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讲懂Java运行类型、编译类型和多态(面向对象语言精髓之一)

对象:运行类型编译类型和多态

1.搞清楚面向对象的运行类型编译类型就掌握了对象的精髓,我们用举个例子

class Father {
	Father() {
		System.out.println("父类构造器");
	}
	public void doWork() {
		System.out.println("父类doWork方法");
	}
}
class son extends Father {
        public son() {
            System.out.println("子类构造器");
        }

        public void doWork() {
            System.out.println("子类doWork方法");
        }

        public void dohousework(){
            System.out.println("子类dohousework方法");
        }
    }
运行结果:
父类构造器
子类构造器
子类doWork方法
Father child = new son();
child.dowork();

我们声明了一个Father的引用变量,指向了son类的一个实例,我们可以看到child这个引用变量的Father类就是 编译类型,而 new出来的 son()则是 运行类型。

什么是编译类型,和运行类型 ?

编译类型声明该变量时使用的类型决定,运行类型实际赋给该变量的对象决定。如果编译时类型和运行时类型不一致,会出现所谓的多态。因为子类其实是一种特殊的父类,因此java允许把一个子类对象直接赋值给一个父类引用变量,无须任何类型转换,或者被称为向上转型,由系统自动完成。引用变量在编译阶段只能调用其编译时类型所具有的方法,但运行时则执行它运行时类型所具有的方法,好肯定有小伙伴看不懂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二话不说,上图!

image-20230416224641246

可以看到,编译器只能调用dowork方法,也就是左边的编译类型Father的方法,但是son类的dohousework方法缺调用不了。

因此,编写Java代码时,引用变量只能调用声明(编译类型)该变量所用类里包含的方法。

与方法不同的是,对象的属性则不具备多态性。通过引用变量来访问其包含的实例属性时,系统总是试图访问它编译时类所定义的属性,而不是它运行时所定义的属性。(也就是对象在调用属性的时候,总会访问他编译类型的属性,而不是运行类型)

总结

1.child本质是一个子类,所以优先执行子类的方法,如果子类没有,执行父类的方法。

2.父类调用不了子类的方法

3.方法是多态的但属性不是多态的,因此在调用属性的时候,总会访问他编译类型的属性。(意思就是在调用child时,只能调用father的方法,而不能调用son的方法。如果son重写了father的方法,才能调用son的重写方法)

本文作者:翰林猿

本文链接:https://www.cnblogs.com/hanlinyuan/p/17173453.html

版权声明:本作品采用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禁止演绎 2.5 中国大陆许可协议进行许可。

posted @   翰林猿  阅读(407)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
点击右上角即可分享
微信分享提示
评论
收藏
关注
推荐
深色
回顶
收起