异化的地域特色,古镇才具备了旅游价值,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前来参观。阿多诺认为:“文化工业只注重交换价值,而否定了艺术价值。”古镇在盲目追求旅游经济最大化的过程中,通过同质的处理手法将多元的事物变得单一且肤浅。在地居民的日常生活空间和公共空间被“驱逐”,取而代之的是单一的商业空间。至此,古镇差异化的本质被掩盖,游客差异化的审美体验被忽视,古镇景观化也媚俗化了。
可我不禁叩问自己,失去灵魂的难道仅仅是眼前的这片土地吗?
纷至沓来的游客在古镇间看似可以随意地游玩,可在被高度规划的空间中,人的行动是被操控的。在马尔库塞眼中,“单向度的人”失去了否定性和批判性的维度。不可否认,在古镇被设计好的“单行道”使高秩序和高效率得到了实现。但置身于人来人往的集市中,游客们却望不见古镇的原真性和地方感,无法体会到其中深重的文化内涵,堕入了单向度的世界。
游客们凝视着眼前的残垣断壁与水榭歌台,可这一切都仿佛只是过眼云烟。每件事物都只是单纯地杵在那里而已,一件一件地从眼前依次飘过,就像移步换景似的演出,最后将观众留在原地。如此的旅行便使得不同地域的不同文化悬浮于虚空之中,而同质化就在此中滋生。
要知道,古镇从不应该是“拙劣的艺术家戴着别人的眼镜”产出的流水线产品,古镇真正吸引游客的差异文化来源于在地居民的多样生活。我们常说的“要留住烟火气”,不是要留住古镇中商人叫卖的吆喝声,而是希望能留住土生土长的居民们。我所想看见的,不仅是街头的商铺林立,而是当地的孩子在古镇里肆意玩耍、追逐打闹;还是当地的老人在惬意乘凉、谈天说地;更是当地居民能正常生活、婚丧嫁娶。如是,古镇方才恢复了其本应有的人文属性,有人定居生活的地方才能被称为“镇”,差异化的花儿在其间盛开。
游客们长期卫星式地飘过古镇,而我更想真实地走在古镇中,亲手触摸深藏于亭台背后的慷慨遗恨。
展开(旧版)
走在古镇
余秋雨在《文化苦旅》中呐喊:“景点,景点,总是景点,再也读不到传世的檄文,只剩下廊柱上龙飞风舞的楹联。”走在古镇,仿佛除了地名以外,就没什么其他的区别了。
阿多诺认为,文化工业只注重交换价值,而否定了艺术价值。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资本的进一步影响,过去风格各异的古镇现如今却只剩下同质化的汉服租赁、文创雪糕。在机械复制的过程中,古镇的“灵韵”逐渐丧失了,艺术价值不再,呈现出来的无非是一个个被设计好的“景观”和作为地标性质的“符号”。至此,古镇便沦为了“拙劣的艺术家戴着别人的眼镜”的情况下产出的流水线产品,供游客们进行表面的符号交换,古镇差异化的本质被掩盖,游客差异化的审美体验被忽视,古镇世俗化也媚俗化了。
走在古镇,失去灵魂的难道仅仅是眼前的这片土地吗?
在马尔库塞眼中,“单向度的人”失去了否定性和批判性的维度。“特种兵式”游客便是其中之一,本应作为主体的他们同样呈现出同质化的态势。他们以“特种兵旅行”的方式粗暴途径各地,并盲目的接受同质化的景点。于是,旅程中的时间并不是被用来放松欣赏,而是在路途中疲惫度过,这样的出游只是为了传达出“某人到某地到此一游”的一个符号。如此的旅行便使得不同地域的不同文化不再重要,同质化在此中滋生。他们只需要接受一个既定的行程,在既定的地点打卡,随后前往下一个目的地。
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中指出:“娱乐至死的可怕之处不在于娱乐本身,而在于人们日渐失去对社会事务进行严肃思考和理智判断的能力,在于被轻佻的文化环境养成了既无知且无畏的理性文盲而不自知。”文化工业旨在迎合群众喜好来推出产品从而获致更大的收益。一切大批量、复制粘贴、商品化生产的文化产品都属于文化工业下生产的大众文化。但文化工业的劣性在于它的后果,它麻痹大众,使自我在麻木中消失,使大众成为缺乏批判思考、单向度的人。
于是,我们要反对的既是同质化的古镇,也是同质化的出游行为,更是绝对的同一性:我们不能让一个僵化固定的体系囊括其中一切独立的个体,我们要追求的是差异化的美。正如本雅明所言:“一切本质都是完整纯洁的独立存在,不仅独立于现象,而且特别相互独立。”天上的星辰每个都有其光辉,当无数个星辰组合在一起便构成了星丛,此时,每个星辰依然保留了其原来的样子。
走在古镇,可再也找不见慷慨的遗恨,只剩下几座既可凭吊也可休息的亭台。
正如人类的太空之旅,我们每个人也都在不断抵达未知之境。
展开
迈向未知,不断求索
赫胥黎有言:“已知的事物是有限的,未知的事物是无穷的。”人类从来不掩饰探索未知的欲望,先民们脚踩大地,仰望星空,在发问与求索中抵达了未知之境。
如今,昔日遥不可及的无垠宇宙也成为了人类可以抵达的未知之境。从人类第一次仰望月亮,在明暗变化中想象玉兔和嫦娥;到伽利略发明天文望远镜,打破距离与星空对视;再到莫斯科街头的流浪狗莱卡登上太空,从小小的舷窗向外远眺……茫无边际的宇宙中,这些眼睛究竟看到了什么?
我想,在探索过程中,他们一定见到了不一样的风景。汪国真曾言:“到远方去,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正是出于对未知风景的好奇,所以人们敢于拥抱不确定性的勇气,在一次次试错中抵达了无知之境,进而拓展了人类的认知边界。
然而,对未知之境的探索从不只是宏大遥远的命题,我们每个人也都在不断地抵达未知之境。如今我们既能通过实践来积累直接经验,“从无字句处读书”,又能以间接经验互补的方式,快捷地增长对眼前纷繁复杂的世界的认识。就在这样一日日积累认知物料的过程中,我们不断地抵达了未知之境。
可是,抵达未知之境不一定在短时内对我们的生活产生影响,但并不意味着我们就要因此却步。庄子有言:“无用之用,方为大用。”门捷列夫曾痴迷于元素的排列组合,那些摆弄纸片的时光看似徒劳,却最终孕育出元素周期表,让人们对化学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所谓无用,只是在当下不能即时地获得收益,但经过时间将未知充分沉淀,便可使其化为已知以便于我们进一步探索未知。
故而,我们不能因短见地关注眼前的得失而放弃了对未知的求索。相反,我们应坚持探索未知,并在已知的基础上不断地抵达未知之境。如若是抵达未知之境后便沾沾自喜,停滞不前,人同样会陷入无知的境地。
卡尔·波普尔认为:“科学的正确永远是一种不彻底的正确,科学无法达到绝对真理。”的确,真相不可被触及,但我们可以不断地接近真相。于是,我们便要以虔诚的态度不断探索,不断抵达。抵达未知之境并非是旅程的结束,这仅仅标志着我们将迈向新的未知之境。
赫胥黎曾进一步论述道:“我站立在茫茫无边神秘莫测的汪洋中的一个小岛上,继续开拓是我们每一代人的职责。”我们不必“将爱钉在地球某处”,而应且思且行、且悟且进,不断抵达未知之境。
笔记
经验主义
有人说,成熟就是允许一切发生,却又能接受发生的一切。
展开
元问题——成熟
确定性/不确定性——成熟
确定性——经验——从无到有——局限性——康德——现象界和物自体之间存在间距
知识无限性
应该思维——愿望思维——现实和我们的愿望不一致
愿望——主体位置——本体论——努力控制自己能够控制的事情/接受失控
正着写:
辩证:
确实——从无到有——经验增长——成长
虚拟论敌——事物发展——规律性——经验本质
相似变量在相似情境下会带来相似的结果——客观进步
批判:
不能将经验视为成熟
质料因
经验本质具有局限性——现象界和物自体之间存在间距
人不可能对于客观世界做到绝对和完整的判断——任何经验——有界限的
普遍意义上的应该——应该的预判和底层中立的事实之间存在间距
不确定普遍存在的底层中立的客观事实
形式因
进一步说
过分强调经验的普遍性——忽视经验的独立性
人对于自己的行动进行单一化的赋能——本质——模仿
过分相信经验——过分模仿的思维——内心期待和客观世界事实不一致——挫败感——内耗
苦难挫折进行抽象化——习得性无助——能动性降低
本体论:
真正的成熟——允许一切事情发生,接受发生的一切
包容不确定——努力控制自己能够控制的东西,不可控——心态的预期
不能过分相信自己的判断——认知的张力和弹性
建设性意见:
过分的虚无主义——不对的——虽然经验具有局限性
经验是具有价值的
黑格尔——第二事实
人会将相对正确的东西代替谬误——螺旋上升
成熟——经验有效——效果——进步性
真实虽然不可被触及——真实是可以被接近的
另:反着写:
辩证:
确实成熟——包容不确定
愿望思维——包容客观事实和我们的愿望不一致
不确定反思
批判:
成熟彻底视为包容一切
质料因
包容一切——价值虚无
没有办法用一种有序的价值和视野对客观世界进行评估
形式因
经验是具有价值的
黑格尔——第二事实
人会将相对正确的东西代替谬误——螺旋上升
成熟——经验有效——效果——进步性
真实虽然不可被触及——真实是可以被接近的
本体论:
真正的成熟——允许一切事情发生,接受发生的一切
包容不确定——努力控制自己能够控制的东西,不可控——心态的预期
不能过分相信自己的判断——认知的张力和弹性
建设性意见:
对比材料的互异性
成熟就是允许一切发生,却又能接受发生的一切
允许一切发生——合理的——既成事实——不允许——内耗
接受发生的一切——未必正确
存在即合理——不代表价值的认同——价值筛选
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有人补充说,己所欲者,也勿滥施于人。
展开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共情对于社会群体关系——显性的赋能
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共情是一切道德行动的动机
批判:
我们不能够将自己的直觉判断强行加诸到他人身上
康德——理性是具有有限性的——直觉膨胀
一个人所作出的直觉判断源自于先验知识——先验知识源自于——经验
经验本身是不可靠的——偶然性
经验理据——不可靠——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
如果我们将自己的直觉判断强行加诸到别人身上——根本性的冲突
因此——克制是一种美德
无需时刻保持敏感,迟钝有时即为美德。也有人认为不尽如此。
展开
敏感——客观世界——直觉反应——应激
经验——更加快速更加即时性的反馈
敏感——竞争优势
行为的价值兑现——时效性
批判:
社会——冲突——看破不说破
敏感本质具有视角性——任何一种视角——相对正确而不是绝对正确
一些他人行为的过分应激——我们将主体的视角加诸到对方的行动之下
存在竞争性真相——主观意象之下——冲突
本体论:
迟钝——美德
应激状态的延后——敏感/直觉的经验判断——用理性进行克制
经验——偶然性——康德——经验理据是不可靠的
一般事实去判断——预设偏见——割裂——对事不对人
建设性意见:
迟钝可以给我们生命带来稳定/耐力——客观的常理
偶然性/必然性
努力——短周期/长周期——必然性
有人说,怀念过去是在时间的长河里止步不前。
展开
辩证:
确实怀念过去会带来一定的止步不前
客观稀缺——容载有限——时间被怀念过去所占据
会导致我们没有足够的空间去包容接纳新事物
批判:
将怀念过去视为止步不前——非理性的
质料因
经验——进步性——客观发展带来有序
无序——布朗运动——混沌
形式因
经验——扩展性
怀念过去——过去本身也会随着时间发展而扩展而不是止步不前
怀念过去会随着时间发展——过去本身所具有的经验质量得到提升
本体论:
我们需要怀念过去——切割——怀念过去并不代表我们对于客观世界进行保守的选择
建立在过去的立场上——发展
建设性——同意
怀念过去——进步性——不是排异,而是同意
帮助我们更好的前进
过去——额外的价值共识和文化认同
享乐主义
有人说,要把好东西留到最后享用;也有人说,好东西就要即刻享用。
展开
辩证:
立刻享用
时间价值理论&阈值
时效性——过程——流变
好的东西要立刻享用——享乐主义
时间会导致客观事物发生价值的变化
事物本身的属性——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人对于事物具有过分稳定性的期待
价值的本质——由生态位决定——生存策略
就算事物在时间属性的赋能下——质量是稳定的——时间会带来生态位的变化——价值判断会发生流变——价值上的滑坡
批判:
最后享用
心理学——直觉的判断和描述
直接结果/间接结果——延续性
期待/阈值——过去所经历的事情——下一次对于事情——情绪门槛
一个人被满足——不是可被量化事实——取决于前置经验——难以被满足
一开始对于好的东西进行消费——内心——刺激——短时间——满足感
长周期——提高我们内心中满足的阈值——后续的行动——失望
长期的实践——失去幸福
本体论
好东西最后享用
自我内在认知——自律——长期满足
客观事实——延迟满足
智性——过早消费好东西——只能获得情感上的刺激
成就意义上——消耗
最后享用——更加重要的地方上
一件事情所具有的成就往往时候和这件事情的回馈周期成正比
延迟满足是一种智慧
虚无主义
近日,央美朱皓月创作的《非必要离校》一诗在网上火了,其中有这样一句:“人间是由无数个非必要组成的。”
展开
萨特——虚无主义——人生本身就没有绝对被预设的目的性
人生是没有被预设的答案的
人生不应该具备预设的答案
存在先于本质——人的本质是由他的存在所决定的
确实对于人生——一定的必要性
批判:
如果我们将必要性作为我们人生的唯一选择——非理性的
萨特——物——自在
人——自为——人的存在结构具有客观的溢出性
必要的事情只是我们人格特质的局部描绘,但是却不是整体
本体论:
本质虚无
存在先于本质——保持自己行动的主体性
非必要的行动——选择行为的主体性——自由意志——行动理据
过去一百年,科技高速发展,人类的眼睛是向外看的,因此我们看到了月亮,看到了火星,我们永远希望知道自己要什么;未来,人类只有学会向内看,才会明白什么是自己不要的东西。
展开
辩证:
确实我们永远希望知道自己要什么——求知欲
认知物料越多——丰富——需求
批判:
质料因
不可能通过丰富物料——获知我们真实需要什么
世界的外在标准为假,我们对于这个世界的感受为真——维特根斯坦
不可说的东西要保持沉默——价值判断具有复杂性——难以客观可验
形式因
萨特——自在自为——人的存在结构具有客观复杂性
本质虚无——没有办法通过一种绝对量化的手段来作为我们事实判断的衡量标准
马克思韦伯——祛魅——失去默认选项
本体论:
向内看——丰富性的需求
向内看——不代表唯我论——本真性
拒绝唯我论/意义证实观——有边界的
接近于自己想要的
建设性意见:
客观发展——进步性——值得肯定
村上春树多年获诺贝尔奖提名,然而无缘诺贝尔奖,你如何看待这一“陪跑”现象?
展开
结果是否达到最优是不是对于人生来说衡量与肯定的唯一标准
不应该是最优唯一标准
本质虚无——被预设的答案
萨特——自我与他者之间的关系
辩证:
马克思韦伯
人是生活在自我编制的意义之网上的动物
人们需要可验的价值才能够带来判断——能够给人带来结果的意义感知
目的理性——能动性投入——明确的目标
批判:
尼采——本质虚无——理论虚假
上帝死了——绝对的共识的终极的答案
大部分被我们所认同的人生意义本质只不过是被告知的意义而不是意义本身
是否得奖本身并不是我们对于生命有价值衡量的标尺
本体论:
尼采——超人精神
客观——本质虚无/理论虚假
这个世界是荒诞的,是没有意义的——生命强健
创造自由以及积极创造本身
建设性意见:
超人精神——超越客观结果的观察视角
不代表过度的强调个人的权利以及优越感
超人精神——过度的诠释)个人失范
群体的共策,社会的共同基础——社会属性是一个人不容分割的一部分
价值溢出性——结果/得奖
将一些我们认为重要的变量进行量化的比较
任何一种对于结果的取景框只是客观世界的局部价值而不是整体价值
怀疑主义
不断怀疑自己以前深信不疑的东西,才能够成长为更新的自己。
展开
悬置——不动心
倾向于先验预判的选择
将自己所有深信不疑的东西悬置之后,人便对行动没有绝对的倾向性
在行动中进行开放和广泛的试错——摆脱先验预判的局限
批判:
才——必要条件——非理性
皮浪主义/休谟——谬误的绝对观——否定普遍意义上的经验——进而认为世界不存在一般常理——人陷于更深层次的虚无中
语境主义的思考——直面问题能在务实层面带来反馈——而在语境中会制造问题
的确,在证实怀疑的过程中,能收获确定性的知识
在世界上证实需要成本——而要证明真理需要的成本无穷大——内耗
但这个问题是否具备存在的合理性,是否是我们不得不去面对的事情,还是仅在语境中被生产出的问题,而不是我们一定要直面的问题,此时就可能会导致不必要的怀疑
本体论:
怀疑不是我们面对这个世界的必要条件,要保持审慎的态度,要保有认知弹性
对于成长为更新的自己,怀疑本身只是一种条件,还有其他多样的条件——比如相信,亦可以是一种条件
怀疑本身是有价值的,怀疑的额外价值体现在克制上
如果我们对某件事深信不疑,可能会导致行为过度——如此便会导致物极必反
怀疑能让人的行为兑现保持克制——契合了“变量与变量之间不存在存在线性关系”这一客观规律
故而,怀疑是有效的工具来帮助我们通过更加克制的方式进行价值观念的践行
功利主义
有人说,有意思比有意义更重要。
展开
完整性
意义是我们可验的价值驱动
意思——有趣——感性/超验的价值
我们要去做一些自己所喜欢的事情——非功利动机
辩证:
确实,我们承认,对于客观事物的意义框架能够给我们带来可验的,可量化的外在印证框架——能够从客观中提高我们所具有的动力
马克思韦伯——人是生活在自我编制的意义之网上的动物
当我们拥有可验的外在印证——我们能够给自己带来确定性的意义期待
从而满足目的理性,让我们获得行为的能动性
批判:
然而在我看来,我们不能够将意义作为我们认知外部世界的唯一工具
意义动机本身只是我们人能动性的局部
意义动机所指向的印证——一个人的天赋被压抑
在意义动机驱动之下,人们做事情的动机往往会以完成作为行动的目标
本体论:
有意思——非功利动机
有意思的事情能够让我们获得情绪上的满足——做这件事情本身就是一种奖赏
人们会将自己的虚荣和自己的表现进行捆绑
一个人不仅仅为了完成,还为了成就,还为了更好的表现主动投入能动性和专注——天赋才得到兑现
建设性意见:
但是成就不等于成功
喜欢会更加容易带来成就——成就并不是社会意义上的成功
我们鼓励一个人做有意思的事情不代表我们过分强调个体的权利和优越感——成功——客观的标尺
只做有意思而忽略了外在的群体共策,会导致一个人的失范
有人认为,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才能实现人生价值。有人则不以为然。
展开
辩证:
感兴趣——非功利动机
功利动机——外在奖励——高分——高水平的学历
非功利动机——喜欢——更高水平的动机
奖励——行为结果停留在完成上
喜欢——虚荣成就——做得好本身——动力
能动性/天赋/专注
批判:
感兴趣——非理性
成就并不等于成功——成功——社会意义的肯定
感兴趣——成就——更好的表现
人生价值的兑现——被肯定的结果
本体论:
尽可能做自己所喜欢的事情/让自己所喜欢的事情被社会肯定
真正的价值——需求导向
对青年人来说,只有发自内心的热爱,才能真正地做好意见事情吗?
展开
发自内心的热爱——合理性——更好
非功利动机——兴趣——虚荣——表现——额外增量——天赋能动专注
功利动机——能动性
回馈——完成
符合论——真正的好——外在表现
成功——成就——社会共策——肯定
吹灭别人的灯,并不会让自己更加光明;阻挡别人的路,也不会让自己行得更远。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如果世界上只有一种花朵,就算这种花朵再美,那也是单调的。
展开
相对增长——比较优势——竞争优势
绝对增长——集体反哺个体
辩证:
延迟他人成长的方式,能在竞争中建立比较优势——自我保护
版权
批判:
非理性——利己主义的短见
相对增长——阻碍了绝对增长的进程
本体论:
绝对增长——集体反哺个体
功利主义——边沁——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是正确与错误的衡量标准
视角主义
有人说:“人与人之间最大的差别在于,智者相信看不见的,而愚人永远只能相信看得见的。”
展开
看得见的,看的不见的——区分度
形而下——形而上
经验局限性反思
辩证:
确实——相信自己看得见的——认知提升的方法论
看得见——经验事实——非常重要的认知物料
事物发展是有规律的,相似变量——相似情景——相似结果
看得见——客观的——务实反馈——合适事实
批判:
看得见——问题——视角主义
质料因
视角——开放性——同一事物——不同视角——不同的结果
视角主义的真理观——有限视角——局部事实而不是完整事实
过分相信自己看的见的事实,而忽略了——经验局限性的本质
人——客观世界——判断——本质——偏见
形式因
看得见——警惕——康德——认知源
任何一种时候,经验获取——基本事实——随机的
偶然——必然性——判断——影响
经验理据——不可靠的
本体论:
我们要相信自己看不见的——认知——保持弹性
元认知——证实/证伪——边界——可以被证伪的弹性
建设性意见:
当然——我们看不见——保持期待
经验——普遍意义上虚无的界定
“后真相”一词是《牛津词典》2016年度词汇,它的特点是凭情感和信念来认知真相。在“后真相”时代,人们渴望真相却又常常感到抓不住真相。
展开
凭借情感信念认知真相——合理性——视角预设——更加有序看待世界
后真相本质——同样一个事物——描述方式不同——感官直觉不同
物质具有多面性——也因此同一个客观事物——描述的方式——开放性
任何一种可触及的事物描述——局部事实
后真相时代——人会采取用信念和情感的视角去描述客观世界
任何一种信念和视角——多面性的一部分而不是完整事实
用信念——局部化的描述——真相偏离
有人认为,生活中重要的并非所见,而是目光;但也有人认为不尽如此。
展开
所见——认知物料
目光——视角
视角主义真理观
降维——视角——直觉/能动性
辩证:
所见——价值
高质量认知物料——提升
判断和价值具有绝对属性
批判:
质料因
物料的质量不能决定判断的质量
视角决定论——伽达默尔——前见
目光——真正带来价值
形式因
所见——物料——稳定
目光——不稳定——由自己认知对物料产生的判断是这个世界的局部而不是完整——经验是偶然性堆积的
自省于目光——产生认知弹性
本体论:
目光更重要
视角——开放性
建设性意见:
目光——局限——物质基础
斯多葛主义
苏轼言:“所可知者,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作文如此,其他事物亦可涉及“行”与“止”的问题。
展开
行/止——斯多葛主义
宇宙决定论——宇宙意志
自由意志——内部性能动性——改变
行——宇宙意志
止——违背宇宙意志
辩证:
确实我们认为“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具有合理性
行为——不可控的外部性的自然规律
批判:
过度的将外部性的变量——衡量行为的唯一尺度
自己内部性的努力——客观世界——赋能和影响——忽视
本体论:
能动性——边界——顺势而为
行动内部——价值
“关机”“重启”“升级”是电脑运行的三种模式。人生也是如此。人生旅途中,遇到困境有的人选择关机模式,摒弃杂念,沉淀休整;有的人选择重启模式,转换思维,再启新程;有的人选择升级模式,增值更新,提升内核。
展开
斯多葛主义——宇宙决定论——物理立场——不可控
自由意志论——设计立场——可控
a/b 统一 <=对立=> c
辩证:c 合理
升级——务实——进取
批判:c 不对
升级——单一化——能力边界
内耗/挫败感
本体论:a&b 对
选对目标/结束错误选择——宇宙意志
建设性建议:a/b 区别
关机——时效性——正确答案——等待
社会本位论
生活在现代社会,我们跟他人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而他人往往又被功能化了。对此你怎么看?
展开
功能化——马克思韦伯/涂尔干
紧密——合理性——有机团结
社会分工——每个人都服务于分工,每个人都依赖于社会分工
理性化,科层化——人们可以通过量化的规则和程序组织管理社会生活和公共事务,集群的效率
亚当斯密——社会分工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发明,它能使劳动者能收获两个品质,熟练和专精
理性批判:
功能化的非理性——认同偏差,情感剥夺,社交隔离,工具理性彰显
人对于自己劳动结果——认同偏差
情感剥夺——自主性和创造性被剥夺——过分彰显工具理性
我们所具有的个体主体的特征——社交关系——社交隔离
本体论:
保持自己的主体性
功能化的社会身份只是我们个体人格特质的一部分而不是全貌
更加系统的认知
主动的超越于——人们对于我们的功能性需求
也对他人不要仅仅从功能性角度去期待——满足完整复杂的人格满足
萨特——自在自为——存在结构复杂
德性批判:
个人的责任感和良知高于社会的外在追求
如果一味的追求绝对理性的执行社会秩序——割裂一个人在动机上的善的意义肯定
自然法和社会法——柏林墙
确实你没有不开枪的权利,但是你却有将你的枪口下移一寸的权利
在自行车赛中,车友有时会安排“破风手”,他的任务是在前面挡风,为身后最有希望夺冠的队友节省体力。
展开
辩证:
一个人追求自我内部性的成就——合理的
批判:
客观秩序——潜在的无头脑
亚当斯密——众愚成智——个体的复杂——群体的愚钝
个体的简单——群体的效能
所有的个体在行动的目的性上的分散——集群的效率贬损
个体的简单——群体的智能
本体论:
更加应该让自己的发挥和表现——契合到社会身份的稳定性
追求个人化——相对的增长
分工——绝对事实的增长——荣誉——反哺到系统的每个个体
另:
辩证:
破风手的本质——社会分工的产物
带来的是整体效率——绝对事实的增长——系统构建——增量
批判:
破风手——非理性
分工存在——自由意志的追逐之下——外部性的分工——个体兑现自由意志的阻力
我们对于个体的能力培养——量化框架之下
本体论:
社会分工——有效的——自由意志才是根本理据
有人说,凡是生存在这个世界上的,都是最强的。还有人说,凡是生存在这个世界上的,恰恰都不是最强的。
展开
辩证:
确实,强对生存在这个世界上有帮助
强——适应度高——便于生存
批判:
强——不是生存的唯一变量
质料因
强是生存能力的一个方面——变量具有多样性——强只是一个局部变量
形式因
规律结构——变量与变量之间——并不存在线性关系
物极必反——强有利于生存——但强对生存的作用是有限的——过强同样不利于生存
幂律分布
本体论:
强对生存能力的赋能并不是线性的——而是具有边界的
当人不是最强时——势必有其他方面作为代偿——这帮助我们防止对个体的过度消耗
建设性意见:
在现实中,并不一定要追求作为最强的个体,而应当投入于社会分工中,作为有机团结的一份子
有人认为,合作更能突显个人的优秀,有人则认为,合作更易助长个人的平庸。
展开
平庸——分工——马克思韦伯——意义割裂
劳动结果——劳动意义之间——断裂
情感剥夺——情感,意义,审美倾向——劳动结果的同质化——平庸
批判:
同质化代表的是平庸——非理性的——社会生态位相契合的优秀
国富论——潜在的无头脑——众愚成智
整体——个体的简单会带来整体的智能——个体的复杂只会带来整体智能的衰退
合作的本质——自下而上的复杂——社会身份——稳定性
形式因
更加丰富的意义——合作——分工
亚当斯密国富论——劳动者拥有两个更加重要的劳动品质——熟练和专精
优秀的表现——劳动者的劳动表现得到提升
本体论:
更多的参加到合作中
建设性意见:
功能化——高度依赖外部系统的稳定
警惕功能化的问题——适应度
掌握更加广泛的社会技能——更广泛的社会协作
人的生命如一条长河,不断的汇集,不断的融入,直到让自己成为海的份子,停留在天地间。
展开
辩证:
确实——不断地融入,不断地汇集——精进方式
社会化自我——避免社会失范
与社会构建联系性——社会属性
批判:
但是——汇集和融入——唯一目的——非理性
萨特——自在自为——存在结构复杂
自然法和社会法——自然法高于社会法——柏林墙
本体论:
融入社会——独立性和自由意志
建设性意见:
不是唯我论——社会失范
内在掌握与外在印证
生活中,人们往往很在意他人的看法,然而,要做成一件事,又往往不能太在意他人的看法。
展开
很在意他人看法——外在印证
不在意他人看法——内在掌控
1.自我认同的建立 2.认知的有序性
辩证:
确实在意他人看法——合理性
需求导向——价值不是客观的——被需求的状态而决定的
涂尔干——社会本位制——有机团结——在意他人看法——避免社会失范
批判:
任何一种视角都会有局限性
过分按照他人的看法进行生活——价值判断的感知——局限化
客观角度——价值具有溢出性
任何一种视角对于价值的肯定与描述——真实的世界产生偏差
本体论:
坚持自己的价值判断——自我特殊性的感知
多样性红利——斯科特佩奇
不同视角——价值的不同解释——超加性
建设性意见:
基础比率——一般化的道理
不能高估自己的特殊——证明自己足够的特殊
批判:
在意他人看法本身是非理性的
萨特——自在/在为——存在结构具有溢出性
个人所具有的特质——外在他人的看法之间存在偏差
如果我们过分的关注他人的看法——我们自我的行动只能在局部状态下被满足
希腊古迹德尔斐神庙上刻着三句箴言,其中最著名的一句就是“认识你自己”
展开
认识自己——直觉/反直觉
社会性——可验的印证——社会化自我——反直觉/直觉
人性化自我——直觉/反直觉
排中律
辩证:
确实,人在社会中分工,认识自己本质是对于自己在社会中所具有关系节点的清晰把控——社会分工
批判:
社会身份/真实自我——局部/完整
外部性的能力——诉求——过度发展
个体的发展不平衡
本体论——人是具有完整性的
社会化自我——人性化自我——复杂性反思
建设性意见:
内部性比外部性更重要
康德——良知和责任感——更高的动机
满足外部性需求——施暴机器
生活中,人们常用认可度判别事物,区分高下。
展开
辩证:
外部共识——价值的定义
多样性红利——斯科特佩奇
真理偶尔掌握在少数人手中,那是特殊情况。
这里面有个思想叫“群体的智慧”:群体判断的平均值的误差,总是是小于每个人判断误差的平均值。多听一听大家的意见,取个平均值,这个方法很有效。
批判:
非理性——质料因——萨特
萨特把物的那种被决定的、不能改变的存在,叫做“自在”的存在。
把人的这种“有待形成”的、不固定的存在,叫做“自为”的存在,就是自己“为自己”而存在。
自在的存在有一个固定不变的本质;而自为的存在没有固定的本质,它的本质是可以变化的。
物是自在的存在,它有一个固定的、确定不变的本质。
用萨特的哲学术语来说,就是我们的“存在结构会溢出(我们)所占有的对象”。没有得到的时候当然不满足,得到之后又会产生新的不满足。
形式因
康德说:“时间、空间是感性的先天形式。”
时空有限性——生态位/时间变化——认可度——流变
经验具有独立性
本体论:
认可度——有效标准——边界
对任何一个问题,都存在一个能让答案一目了然、脱颖而出的视角
佩奇为此专门提出和证明了一个数学定理,叫“学者存在性定理"。
少数人掌握真理的稀缺
卡尼曼提出来的,“基础比率”。
所谓基础比率,就是以前的人,做同样的事,做到的平均水平。而且卡尼曼知道,预测未来最好的参考指标,就是基础比率。
基础比率是一个非常强大的预测工具。说白了就是你并不比别人强多少。
如果别人做这件事需要那么长时间,基本上你也需要那么长时间。如果别人做这件事失败了,那么你做这件事最有可能出现的结局也是失败。
你认为你了不起,其实别人在做这件事之前也认为自己了不起。你并不特殊。
这就叫既尊重一般知识,又能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当我们在预测未来的时候,首先要想到自己并不比别人更特殊,基础比率是最好的参考资料。
如果你不想听从基础比率,那你就得拿出非常特殊的理由,而且这些理由必须是切实存在的和别人的不同之处。
另:
辩证:
确实人——具有独立判断的自由
自在自为——本质虚无——外部性认可度——参考标准
自由意志——阻力
批判:
认可度——关注
质料因
直觉膨胀
直觉——经验——不可靠的——偶然
经验理据——不可靠
形式因
就是把“忠实于自己”等同于,我对自己的认知和解释绝对正确。这样来,你就会误以为,只要关注自己的内心,就能创造出生活的价值和意义,把外部世界看成是多余的,甚至看成是“自我实现”的障碍和敌人,这就陷入了唯我论的盲区。
泰勒的观点是,追求自主性,追求独特的自我,并不需要接受唯我论,而且恰恰应当拒绝唯我论。
失范
简单下个定义,就是一个人或者一群人与社会的整合程度降到了极低甚至为零,也就是说,某个人或者某个群体和这个社会已经失去了联系,与这个时代完全脱节了。
本体论:
因此认可度——更重要
认可度更接近正确
多样性红利——斯科特佩奇
真理偶尔掌握在少数人手中,那是特殊情况。
这里面有个思想叫“群体的智慧”:群体判断的平均值的误差,总是是小于每个人判断误差的平均值。多听一听大家的意见,取个平均值,这个方法很有效。
普遍法则公式
一般认为康德的义务论有两个基本公式,第一个公式偏重在形式上,第二个偏重在实质上。所谓“形式”是强调原则,而“实质”是强调实际的应用。
我们先看第一个公式,就是:“我应该永远如此行动,使我的行为准则成为一个普遍的法则”
如果一件事只允许我自己做,而别人不能做,就表明这是我个人的行为准则,但它不能成为普遍的法则。
建设性意见:
热爱胜于金钱
人类的动机并不纯粹是附加性的,为了兴趣而做事和为了报酬而做事,是截然不同的。
人的动机可以分为两类:内在动机、外在动机。
内在动机能让我们的行为本身就成为一种回报;
而对外在动机来说,回报来自于行为之外,而不在于行为本身。
外在动机并不总是最有效的动机,增大外在动机可能降低内在动机。
表现和虚荣捆绑——主动能动性的事情
外在动机——奖励——能动性——低效——完成
在缤纷的世界中,无论是个人、群体还是国家,都会面对别人对我们的定义。我们要认真对待“被定义”,明辨是非,去芜存真,为自己的提升助力;也要勇于通过“自定义”来塑造自我,彰显风华,用自己的方式前进。
展开
自定义:萨特
萨特把物的那种被决定的、不能改变的存在,叫做“自在”的存在。
把人的这种“有待形成”的、不固定的存在,叫做“自为”的存在,就是自己“为自己”而存在。
自在的存在有一个固定不变的本质;而自为的存在没有固定的本质,它的本质是可以变化的。
物是自在的存在,它有一个固定的、确定不变的本质。
用萨特的哲学术语来说,就是我们的“存在结构会溢出(我们)所占有的对象”。没有得到的时候当然不满足,得到之后又会产生新的不满足。
萨特说,存在就是虚无,这不错,但这恰恰是人类行动意志的基础,正是因为存在没有预先的本质,所以我们才能够自由地行动。
批判:
质料因
泰勒 唯我论
就是每个人对自己的认识。绝大多数人都会觉得,当然是我自己最理解自己、最懂得自己。这种认为自己对自己具有绝对解释权的观点,叫做“唯我论”
价值真的是“自我”赋予的吗?
泰勒不同意保守主义的观点,他支持个人自主性。他认为,忠实于自的内心,这本身是一种积极的道德理想,是现代文化的重要成就。泰勒把这种道德理想叫做“本真性”。
泰勒针对自由主义展开批评。他认为,自由主义的观点存在一个盲区,就是把“忠实于自己”等同于,我对自己的认知和解释绝对正确。这样一来,你就会误以为,只要关注自己的内心,就能创造出生活的价值和意义,把外部世界看成是多余的,甚至看成是“自我实现”的障碍和敌人,这就陷入了唯我论的盲区。
泰勒的观点是,追求自主性,追求独特的自我,并不需要接受唯我论,而且恰恰应当拒绝唯我论。
形式因
失范
简单下个定义,就是一个人或者一群人与社会的整合程度降到了极低甚至为零,也就是说,某个人或者某个群体和这个社会已经失去了联系,与这个时代完全脱节了。
涂尔干
社会分工和有机团结
在近代社会中,由于社会分工的发展,人们在意识、信仰上的差异也日益增大。但是社会没有瓦解,人们也没有分离,这是因为古代维系团体的共同意识逐渐被分工制取代,社会分工使每个人在消费上依赖于其他人。分工使社会像有机体一样,每个成员都为社会整体服务,同时又不能脱离整体。分工就像社会的纽带,故谓之“有机团结”
延伸结论——社会属性是个体不可分割的人格属性的一部分
社会成员的最高美德是维持个体社会身份的稳定性
作为社会角色,我们必须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涂尔干:我们不允许我们的高级社会活动像我们的知觉和肢体意识那样,紧随着我们的机体状态而变化。
精神的科层化,社会化不仅使人精神变得崇高,还是人精神变得稳定
本体论:
被定义更重要
多样性红利——斯科特佩奇
真理偶尔掌握在少数人手中,那是特殊情况。
这里面有个思想叫“群体的智慧”:群体判断的平均值的误差,总是是小于每个人判断误差的平均值。多听一听大家的意见,取个平均值,这个方法很有效。
普遍法则公式/社会分工——个人是短见的
建设性意见:
去极化
热爱胜于金钱
人类的动机并不纯粹是附加性的,为了兴趣而做事和为了报酬而做事是截然不同的。
人的动机可以分为两类:内在动机、外在动机。
内在动机能让我们的行为本身就成为一种回报;
而对外在动机来说,回报来自于行为之外,而不在于行为本身
外在动机并不总是最有效的动机,增大外在动机可能降低内在动机。
自定义——喜爱——胜于——外部——奖励——完成
公平正义
有人认为,无区别对待,一视同仁才公平,有人却认为区别对待才公平。
展开
一视同仁——机会平等
机会公开——机会平等的结果——同等条件下我们需要获得同等的行为收益
高考——一视同仁——公平
绝对化的一视同仁——平等不等于平均
康德——理性的方法——绝对遵守——否定动机上的善
康德——动机上的善——道德裁决的标准
孔子——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德性论——区别对待
辩证:
一视同仁——正义的表达
机会平等——所有人都可以按照共同的行为标尺对于行动进行兑现
社会正义/希望——机会平等——事实基础
批判:
机会平等——非理性
绝对的处于理性——我们对于善的动机——价值的否定
行为——平均主义——社会风气的运行带来影响
正义的社会——标准——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本体论:
理性人——区别对待很重要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只有避免绝对的平均主义——才能使公平变得有价值
公平是社会的底线,在情境之中——区别对待——更好的兑现正义
有人说,最美好的是希望,而不是现实。
展开
希望——现实之上——生活的期待
辩证:
确实现实给我们带来美好——更多的物质占有——更高水平的收益
更高水平的收益——生活水平提升——务实观
批判:
我们只是将美好定义为现实——非理性的
纯粹现实——价值的流动——不能带来价值的增量——零和博弈
本体论:
希望更加美好
希望——物质之上——精神幸福——幸福总量的增加
功利主义:
幸福和苦难——客观量化——幸福的增量/苦难贬损——追求总和
社会的幸福总和能够增长——最大化的幸福——正义观
幸福的绝对增长/相对增长
希望怎么来的——物质基础
希望/愿望——物质基础——正义——机会平等
罗尔斯——正义观——每个人都有可能通过自己的后天努力来实现自己的阶层跃迁——机会的公开——高考
辩证:
我们确实承认——从务实的角度——现实给我们带来的美好
批判:
生活的水平并不代表我们阶层的改变
绝对的生活水平的提升给人带来的幸福是有限的——真正快乐的,是相对的,属于个体阶层的提升
本体论:
真正的美好不能仅仅定义在现实上
给个体带来希望的社会——机会平等的原则
建设性意见:
希望不是愿望,平等不代表平均
交流理解
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听到有人说“关你什么事”和“关我什么事”,这是否意味着人的悲欢并不相通或者难以共情?
展开
辩证:
确实,人很多时候悲欢是不相通
实行者和旁观者之间的归因偏差
实行者——直观
旁观者——臆想
行动的体验烈度发生变化——悲欢——并不相通
批判:
彻底不共情——非理性
质料因
不共情——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
共情是一切道德行动的基础——悲欢是不相通——道德秩序无法建立
人是有共情的基础的——统计学的概念——基础比率
大部分人会高估自己的特殊——均衡普遍
形式因
公正的旁观者
虽然共情——完美——行动——对错之分
实践的边界
本体论:
因此我们要学会共情——人与人之间是可以相同于情绪的
切割——相同不代表直觉的投射
情感上的包容
建设性意见:
对比材料中的互异性——关我什么事——主动选择冷漠
管你什么事是被动——面对——不可控
迎合
保持沉默,不去沟通会产生误解,那么多说话,多表达自己就一定会达成对话双方的理解吗?
展开
辩证:
对话能带来理解——间接经验互补
视角主义真理观——局部
批判:
质料因
德里达——沟通的不可能性
高阶意识主观论——意识高于语言——语言在传递意识时存在边界
语言无法将思想/动机完全透明
误解必然存在
理解——实际上是双方的误解
形式因
一致性存在边界
事实判断/价值判断
马克思韦伯——终极态度不兼容
本体论:
沟通的确是一种有效的工具,但沟通不必然带来理解
建设性意见:
公正的旁观者
是非观念——复杂
每个人都要学习与他人相处。有时,我们为避免冲突而不愿表达自己的想法。其实,坦诚交流才有可能迎来真正的相遇。
展开
辩证:
确实,避免冲突情绪是具有合理性的
冲突的本质——攻击性——冲突/内耗
冲突收益——强刺激低成就情绪满足
批判:
质料因
因果律
客观世界——结果氛围两种——直接可触及/伴生
直接作用和谐——表面和谐
冲突被压抑冲突未消失——更大的破坏性
显化
形式因
(窄化)例子:利他惩罚
时空普遍性——远见
主动承担惩罚——时空远见
当下和谐——不道德的行动代价降低
表达冲突本身——更大价值——个人不可侵犯
获得更加高水平的关系
本体论:
理性人——充分表达冲突是更加有效的
但是冲突不代表发泄
同时有些时候,冲突是一种理性驱策的工具,而不是目的
坦诚交流,不畏冲突能够给我们带来更高水平的关系
建设性意见:
实体论增长论——目的性统一
目的性——真/对——追求真,而非对
碰撞,大大小小,时刻发生,惟其如此,这个世界才够精彩。但是,它又是也令人感到痛苦。
展开
辩证:
碰撞——抵触——合理性
和谐——减少社会冲突
批判:
碰撞——必须
大前提:物质具有多样性,依次构成了纷繁复杂的世界,人性的短见——人只能看到世界中的局部事实而不是完整事实——互相独立碎片化的
碰撞:让我们避免对于客观世界依赖于实践,这种相对低效的认知增长路径依赖,而是通过间接经验的互补来实现更有效认知上的进步
因此,碰撞对我们个人来说,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认知精进工具
形式因
避免碰撞本质——表面的一致性——短见
本质——分歧未消失——只是被压抑
本体论:
因此,碰撞——经验结论
碰撞与印证之间的差异:
动机:真;对
(门槛)起点:增长论;过分稳定
过程:扬弃;偏见固化
结果:认知精进,价值中立;认同投射
初心与结果
有人认为,重要的不是抵达,而是方向。
展开
抵达——过程
方向——目的
好心办坏事——肯定初心
辩证:
结果论——务实
抵达——事
批判:
质料因
方向——底层——可控
抵达——耦合——不可控
习得性无助
形式因
幸存者偏差——方向与抵达相反
一般情况下,方向与抵达相同
本体论:
方向——动机
建设性意见:
动机——于他人不可验——可以被随意宣称——成为解释工具
现象学
从经济学角度来看,“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往往是不够“经济”的,这是否意味着人们应当放弃这样的行为?
展开
萨特——存在先于本质
本质先于存在
辩证:
确实我们认为——本质先于存在
伽达默尔——现象学——过去,现在和未来——网状
知其不可而为之——本质上能力是不可触及的——执行——失败的概率很大
批判:
本质并不是对于存在结果的唯一影响——任何事情——结果上——耦合
知其不可为——不能够成功
能力的自我认知——预判——行动的尝试带来设限——很多结果难以被兑现
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创造奇迹的
如果不做——必然失败——做了——拥抱概率的勇气
本体论:
现象学解释——事后解释
本质本身是一种运动的状态——能力素质——不是稳定态——变化而变化
道路二象性——取道/路
知其不可为本身——不可为的状态是可以改变的
实用主义——杜威——进展性认知
人不是先学会游泳再下水的——先下水再摸索如何游泳
拒绝
杜尚说:你接受一件事,和拒绝一件事,其实是一件事。
展开
康德——行为的先验框架——一致性
辩证:
确实承认,接受和拒绝——两个不同的行为指向
肯定性——偏差
批判:
拒绝的本质也是一种接受——先验认知框架下——一致
拒绝——惩罚——肯定了这样一种行为的价值
本体论:
不必将行动拘泥在形式上的认知——本质上——反思
真正的拒绝——不应当是形式上的贬损——而应当是实际上的无视
二律背反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人工智能的应用,越来越多的问题能很快得到答案。那么,我们的问题是否会越来越少?
展开
互联网人工智能——越来越少
GPT有助于减少低水平的问题
事实判断/价值判断
事物发展是有规律的,相似变量在相似情境中会带来相似的结果
知道知识——事件——预判——提高——判断的质量
批判:
知道的越多,问题越少——非理性的
现象界,物自体——间距——一切的真理判断——相对事实
普遍意义上——知识描述的道理——二律背反的现象(康德)
正反能旨——任何一种看似有价值的道理论证
反向描述一样具有道理
二律背反的本质——我们做出判断——复杂
形式因
越…越…——充分条件——功能主义——知识
进一步说——判断——多种变量共同作用
知识的掌握——局部变量而不是完整变量
掌握更多的知识,一些问题——问题减少
情感/立场问题——知识累加无法解决这样的问题
马克思韦伯——诸神之争——价值多元化——终极态度不兼容——如社会效率与个体自由
本体论:
更多的知识本身虽然有助于我们做判断,互联网人工智能——进步性
我们不能认为单纯仅仅凭借 gpt 就能够让我们问题更少
想要让判断变得更加容易,我们需要多种不同的变量共同作用
建设性意见:
去极化
知识的增长——不是让我们更容易做判断——进步性
黑格尔——第二真相
相对正确的东西替代谬误——螺旋上升
人是可以不断地接近真理但是触及不到真理
知识越多——越是接近真相的判断
社会议题
安乐死是否应该合法化
展开
合法——不是鼓励——非罪化处理
安乐死——不是制造死亡——不拖延必然发生的死亡
拖延——脑死亡——医疗设备——身体机能运转
医学伦理——自我保护——疼痛/羞耻/死亡
人——主动/被动
谎言
有人说,正确的废话比全然的谎言更可怕。
展开
即时/长远
无意义的知识的冗余/欺骗
辩证:
确实——全然的谎言——伤害
谎言——不合于现实——欺骗性质
批判:
质料因
比起谎言,正确的废话——问题
认知进步性——正确废话——只是制造无用冗余
谎言——代价——客观证伪——进步性
形式因
认知结构——正确的废话——正确——阈值变化
贬损朴素的努力的收益——追求猎奇
进一步说,不应该鼓励正确的废话
制造言论——不愿意承担结果
谎言——承担者——丰富性——多样性——过程增量
本体论:
正确的废话——危害更大
建设性意见:
意愿上的真——绝对事实与认知存在偏差
谎言——普遍性
情绪
在现代社会的人际交往中,人们对“情绪价值”的需求都在变得越来越迫切和强烈,渴望交流的一方能给自己带来正面、美好的情绪感受。有人认为这是一种积极的交流方式,但也有人不以为然。
展开
辩证:
确实我们认为对于情绪价值的追求是具有合理性的
物质——幸福——务实反馈
物——稀缺——幸福的稀缺——本质——转移——零和
物——累计/幸福——线性关系——边际效应递减
情绪价值——务实反馈之外的视角
批判:
表层
质料因
过分渴求情绪价值是非理性的
情绪价值——幸福感受——直觉
直觉——视角观察——直接的,局部的观察
直觉所带来的价值判断——真实价值会带来偏差
幸福感——强刺激,低成就
深层
形式因
外部性——直接作用在直觉上进行幸福体验的创造
内部性——幸福感——务实反馈/成就而带来的情绪快乐——必然割裂了务实反馈和幸福应激——情绪对于能动性的激励
创造幸福所具有的难度要远远小于创造成就
人对于行为——行为倾向/路径依赖
目的因
情绪价值——产生——被设计出的目的
制造额外的幸福——价值互换——部分价值额外肯定
价值不可枚举——局部事实的彰显
情绪价值的供给方——共识
自由意志——外部性的阻力
动力因
他人对于自我的保证
个人情绪价值——行为动力
情绪价值——感性和直觉的呼喊——过于强烈
掩盖一个人别的理性冷静和良知
一个人的行为——不再受到自我意识的约束——诱导滑坡——群体暴力实施
本体论
情绪——自发性——主体性
心灵的直觉应激反馈——愉悦感
愉悦并不等于正确
情绪价值只是给我们带来情绪丰富性的增益工具
不能成为我们行动执行的目的
多元文化
文化上的多元是否阻碍了人类的团结?
展开
确实,文化的多元会对于团结带来影响
先验预设——不同文化——同一事物不一样的价值预设
价值——冲突——激化矛盾
批判:
质料因
真正导致不团结的本质——社群分化——共情边界
社群分化带来了文化多元,也带来了人和人之间的不团结
形式因
应然
应不应该将文化的多元视为团结的阻碍——不对的
制造文化的一致性——并不会给我们带来团结
焚书坑儒——带来反抗与内耗
本体论:
包容多元/弱化共情边界——博爱——团结
拓展于己和私的边界
建设性意见:
同时我们认为——文化的多元——更高水平的团结
只有在多元化的文化之下——真正意义上实现团结
文化的价值独裁——内耗
共同体
世界是窑,我们是陶土
展开
数量级的感知——过大的数量级——过小的数量级——感知产生偏差
禅宗——所知障——你所知道的东西往往会成为你认知世界的阻力
拥有——忽视对于我们生活所产生的赋能
辩证:
确实作为陶土的我们——独立性
能动性——客观效能
批判:
被所知障所影响判断——价值的感官产生流逝
内部的效能——过分高估的判断——和底层中立的事实之间产生偏差
本体论:
价值进行全貌的感知——人生活在命运共同体之下
外在环境会给我们带来赋能——我们要对于自己的能动性带来的效果产生更加准确的期待
自由
有人说,自由就是不再寻求他人的认可。
展开
存在主义/唯我论
辩证:
确实自由需要脱离他人的认可
自在、自为——人的存在结构复杂
批判:
涂尔干——社会失范——社会的联系性降低
社会属性是我们无法分割的人格特质——有机团结
形式因
唯我论——不能创造价值——自欺欺人
社会共策意义上的成功
本体论:
真正的自由——本真性
带着镣铐跳舞——外部的价值框架中自由地寻找价值
各种形式的优秀
人们因技术发展得以更好地掌控时间,但也有人因此成了时间的仆人。
展开
仆人:不自由
为了生存也好,为了利益也好,因为恐惧也好,贪婪也好,感情也好,同理心也好,康德把所有这些能牵着人走的力量叫做“倾向性”。
康德把处于倾向性而做事的行为叫做“假设律令”。
康德说,凡是出于倾向性的,就都是不自由的。
辩证:
科技可以帮助人更好地掌握时间——帮助人生存
过去,人的大部分时间被生存限制——如今,科技减少了我们在生存方面的时间积累
批判:
科学会带来对于客观世界人的欲望的升级
人真正不自由的根源是倾向性,倾向性的根源是欲望
科技可以开阔我们的眼界,使我们的欲望升级——变形记
提高阈值——见识过城市的声色犬马,便很难在过去生活环境中获得幸福
科技使物质过分发展——带来欲望的足够刺激——于是人被自己的倾向性支配——使得人成为时间的仆人
假设律令
本体论:
绝对律令——控制欲望——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另:
确定性——可预测——人——工具——将时间精细化地分割
辩证:
科技能帮我们掌握时间
能为我们对客观世界带来确定性的感知,减少行动的意外——使我们对于时间获得效率上的提升
批判:
生命往往很多时候也被精细化的规划
工具对人起到更多的主体性
为了满足工具需求,而丧失自我的自由
本体论:
人在工具面前应该保持主体性——君子使物,不为物使
工具的确定性是帮助人利用工具
人是不可被预设的——利用工具,而不是被工具支配,获得多样性的赋能——存在结构溢出
自然议题
《红楼梦》写众人参观大观园,贾宝玉对园中景观发表了这样的看法:潇湘馆有自然之理,得自然之气,稻香村则是人力穿凿扭捏而成;古人造园提倡“天然图画”,不应该“非其地而强为地,非其山而强为山”。
展开
顺应自然——尽可能减少我们人力对于自然的改造
辩证:
不能否认——人对于自然的改造会为客观世界带来更好的结果
批判:
但是——人对于自然事物的改造——非理性
客观复杂
人的行为本质——表面激进和表面消极
实质——增量/贬损
我们不能一味的改造——改造的本质不会让我们获得事实结果的提升
本体论:
克制才是一种美德
禅宗——爱之而勿面——克制
信息与知识
与有肝胆人共事,从无字句处读书。
展开
字——信息不等于智慧
GPT——信息累加——获知知识的方向
亲历——将信息与客观世界碰撞——产生知识共同体
辩证:
有字的书籍——闭环的解释——间接经验互补
批判:
尤瓦尔·赫拉利《知识的错觉》
知识不是信息,知识的生命在于“知识共同体”
是一群人构成的“知识共同体”赋予了我们拥有知识的感觉和据此行动
的能力。一旦切断我们和知识共同体的联系,我们就会一秒钟变傻瓜。
信息——知识——没有联系
信息只能够让我们感知到价值的方向
知识——我们才能够知道价值的量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