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语言宏的使用

1. ifdef宏

 作用:条件编译。 利用标识符控制编译哪段代码,常见形式:

 #ifdef <标识符> 
    程序段1 
 #else 
    程序段2 
 #endif 

 

应用1:提高C源程序的通用性。例如,我们有一个数据类型,在Windows平台中,应该使用long类型表示,而在其他平台应该使用float表示,可以用以下的条件编译:

 #ifdef WINDOWS 
 #define MYTYPE long 
 #else 
 #define MYTYPE float 
 #endif

如果在Windows上编译程序,则可以在程序的开始加上 :

#define WINDOWS 

其他平台上编译,则用如下语句:

 #define WINDOWS 0 

这样,源程序可以不必作任何修改就可以用于不同类型的计算机系统。


应用2:通过条件编译预处理控制调试、测试代码段。例如:

#ifdef DEBUG
  int msg_print(char *);
  #define debug_fun_print(msg)   msg_print((msg))
#else
  #define debug_fun_print(msg)
#endif

在程序中只要在需要调试的地方使用debug_fun_print,当DEBUG定义时,debug_fun_print对应的是调试程序,未定义DEBUG时,debug_fun_print对应的是空语句。

编译调试版本时,只需要控制程序有如下语句

#define DEBUG

 

应用3:使用 #if <表达式> 来控制编译的代码。典型应用是代码现在不用了,但后续还可能有用,使用下面的方法可以注释掉不用的,但并不删除。

#if 0
    if(c>='a'&&c<='z') c="c-32"; //使用大写格式
#else 
    if(c>='A'&&c<='Z') c="c"+32; //使用小写格式
#endif 


应用4:防止头文件重复包含引起的声明冲突。例如:

#ifndef _STDIO_H_ 
#define _STDIO_H_
......
#endif

注意这里有个变量定义的问题,例如:

#ifndef __X_H__
#define __X_H__
     int i;
#endif //__X_H__

当多个文件包含这个头文件时,如果是CPP文件在vc中链接时就出现了i重复定义的错误,而使用C文件在c中成功编译。

原因:当第一个使用这个头的.cpp文件生成.obj的时候,int i 在里面定义了;当另外一个使用这个的.cpp再次单独生成.obj的时候,int i 又被定义,然后两个obj被另外一个.cpp连接在一起,就会出现重复定义。把源程序文件扩展名改成.c后,VC按照C语言的语法对源程序进行编译,而不是C++。在C语言中,若是遇到多个int i,则自动认为其中一个是定义,其他的是声明。

解决方法:变量一般不要定义在.h文件中。.h中只声明 extern int i;在.cpp中定义

<x.h>
#ifndef __X_H__
#define __X_H__
  extern int i;
#endif //__X_H__
<x.c>
int i;



 

posted @ 2012-04-09 11:35  寒山月  阅读(276)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