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点的论述

Posted on 2016-06-15 13:33  博雅塔之子  阅读(175)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

1.细分市场

这些年,随着中产白领市场的成熟,餐饮业成为最早尝试品牌细分化的行业之一,往往在一个大的餐饮集团之下,会由单品直接细分出一个独立的品牌,从一块牛排到一碗面,甚至一条烤鱼或一个番薯,单点引爆,垂直打穿,形成流行消费。在这一方面,亚洲地区的典范是台湾王品和日本料理,前者旗下有二十多个子品牌,后者的单品料理店起码有一百多个门类。

中国产业资本通过对全球优质资源的并购进入,将极大地提高制造业及服务业的竞争和升级能力。

任何一个细分行业里的“美好之物”,都有独到的专利技能和流程秘笈,通过常规化的外部性合作,根本不可能“登堂入室”,在这个意义上,资本融合也许是最便捷的双赢路径。

这些“非标品”既小且美,各有特色,立足当地又可能反向进入中国市场。

文章来源:吴晓波:去日本买家米其林

2.EMBA的现在与未来

本月,教育部下发文件,要求从2017年起,EMBA统一纳入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招生,“由教育部划定统一的分数线并向社会公布,培养院校按照国家统一招生政策自主录取。”据说,这个政策的出台,“主要是针对部分院校办学定位不准、办学思想不够端正、办学行为有失规范等乱象。”

也是在这个月,还有一则与企业家教育有关的新闻。马云老师在杭州拿下300亩地,要建湖畔大学的实体校园,阿里巴巴集团参谋长、曾是长江商学院教授的曾鸣出任教务长。

与EMBA新制度截然不同的是,湖畔大学的入学制度是举荐制,报名者必须有三位推荐人,至少一位是湖畔大学指定推荐人,指定推荐人则包括校董、保荐人和往期校友。保荐人由校董提名并投票产生。

在所有的专业能力上,有几种职业人是考试无法考出来的,甚至不是能够用学院的模式培养出来,比如作家,比如企业家,他们基本上都属于天生地养的自由物种,他们的工作是对不确定性提出挑战,而且不能以前人使用过的方式。

就整体而言,中国EMBA教育最大的问题,并不在上述两则,而是教育质量的提升不足。当今中国的企业发展越来越具备自己的特征,在商业模式的创新、管理制度的变革、企业组织的迭代以及技术突破的路径选择等方面,都有很多可以切磋和深入研讨的课题,EMBA实则是学院研究者与一线实践家共同参验的、最合适的课堂。

中国的EMBA教育要提高质量,唯一可能的驱动者是商学院本身,教育部屈尊干预,不知能否对结果负责。有关部门的这个决定,最可能导致的结果是,企业家群体对EMBA集体失去兴趣,转而投向于其他的教育形式。

罗纳德·科斯把中国改革的成功归结为“人类行为的意外后果”,即改革的成果非常喜人,可是,它的实现路径无法用逻辑理性全面地解释。

教育部门对EMBA的新规定,也很可能产生具有喜剧意义的意外后果。

只是这样的过程,太幽默了。

文章来源:吴晓波:EMBA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